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私人保镖”在为一位演艺圈人士“保驾护航”
阅读提示
影视作品中,每每“名人”或“大老板”出场,他们身边总跟着一两个穿着黑西装,戴墨镜,表情很酷的男子。这样的墨镜男子,也就是市民们印象中“私人保镖”的典型形象。近日,南宁市民潘先生在街上收到一张特殊的卡——某“私家卫队”在南宁提供专业私人保镖的宣传卡。“私人保镖”堂而皇之出现在南宁市民的视野,这让潘先生颇感新鲜。“私人保镖的存在合法吗?”潘先生拿着卡片问询记者。按着卡片上留下的联系方式,记者与这一“×氏私家卫队”的负责人华武(化名)进行了接触。
身份:
自称司机或助理
单身成为硬规定
华武今年30岁,安徽人。他的身份,是一家“香港×氏私家卫队”公司广西办事处的负责人。
2000年,华武从驻四川的某特种部队退伍回到原籍。为了找饭碗,他到广东东莞某四星级酒店当起了保安。
2004年,华武认识了某“调查公司”的老总。对方很看好华武,“挖”他来做调查员,专门做“婚姻调查”。华武在部队学的是法律,对“调查取证”得心应手。这份充满挑战性又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让他感到小有满足感。
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华武在东莞认识了一位香港的企业家。双方谈话十分投机。熟识起来后,这位企业家“提醒”华武:以其既能文又能武的资质,建议改行做私人保镖。“这一行业在香港很吃香。”香港的企业家对华武说,“这是你发展的好方向。”
早在退伍的时候,华武就有过开私人保镖公司的念头。只是苦于没有本钱、经验,他放弃了。经过做“调查员”几年的沉淀,华武积累了一定的资本,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香港老板的建议,给了他“创业”的动力。
了解到我国内地不允许注册“私人保镖”性质的公司后,华武转到香港,加入了当地某私家卫队公司。加入后,他负责开辟“两广”市场。
华武还记得,他的第一单生意,是给一家新开业的酒楼做庆典秩序维护。华武带领手下几名护卫,着衬衣西裤,守卫了一整天。“因为是第一单生意,我们格外重视,还做了一整套应急预案,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一丝不苟。没想到,一天下来,太平得不得了!”华武说,因为是给朋友帮忙,所以没有收费。
打开市场后,华武和手下6名护卫的客源越来越多。他们开始为一些参加商务谈判、洽谈会的老板做护卫,此外还为一些从香港到内地参加活动的明星做临时的贴身保镖。今年3月,他到南宁考察后,决定开辟广西市场,于是租了某写字楼的一间办公室做起了生意。
“保镖是个高风险的职业,一般情况下,保镖的身份不公开。而是以客户的司机或助理的身份出现。”华武说,保镖的护卫分临时(按小时计)、短期(按天计)、中期(按周计)、长期(按季度计)几种。因为职业需要,业内都有规定:从事护卫、特卫(比护卫更高级别)的保镖,一律不得谈恋爱,更不许谈婚事。“如果要成家,可以退居后方,做些指导性的工作,或自己开公司。”
收费:
保镖也分“等级”
每日收费3000元
“提起保镖,很多市民的第一感觉就是‘打手’,您是怎么看的?”记者问。“错!保镖绝不等同于打手,一个真正优秀的保镖,是能武能文的全才。”华武说,保镖的“硬件”要求比普通保安要高得多。他手下的一百余名护卫员,还有几名特卫员,他们文化程度都较高,年龄在20岁到35岁之间,每个护卫的身高都在1.75米以上。
华武说,公司里的保镖大多是特种部队、警卫部队的退伍兵,还有些是体院武术专业的学生,擒拿格斗是他们的必修课,个个都有好身手。但是,华武找人时,更看中人品和全面素质。
“我们每天都进行培训。”华武说,保镖们在没有任务的时候,都要进行训练。课程包括:擒拿格斗、商务礼仪、法律、医务急救、驾驶反跟踪、谈判技巧等。只有经过培训,保镖的个人整体素质才有提高。不仅能够保护客户的人身安全,还能够替老板安排日常事务、帮助老板识别法律界线等。
“保镖也分等级。我是一级保镖,由全国保镖协会认定。”华武说,他的身价是3000元/天。而他手下的护卫和特卫的收费,则是800~1500元/天。每年的年底,是保镖生意的“旺季”,护卫们每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过完春节后的一段时间,则是生意的淡季,这时,护卫们只拿到每月2000余元的收入。
“在南宁只接了四五单生意。有两单是‘三流明星’来广西参加活动,有两单是为企业的展览会服务,给嘉宾做护卫。”华武说,因为经济欠发达的原因,广西本土的私人保镖需求没有其他沿海地区的市场需求强烈。“在广东,我们一个月能接4~5单生意,在广西就不行。”华武说。
但是,华武觉得广西的市场空间还是很大的。
尴尬:
未被法律承认
自制“双截棍”防身
记者从律师朋友处了解到,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对“私人保镖”行业进行规范的内容。法律上既没有予以确认,又没有明文禁止。但是,工商部门目前尚允许“保镖公司”性质的企业进行登记和经营。很多从事这一行的人员,都实行“挂靠其他公司”或“挂羊头卖狗肉”超范围经营的方式来做生意。
“只要是法律不禁止的,我就可以做。” 谈到私人保镖业务的合法性问题时,华武说:“严格来讲,保镖只限于被动防卫,不能主动进攻别人。这符合法律赋予公民的正当防卫的权利。”
“如果被黑社会利用,去做违法犯罪的事,怎么办?你们收了人家的钱,就要替人家干活呀。”记者提出了疑问。
华武回答:“不排除有人这样做。但是,按照我们公司的章程,遇到这种情况,保镖应当予以拒绝。在招募保镖时,我们就特别要求镖师不得参与讨债、打架斗殴等引发社会治安问题或刑事案件的活动。”
保镖要保护服务对象,仅凭能打就够了吗?他们会不会佩戴有枪支或其他警用或禁用的器械?华武的回答出乎记者的意料:“我们公司的镖师用的是‘双截棍’,这是一个特色,它不在法律禁止使用器械的范围内。”华武坦言,在这一点上,他们打的是法律擦边球。
内幕:
老板聘私人保镖更多只是为造势
华武告诉记者,在每次接受客户的聘请之前,他们都要仔细研究客户的个人资料和客户的交际圈(由客户提供),并划分出每次活动的风险等级,做到提前预警,让客户避免危险。聘请保镖者多是文艺界名人、企业家和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多数老板聘请保镖除了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外,不少时候也是一种摆威风或讲排场的需要。有一群彪形大汉前呼后拥,在很多老板看来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我们的工作并不是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更多的时候,其实是在给对方造势、摆威风。和平年代,哪有那么多危险啊。一些过气明星,也喜欢利用保镖簇拥的场面为自己摆场面。”
为避免扯皮,保镖们每次出镖,公司都与客户签订《风险告知单》合同,告知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紧急情况发生后各自应承担的责任等。“正规的公司接单都很谨慎,对沾染黄赌毒的客户一律拒绝提供保镖服务。 ”
焦虑:
“打手”坏了口碑
强调“正当防卫”
交谈时,华武强调说,从法律角度讲,私人保镖与普通公民没有任何区别。他们只是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为客户提供安全服务,在必要的时候,要用自己的安全来换取客户的安全。他们所能做的只能是被动防御,保镖的任何手段都应当控制在刑法所规定的正当防卫范畴内。
“我对保镖的合法性问题倒不是很担心,最担心的是保镖的素质。一些保镖沦为‘打手’,做一些有悖‘职业道德’的事,这搞坏了保镖的口碑。” 华武说,接单时,双方会签订协议,如果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客户要求保镖干“杀人放火”的事情,保镖一定要严辞拒绝,并终止服务。“不可能真的为了那几千块钱的报酬把命都搭上去。”华武说。
华武提出,从目前来看,私人保镖已经或明或暗地出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保镖的需求可能会在一段时期后旺盛起来。但是,短期内,这一行业很难实现立法上的肯定。(当代生活报)
http://www.35176.com/sh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