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进入传统的销售旺季“金九银十”,显示器市场却发生了从未出现过的情景——价格倒挂——工厂出货价高于总代理销售价、二级代理商销售价,如此类推至零售柜台销售价,这也就意味着显示器销售链条的每个环节正在遭遇亏损。
亏损的恐慌带来了一波强于一波的抛售,9月7日,三星下调了显示器价格,8月17日至8月31日,AOC下调了三次价格,显示器最大的两家品牌厂商的降价在行业内搅起了惊涛骇浪,抛售成为了业界共同的心声。
就在2009年1-8月,显示器市场价格还在一路走高,据明基提供的数据显示,1-8月,显示器价格上升15%,仅9月,显示器价格就下降了10%。
大抛售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8月,大陆前11位品牌出货量比7月下跌58万台,而这只是预兆。
8月15日,在价格一路高涨的显示器市场,有的经销商开始降价销售,市场需求不足,价格要下降了,这给市场敲响了一记惊堂木,长期观察显示器市场的叶海东说:“8月,销售不顺开始体现出来,而从代工厂、品牌厂商、代理商到销售柜台都积压了很多货品。”
8月20日,尽管有些渠道还看涨显示器,不过大的品牌厂商为了完成任务量,开始降价销售。
对市场真正起到作用的还要属那些占绝对份额的大厂商。8月17日,AOC以补贴、特价等方式降价,随后的两个星期,再次下调了两次价格
“策略错比贪污还可怕。”AOC艾德蒙全球副总裁兼全球自牌事业部总经理段振华说,因此,在市场遇冷的时候,AOC开始率先抢位。
AOC一位内部人士表示:“现在,是面板价格最高的时候,也是显示器价格最高的时候,AOC就以8月初的价格销售9月份的产品,消化9、10月的库存。”自今年年初,面板价格带动显示器价格一路走高,到9月初,达到了制高点。这样一来,显示器巨头AOC以低价格抢占市场,那些小品牌就很难出货了。
9月7日,显示器另一巨头三星开始降价,“从厂家来看,降价幅度没有那么大,但是经销商和店面降价幅度很大。”三星显示器负责人表示,“厂家一降价,经销商认为可能还会降,为了提前出货,甚至低于进价销售。”该负责人举例子说,厂家一次降价30-40元,但是经销商认为是降价信号,可能降价幅度达70-80元,就亏了50元。“厂商会给价保,不会不管渠道。”
中关村AOC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我的降价幅度要大于AOC降价幅度,但是大家库存满满的,谁降价多少都不知道,都想尽早抛货,要不担心吃亏。”
降价几乎成为了业界的共识,谁先出货,谁跑得快,谁就亏得少。
以显示器主流尺寸19英寸为例,9月16日,面板成本A+屏是830-850元,深圳的A-屏是760-780元,而AOC的出货价格是770元,三星是820元,这些品牌厂商还要承担巨大的运营成本。
显示器品牌厂商的大幅降价令一向以价格取胜的明基受到威胁,“实际上,市场并没有成长,降价就是抢其他人的地盘,谁没跟进,谁的市场份额就被瓜分。”明基中国显视产品经理张乐伟说,“但是都降价就等于谁也没降价。”
从账面上看,显示器市场倒挂、销售链条的各个环节都是亏损。
维持高位的无奈
面板占据着显示器的绝大成本,但是,就在显示器价格大幅下跌的时候,面板价格却仍然占据制高点。
“面板价格涨得比石油快。”喻亮星说,“32英寸面板,去年年底是145美元,现在是215美元。”
“截至9月,面板不再上涨了,有下降信息,但是还没有确认。”叶海东说。
面板价格的一路飚涨,还要源于去年年底的经济危机,去年第四季度,产业需求骤减,已经造成了很严重的库存问题,而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削减订单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台系4家面板厂去年第4季度亏损高挂,包括友达亏损265亿元(新台币,下同)、华映亏119亿、彩晶亏78亿。其中,奇美电去年第4季财报,亏损高达314亿元,每股净损4.7元,创下面板史上单季最大亏损纪录。
为了消化库存,面板报价甚至跌破现金成本。越卖越亏,所以有的厂商干脆止血不做。上游厂商或强制员工休假、裁员,甚至关闭部分生产线。
1月,上游原料厂商主动缩减产能,慢慢地,市场开始消化库存,又陆续有订单上来,但是一时间,原料厂商还不能迅速反应过来。
“在电子产品领域,像面板都是极缺的原料。”明基中国区总经理洪汉青说,今年年初,显示器严重缺货,以至于洪汉青给渠道致歉“全球范围内的液晶面板缺货”,“明基也未能幸免,造成部分渠道缺货现象”。
随后陆续出现新的订单,但是供应减少,自然要涨价。下游品牌厂商开始抢占货源。
于是,面板价格一路水涨船高,通常,一条产业链的修补期为三个月,6月,面板供应基本正常。
但是随后,面板厂商的上游玻璃基板厂康宁日本工厂由于受到地震影响,再一次令面板供给紧张。
不过,全球前四大液晶面板企业三星、LGD、友达光电、奇美近日发布的2009年第二季度财报已显示出率先回暖迹象。在第二季度,三星、LGD两家的液晶面板营收已经实现盈利,友达光电、奇美亏损额分别为68.11亿台币和88.35亿台币,但与一季度相比已大幅缩小。
友达光电全球业务执行副总经理及电视事业群总经理彭双浪目前友达的产能利用率已整体恢复至九成以上,对第三季正式扭亏转盈信心十足。
囤货危机
上游面板价格的稳高不降,下游市场需求不振,令显示器市场处于颓势,不过促使显示器崩盘的却是囤货。
经济危机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春节后,市场对显示器的需求一直很旺盛,而显示器的价格也是一路10-30元的往上涨。
如此一来,面板厂商囤玻璃基板,整机厂商囤面板,渠道就开始囤显示器。
张乐伟介绍,明基5-8月底囤了超过正常库存3个月的货。通常,从工厂到渠道整个环节的库存周期是20-30天,而现在是3个月。
过去的几个月,渠道是有多少钱囤多少货,囤货对资金占用很大,渠道的每个环节的资金都是有限的,为了降低库存,增加流动资金,就上演了疯狂降价潮。
从目前抛售的情况来看,效果一般。根据渠道统计的数据显示,9月上半月,三星渠道新进货不到10万台,原定任务是9月一整月进货量是40万台,此数据没有得到三星官方证实。
据叶海东介绍,由于集体看涨,货品大多压在渠道手里,而真正到达销售者手里多少呢?现在有些厂商已经不要求渠道进货,而是消化库存。预估,库存一个半月清理完毕。
“未来市场会更惨。”AOC一位内部人士坦陈。
受到地震影响的康宁日本工厂9月重新开始量产,并计划于10月提高玻璃基板产能,由于玻璃基板缺货逐渐解套,加上季节性循环等因素,预期第4季面板价格下滑已难避免。
而为了扭亏强行保持高价的面板厂商也不能维持,高盛证券就唱衰双虎,友达和奇美电评级分别降至“中立”和“卖出”,预期第3季获利昙花一现,面板价格9月到顶,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都面临产能过剩。
http://cn.ppzw.com/ppzt.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