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澳优乳业被爆为假洋品牌

澳优乳业被爆为假洋品牌

作者:     转贴自:新京报    点击数:2272


 
 中国品牌总网_欣赏图片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新大新集团董事长、澳优主席兼执行董事伍跃时所掌控的澳优乳业面临品牌危机。

  本报讯 10月8日在香港上市的澳优乳业遭遇品牌危机。昨日有媒体报道称,2003年成立于长沙的澳优可能成为又一个窥准消费者崇洋心理的内资奶粉品牌,多数消费者认为是进口品牌奶粉的澳优实则仅在内地销售。对此,澳优方面昨日确认其产品只在内地销售,并表示,澳优乳品系100%进口。

  产品目前仅在内地销售

  昨日,澳优方面向记者确认,其产品目前是仅在内地销售,但澳优乳品系100%澳大利亚进口。

  澳优在昨日一份声明中表示,澳优乳品分为原装进口和国内分装两种。其奶源由澳大利亚最专业的婴幼儿乳品企业———塔图拉乳业有限公司,按照澳优和塔图拉共同研制的配方进行生产。

  澳优表示,塔图拉乳业有限公司为澳大利亚百年乳企,且澳优品牌在中国的推广得到澳大利亚乳业局、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的全力支持和高度认可。

  据媒体报道,澳优乳业CEO陈远荣最早在南山乳业任销售老总,后自立门户成立了澳优乳业。该公司一开始就采取了打“进口牌”的推广策略,从公司名称到形象包装,都定位“国际化”。在三聚氰胺事件后,其市场份额迅速提升。财务数据显示,2006年至2008年,澳优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07.9%和143.9%。

 

[NextPage]

  下周将在香港销售

  昨日澳优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公司自始至终从来未避讳自己是中国品牌。

  澳优在声明中称,产品质量是否优良,产品标准是否国际化,才是衡量品牌价值的关键节点所在。公司产品下周将开始在香港销售,根据公司发展战略,澳优所属产品亦将有计划地在东南亚上市销售。

  昨日,澳优乳业小幅下跌,收盘于4.930港元,下跌2.761%。此前,澳优乳业在10月8日挂牌首日收市报5.1港元,较招股价4港元高27.5%。

  ■ 关于高价

  “毛利率低于国际同行”

  记者注意到,澳优的产品市场定价比多美滋、美赞臣、惠氏、雅培等洋品牌均高出一截。

  对此,昨日澳优方面表示,澳优乳品全部从澳大利亚进口,其原产地清晰,采购成本较高,而且澳优坚持独特配方,从未在奶粉中添加任何母乳中不存在的物质(如香精、蔗糖、麦芽糊精)。

  澳优在声明中强调,澳优的产品中,即使最高端的能力多系列,也只有40%的毛利率,低于国际同行的50%。

  ■ 股权结构

  伍跃时掌控澳优

  最新公告公布的股权结构显示,澳优的前四大股东分别持股31.87%、19.14%、10.24%、5.74%。其中除了All Harmony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的10.24%的股权为陈远荣及管理团队实际控制外,其他三大股东的控制人均为新大新集团董事长伍跃时及其家族,以及新大新集团总裁颜卫彬。

  澳优乳业招股说明书显示,湖南澳优功能乳品有限公司于2003年9月在长沙成立,其股权由沐林、澳大利亚明珠时代有限责任公司和美国功能食品分别持有75%、20%和5%。

  据媒体报道,其中沐林为自然人,明珠时代为伍跃时及颜卫彬于公司成立前3个月注册。今年5月,新大新收购了沐林的全部股权。一个月后,新大新将股权授让给了伍跃时及其管理团队实际控制的几个离岸公司。

  ■ 业内说法

  “澳优更像进口贸易商”

  昨日,营销专家李志起表示,成为“国际化品牌”的前提是企业的产品销售到一个或数个国家,且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澳优目前还不满足这一条件,因此“国际化品牌”还只是企业的愿景。

  李志起表示,由于澳优本身并不生产奶粉,该公司是直接从澳大利亚进口奶粉,再在国内根据销售需要进行分装,因此不能将澳优称之为乳制品生产企业,准确地说它的身份应该是进口贸易商。

  “目前在我国的乳制品及婴幼儿食品领域,这样的企业比比皆是。”李志起说,“这类企业的显著特点就是,营销宣传成本要远远超过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
 
 

http://www.ppzw.com/ppy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