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民营资本是殡葬业“暴利”的一剂良药?

民营资本是殡葬业“暴利”的一剂良药?

作者:     转贴自:南方报业网    点击数:753


  今天提起国内殡葬业,或许很多人会自然地想到“暴利”二字。

  不仅在每年的暴利行业排行榜中拔得头筹,甚至连近年大学生对这个行业的求职热情高涨都被与行业“暴利”扯上关系。

  在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工作多年的俞康伟对此感到“心里不好受”。

  “这个行业的确有些商品利润比较高,但诸如火化服务实际是亏钱的。”俞康伟认为把殡葬业等同于“暴利行业”欠妥。

  但他并不愿意出来辩解,因为“这的确也是老百姓的普遍感受”。

  只是,他起初不明白的是,其它行业同样有类似现象:200元和2000元一件的衣服在使用价值上的差距要远远小于两者在价格上的差距。依此来看,2000元一件的衣服同样存在“暴利”。但服装业就没有像殡葬业那样怨声载道。

  后来,他找到了一个原因。

  在服装业,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究竟是200元还是2000元甚至20000元买一件衣服,但死者家属的选择范围很小甚至没有选择,所以会有抱怨。

  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市人口约为1200万,但上海共有15家殡仪馆,其中市区3家,郊区12家。

  “我承认,目前国内大多数殡仪馆是国有的,垄断的。” 俞康伟说。

  既然有人愿意高消费,利益驱动下的殡仪馆,在一些商品和服务上追求高利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因而,“垄断”被一些学者、专家甚至普通百姓指为殡葬业“暴利”的根源。

  其次,俞康伟认为,殡仪馆数量少,不能在服务档次上更细分也是原因之一。

  “不同消费者在同一场所消费,容易造成攀比,因此导致‘想把丧事办的更体面,又抱怨消费高’的矛盾心理。”俞说。

  据统计,仅多伦多一个城市就有约300家殡仪馆,而中国民政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中国的殡仪馆也才1692个。

  但是,仅靠财政投入又不太现实。所以,引入民营资本,引入竞争机制,建更多的殡仪馆、陵园,提供更多层次的商品和服务,被视为诊治殡葬业暴利问题的“一剂良药”。

  近年来,黑龙江大庆、河北邯郸、河南、福建、湖南等地均出现了民营性质的殡仪馆。但从实际运营看,依然有消费者在抱怨“收费名目多,收费高”等问题。

  业内人士分析,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本性很可能导致其不能兼具“公益性”。

  从理论上讲,将殡葬节俭化,削减市场需求是在“暴利”问题上最理想的方法。但是,中国自古以来让逝者安息、让逝者“体面”地离开的观念根深蒂固。

  因此,当下所谓的“千元葬礼”、“树葬”、“花葬”、“海葬”等生态、节俭的方式反而曲高和寡。

  “还是要通过加强立法和监管来解决。”俞康伟称,不过他认为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国务院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于1997年开始实施,2007年5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将《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但截至目前,修订案依然在讨论之中。

   

   

http://www.35176.com/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