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广交会所搭建的平台,不仅仅是让参展商结识新客人、维护老客人,最大的收获还在于综合吸收别人产品的优点及创意,明确下一步生产的方向。”采访中,很多泉州企业都肯定了参加展会的价值所在。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在作为“外贸风向标”的广交会上,来自泉州纺织服装、鞋业、箱包等产业的参展商们,的确感受到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这些变化将成为他们调整未来生产经营方式的依据之一。
服装业:小单暴增,企业拼单生产
“从本届广交会纺织服装企业的接单情况来看,本期广交会光景好过上届,国外客商已经开始花钱,但是依然很谨慎。体现在订单上则是大订单减少,小单数量增加。”泉州一参展纺织企业的负责人王先生告诉记者。
“考虑到打样的成本问题,以往服装企业通常只接10000件以上的订单,但是考虑到今年的出口形势,现在对于500件、1000件的小单,只要不会亏本,我们也会接下。”王先生表示,金融危机之后,下小单的客人逐渐增多,有些客人虽然订的量少,但使用的布料是一样的,这样就可以通过“拼单”的方式接下来做。“针对国外客商订货模式的改变,不少纺织服装企业已经建立了“柔性”生产线,开展订制服务及开发小批量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小订单也是可以积少成多的,对国外采购商而言,不大可能下太小的订单,毕竟是搞贸易而非搞零售。大部分的采购商心里都有一杆秤,先下小单看看工厂的供货情况,以及市场的接受程度。一旦运作成熟,市场的需求也逐渐回暖,这些下小单的客人可能转下大单,对企业而言,要善于判断,如果下小单的客人有潜质培养成大客人,这样的小单即使不赚钱,也应该接。
鞋业:款式增加,品牌意识提升
“今年不少鞋企参展的款式多,颜色也十分明亮。”泉州一外贸公司负责人林经理告诉记者,有一家女鞋参展商,摆出的款式就达千余种,而且价格也不贵,在4美元到10美元之间,由于款式众多且设计新颖、颜色多样,吸引了众多外商驻足和洽谈。“如果企业有能力,可以尽量提供多种款式,任外商选择,这样接单会更加容易。”
考虑到这种新的变化,晋江一运动鞋企外贸部经理陈小姐表示,他们正在考虑组建自己的设计团队,为客人提供更多款式的产品,改变目前主要由国外客人来样下单的传统模式。
除了款式的增加,今年不少出口鞋企都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在本届广交会上,品牌意识处处可见。从泉州一些品牌鞋企的参展情况来看,一些企业接待客商、交易量增长达到2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30%的增长量。很多企业都推出了新开发的产品,这些产品要么环保,要么风格奇特,这些企业的展位最能吸引国外客商的目光。
“具有自主品牌、设计新颖、绿色环保、技术含量高,已经成为国外客商选择产品的主要标准。”对此,业内人士分析,泉州出口鞋企在贴牌生产的同时,应该要认真地思考如何拓展品牌,逐渐由低端鞋向高端鞋、品牌鞋发展。
箱包业:差异化明显,设计趋向简洁
与纺织服装类展位前络绎不绝的国外客商相比,箱包展区在今年显得略为冷清。对此,南华包袋业务经理陈晓婷表示,虽然参展效果与预期有所差距,但本届广交会也并非全无斩获。她认为本届广交会上最大的收获,就是掌握到目前国际上正流行的一些箱包款式设计。“今年包袋的设计更趋简洁、口袋设计减少,在包的颜色使用上更倾向于淡色系,如淡蓝、淡墨等。帆布包、拉杆包等产品较受客商追捧。”
产品的外观设计只是吸引外商进入展位看样的第一步,但这一步却至关重要。陈晓婷说,好的箱包款式可以争取到更好的价格,他们下一步会考虑将展会上看到的箱包流行元素融入新一季产品的研发设计中。
“看到别人好的产品不可一味模仿,毕竟今年流行不代表明年依然流行,企业最好的做法就是综合别人好的创意,自主设计出具有流行元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泉州丹波尼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宏春说,今年广交会令他感到最大的不同,就是产品的差异化更加明显,许多企业大胆地将使用在鞋服上的配件也应用到箱包上,让人眼睛为之一亮。
http://tb.ppzw.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