“低碳经济”这个词,正在伴随时下举行的哥本哈根会议,成为一个焦点。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碳排放数据,就像营业收入、利润等财务指标一样,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参考坐标。这绝非危言耸听,标准普尔的指数团队就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开发全球低碳指数的指数工具。会不会真有这么一天,投资者需要像关注每股盈利一样,去关注单位营业收入的碳排放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夏普将低碳纳入公司战略和品牌目标,并制定了详尽的执行路线图,就不仅仅是践行企业公民,更是一种商业远见了。
早在2004年,夏普就将中期品牌目标设为“环境先进企业”,并将环境蓝图设定为“2010年将造成地球变暖的负荷变为零的企业”,在所有企业活动中推出追求最大极限环保目标的“超级环保战略”。这可绝不仅仅是一种姿态与口号,为了准确掌握环保相关成本和定量效果,夏普早在1999年就引进了环境会计,从2005年采用了日本环境省《环境会计指导方针》所规定的公布方式。
一个值得中国企业关注的现象是,将低碳纳入企业战略,并制定详尽行动计划的日本企业为数不少。比如,日立集团在2007年12月发布了”环境构想2025”,即提出到2025年,通过日立集团的产品为全球范围内减排1亿吨CO2;自2005年起,佳能各事业本部分别设定了温室效应气体减排中长期目标,2007年,按单位销售的CO2排放量,总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0年减少12%,比上年减少3%。
同样,夏普在排放的自我约束同样成绩斐然——利用其独有技术和产品组合,2008年度,夏普通过太阳能电池约削减102万吨CO2,节能产品削减95万吨CO2,合计约为197万吨,削减贡献量超过同年度事业活动中产生的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约为170万吨),以此提前两年实现了地球变暖的负荷为零的企业。成果还不止于此——4年间,利用独有技术,废弃塑料的再生使用量达到约1050吨;超级环保商品、电子元器件连续4年达到销售额构成比的设定目标……
藉环境蓝图达成之际,夏普在2009年推出新环境蓝图“Eco-Positive企业”,同时执行新环境战略“Eco-Positive战略”。所谓“Eco-Positive企业”,指利用太阳能电池和节能商品扩大温室效应气体的削减贡献量,同时继续将事业活动中产生的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抑制在最小范围内。新环境蓝图的目标是,使夏普成为整体事业活动的环境贡献(正面影响)将大大超出环境负荷(负面影响)的企业。
在“Eco-Positive”战略中,夏普将从技术、产品、运作以及关系网络四个领域,以整体优化的观点广泛地推进环保举措,具体举措包括:太阳能发电的推广普及;强化商品、电子元器件的环境性能;强化工厂的环保性能以及开发独一无二的技术。
比如,太阳能的开发。早在1959年,夏普就开始着眼于太阳能电池的研发,1963年成功进行批量生产,在长达约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作为技术领导者致力太阳能发电的研究开发和推广普及。针对近年来光伏产业的繁荣,夏普在常年进行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研发基础上,加强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开发,达到日本一般家庭用电费标准(每千瓦时23日元),现在是夏普太阳能研发的新目标。
中国用户所熟知的AQUOS液晶电视,夏普自2005年以来,即一直致力于提高其环境性能。例如,32V型电视在5年内年耗电量减少了七成以上,重量也减少了50%以上。在采用环保材料及循环利用设计方面,采用生物质树脂涂料、可反复循环利用的机身外壳等,实现了先进的环保性能。从2008年开始,夏普还将具备节能、使用寿命长等特长的LED照明商品化。LED照明商品耗电量非常少,设计寿命为4万小时(按1天点灯10小时计算,可用10年以上,是白炽灯泡的约40倍),正引领照明行业进行新一轮的技术革命。
如果再仔细审看夏普的产业战略,就会发现,以上措施绝非无的放矢,人云亦云。低碳所指,恰是夏普的利基所至,高度契合了夏普自身的比较优势。对于中国制造而言,如果低碳正在成为一种商业伦理,那么,夏普以及其他日企,不失为不错的榜样。
http://czwy.ppzw.com/n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