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法国高级时装公会主席Didier Grumbach在法新时尚机构组织的“推动当代中国创意力量的发展高端对话”活动上,就中国当代创意发展的若干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就中国设计师走向国际市场、设计师和企业的关系、中国是否进入了设计师时代、买手等新兴职业对创意产业的推动作用、中法合作的模式和途径以及媒体在创意时代该如何更好的发挥作用等诸多问题上达成共识。而对于中国创意力量的发展,杜钰洲和Didier Grumbach分别用“伸展隐形的翅膀”和“自由”作为关键词来对其概括。
怎样定义创意?
杜钰洲:创意是思维对现实的积极反应,是智慧、技能和灵感的结合,是人类在对外部事物的认识上自由运用规律、实现规律及目的的统一体。
迪迪埃·戈巴克:创意意味着无界限的自由,没有束缚。它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实践、一种新可能性的创造。创意是时尚的先导和前提,流行的新创意会形成新时尚,同时创意需要通过一种具体的形式来表现,例如时装发布会。
2007年,中国设计师和中国品牌集群式在海外发布,而今年,除了夏姿·陈品牌在巴黎时装周做发布会之外,其它的品牌集体消失,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杜钰洲:国内很多服装品牌走出国门去各大国际时装周上作发布,很多从最初就没有准备在发布会结束后开拓国际市场,所以从资金、产品、营销渠道、销售方式等方面都没有做这方面的准备。大家出去作发布的动机还是让自己的创造力在世界上亮相并得到认可,从而体现一种价值,这种价值不是商品的价值,而是创造力和创意的价值,只有当创意成为资源和资本,才会带来现实的财富。走出国门的品牌和设计师的尝试是一个开端,走出去就会学到很多东西,甚至他们从观众、消费者的眼里就能够知道自己的不足。
迪迪埃·戈巴克:中国进入各个国际时装周作发布的设计师,不管是去巴黎还是纽约、米兰,基本都是出自两种考虑:一种考虑是他们的产品将要在国际市场上销售;而另一种则是希望自己的设计才华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得到认可。2007年的走向国际的一批中国设计师和品牌没有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成功销售,意味着他们的产品比较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这类产品要进入国际市场是有一定困难的,可能正是因为在国际时装周上的发布没有起到促进销售的作用,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把发布做下去没有太大意义。
中国是否进入了真正的设计师年代?
杜钰洲:中国在开始发展现代时装业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清晰的提出,时装业进入设计时代、中国自主的服装设计时代。现在,整个人类都进入了设计时代,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交换方式都在设计、创意,不仅是形式的创意,实际上从设计、生产、营销、跨国组织等等都在创新。
目前中国服装产业的设计力量有所提高,因为经济环境的推动过去营销发展比较快,到现在体现出服装的文化创造力即软实力相对比较弱,而软实力提升比硬实力难度更大。硬实力看到需求就可以做,而时装不能看到就做,现代的时装需要个性,更需要创意,不管蓝海战略还是红海战略只有基于创意才能走到自己的空间,现在是呼唤设计师创意的时代。
中国充满了创意,如果没有创意就根本不会出现嫦娥奔月的传说。但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网络时代,生活方式、消费方式随之改变,包括对艺术的追求也在改变,中国的设计师要满足中国和国际消费者的需求和对创意的要求,就要将自身的眼界、知识范围扩大,就要做到三个方面:第一,自然美;第二,社会美;第三,技术美。这三个方面是研究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美,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是现代审美的重要内容。自然美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虽然设计师和品牌的产品要体现自己的意志,但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设计师要掌握。你的产品要给法国人穿,就要研究法国人的生活习惯、人体、活动特点、社交习惯,否则只能像外国人欣赏中国画一样,承认你的东西很美但不会消费。对自然美的理解要研究现代人的消费观念,现在很多人愿意多花10%的价钱来买环保产品,是因为现在人和自然的关系改变了,不是要完全战胜自然,而是要和谐、保护自然。现代人的创意,要立足环保安全,让消费者能通过产品想到与自然的和谐,否则你的宣传再特别,生产过程却对自然、生态产生破坏,都会被拒绝消费。
社会美,体现了社会的、历史的尺度。什么时代有什么时代的生活方式,不了解这一点,就可能把西方中世纪的或中国几千年前的东西翻出来复制。设计师可以吸收古代皇袍的艺术形式特点,但完全复制出皇袍是没人穿的,社会美要求符合历史的阶段性。小农经济时代的特点是缓慢的、舒展的、宁静的田园牧歌,而现代生活时间、空间概念都在产生快速变化, 现代工业也是快速化,这个历史特点需要明确。
技术美,是人的生活方式体现。出现什么技术,就会产生什么追求,体现什么生活、决定消费者向往什么。对于中国服装产业来说,技术美提出的问题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怎么挖掘,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共生怎么产生新的文化价值,如何在全球化条件下适应美学思潮的变化。现在是后现代艺术阶段,技术美要有现代的表现形式,从再现美学到表现美学到形式美,吸收历史积淀的形式。例如图腾文化在现代纹样中的积淀下了形式,这种形式就具有现代价值,是现代的成果。很多设计师具有现代意识,对各种纤维、纤维成分、光泽的认知,通过纤维产生的联想都是通过技术实现的,但只在形式美里绕圈子是绕不出来的,一种新材料、新技术会带来一个新时代,二战时的尼龙丝袜就是很好的例子。
设计师把自然美、社会美、技术美三种美结合,对现代生活进行解剖,和消费者心灵沟通了,就能创作得很好,但现在我们离这一点还有一段距离。
迪迪埃·戈巴克:如果这个时代没有创意,不可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创意不仅存在我们的职业中,更存在于社会和生活中,生活需要创意,生活在呼唤创意,我们活着就需要创意。目前,在欧洲,创意型设计师最终的创意还是落在与工业的合作上,没有工业的帮助,创意就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设计师会在自己的品牌里,把创意在与工业的结合的过程中用最大众化最易被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真正的创意型设计师可以做到收放自如,可以多可以少,但风格型设计师可能只会锁定风格,而不会出创意的东西。
在时尚领域,现在没有任何一个设计师能够独自在工作室里工作,因为不与工业结合是没有前途的,现在设计师必须要成为工业化、产业化、商品化、价值化的创造者。而在推动创意的年代,中国需要新职业的出现,比如现在中国服装品牌的销售模式,是把商品放到百货公司里,而不是像其他国家一样,买手把商品先买过来然后销售,或者放到多品牌店中销售,销售网络也非常不发达。在创意方面,新兴职业会起到推动创意力量的作用,随着买手等职业的发展,创意产业会出现新的增长。
[NextPage]
作为一个新兴职业,买手在中国创意设计力量的发展进程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杜钰洲:买手和消费是相辅相成的,买手实际上是设计和消费的媒介。买手既了解设计更了解消费,他深入细致地代表着消费者。一般来说创意是出自设计、生产和经营者之手,但有一点往往被忽视,创意来自于消费。消费者由于物质条件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空间的变化而产生更多的需求,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消费是生产的要素也是直接的生产。现代产业对此有一个普遍的认识——消费者参与产品的设计。早在上世纪70年代,时装设计大师伊夫·圣洛朗就说过,由大师左右消费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代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已经使时尚大众化,时尚不再是只属于贵族的东西,穷人、富人和学生在同一个博物馆欣赏文化、艺术作品,这就是新时代给产业带来新的环境。对消费者的了解,买手更真实,设计师社会化分工后,在企业里存在两个重要职位,一个是首席设计师,一个是市场策划,市场策划的重要性就体现在,他能够明了哪些设计师的产品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对于买手,国内特别缺少。国内现在的销售体系是终端由加盟商负责,而加盟商采购产品很多的时候是押宝,一旦产品卖不出去就打折降价,这样极大地损害了品牌的价值,这是一种恶性的循环状态。而品牌想要做到无库存生产,必须要快速反应,即使技术、管理和设计师灵感的更新速度足够快,保证产品的更新。行业提倡的品质、创新、快速反应、社会责任四位一体才能建立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价值,正是基于行业现状的。
迪迪埃·戈巴克:除了买手等新兴职业外,很多国际交流也是促进创意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看到,以前在巴黎时装周的时装秀和买手展厅里,主要是美国和日本人,而现在很多大牌时装秀的第一排起码有1/3是中国人,这说明中国和国际社会的沟通交流越来越多。
中国设计师在创意的表现手法上非常有自己的特色,而一个设计师如果能很好地表现自己,并把其放在作为交流载体的作品上,并不是太容易实现的事情,相信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和新兴职业的增多,一定会推动中国设计师的发展进程。在时装世界里,非常有才华的设计师我们不可能天天遇到,真正能够创造别人没有想象出来的适合当下生存年代内容的设计师,还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来培育的。
在企业里总裁与设计师的分工不同,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
杜钰洲:很多国内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创意,给国外消费者带来一定的惊喜,但最终没有形成消费,是因为国外消费者只肯定了产品的创意,而没有肯定该产品的生活价值。生活价值是商品价值的基础,创意和创造不是设计师的自我表达,要从消费者出发,考虑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这对于品牌里的每个人都是一样。
迪迪埃·戈巴克:在中国市场中,很多品牌是营销品牌,营销在这些品牌中所占的比重要大过创意。当然这样的品牌也会使用风格型设计师,但设计师一般要遵从总裁对市场的看法和建议,除非品牌希望除本地市场外还进入国内其他市场或者国际市场,这时靠单纯的营销是不行的,需要创意化的营销,也即意味着设计师需要创造出消费者本身还没有体会到的对创意、对服装风格的需求,此时总裁往往会给予设计师一定的位置和权力,但条件是其要对市场和销售状况有一定的责任心。
如何看待目前中国与国际的设计合作——这条快速提升中国品牌整体设计水平的捷径?
杜钰洲: 1993年CHIC请来了三位国际时装设计大师,并受到江泽民主席的接见,表明了中国政府是重视设计和设计人才的。近年来,中法双方各做了很多促进青年设计师交往的活动,中国设计师到法国表演或学习,中国企业把自己的设计机构设在法、英等发达国家,都是汲取知识的方式。同时,国际设计师在华工作的人数现在很多,各种企业里都有,双方之间各种时限的合作也都有,这种交流对中国设计方面的进步有很大作用。
现在多元文化共生的时代,立足本土的设计师除要吸收本民族的营养,扎根本民族外,也要加强学习包括亚非欧美各国的多元文化,要吸收多民族的营养、历史和多元现代文化。怎样在地球村的环境下,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对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学习和汲取,把文化资源加以整合,是提高中国设计师水平的重点,这个问题大学教育、中学教育、技术培训等都要考虑。
中法两国服装行业组织间的合作也很重要,培训是一方面,戈巴克先生的团队创造条件,热心地支持中国有作为的年轻设计师在巴黎亮相,国内参加巴黎时装周的品牌和设计师能够成行,法国高级时装公会在其中做了很多工作。在文化创意方面中法两个协会、两个团队间创造的条件对两国设计人员间的交往有很重要的作用。
迪迪埃·戈巴克:杜会长曾有一次在法国参观过一个设计师的工作室,那位设计师是新一代设计师的代表,他现在已经与中国的一些企业合作,他的产品也将要进入中国市场。有才华的设计师能够控制住自己的创意,这个原则就是在国际合作中能多能少,可以按照企业的需要实现企业需要的风格。中法双方进行的所有合作,都推动了中国企业和国外设计力量的合作,现在成功的模式更多地发生在国际设计师和中国企业的合作上,中国企业非常愿意去法国考察市场、与设计师洽谈,令人惊讶的是法国的设计师也非常喜欢在中国的工厂里工作,目前看来,设计顾问合作这种形式是现在比较多比较快而且非常稳定的模式,相信这样的活动将会带来其他方面更深入的全面地营销、资本甚至渠道的合作。
在推动中国创意力量的过程中,媒体将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杜钰洲:互联网是标志人类进入地球村时代的最重要的现代技术,它改变了人类的消费方式,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快地适应形势。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沟通了不同文化的交流,改变了生活节奏、时空间定位和时间价值,从而对设计师提出新的要求。可以说互联网不仅是通讯、传媒的技术,而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在推动中国创意力量的过程中,作为产业链的一员,媒体应该成为行业技术的、文化的、时尚的、效率的、效益的一个内行人和鉴赏家,不要什么都是一味叫好。作为舆论界的鉴赏家在参加时装表演、设计大赛、时尚活动中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要细致地观察三美的时代性和文化形态。
媒体不能老是看T台多看商场少。对于设计师的宣传,现在媒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有广告嫌疑,一种只关注设计师的新品,却没有从设计师和消费者的关系上去发现作评价。例如某个设计师的作品被关注,但其在不同商场中都有什么表现,也需要关注,这样对设计生产和消费者都有益。媒体还需要有对新技术的敏感性,这样才能预知其可能对时尚带来什么影响。
现在服装产品应该从加法进入到减法时代,现在的服装越做越复杂、繁琐,令人眼花缭乱,这方面需要媒体密切关注。
迪迪埃·戈巴克:现在,国际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的产品和中国媒体的身影,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到今天为止他们还是在告诉消费者和产业的各个环节信息是怎样的,只是一个信息的传递者而不能直接影响销售,这个问题是中国的销售渠道中缺少买手和销售体制不同造成的。要知道媒体在推动创意力量发展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媒体给设计师的宣传如果不能帮助销售,那对于设计师来说没有任何作用,而对消费者直接影响的力量更没有直接发生的可能。
希望和中国方面一起做个实验,现在很多国际设计师和中国企业合作的产品还没有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没有被媒体关注,可以引导媒体去关注与设计师合作稳定的,从生产线上、从工业上出来的产品,是否能够在渠道里取得很好的业绩。根据现在国际设计师和中国企业合作的成功案例,在产品做减法的时候,销售就能上升,当货品有很多款式、色彩、种类的时候销售反而不一定好。
上海时尚创意空间对于产业和国际交流的作用如何?
杜钰洲:创意是现在提高行业创造力和附加值的重要因素和资源,所以创意空间展还将继续进行,这也是一种摸索。提高创意水平是产业发展战略的应有之义,关键是怎么落实,怎样坚实步骤。目前来说,主要的着眼点有三条:繁荣创意,要崇尚创意的价值不要崇尚批量生产、低价竞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来参与;推动创意产业的形成,使设计师等从业者的思想和灵感、天赋更好地为产业服务,这几年已经在服装设计、店面、色彩、技术、面料方面进行了实践;产业创意化,创意服务被产业接受,品牌不断有创新,这方面需要解决设计师创意的持续性,需要他们通过自己学习、与外界的合作交流不断地吸收创意资源。
迪迪埃·戈巴克:去年参加在上海的创意空间展,是非常有用有效的,除展会的活动外,这种方式首先是思想上的合作与交流,在双方行业协会的合作下可以给行业带来方向性和进度性的交流,对于中国行业或国际合作来说都很重要,如果连大战略和大思想都没有的话,是无法深入到具体的实践中的。对于创意空间展,我们今年没有新的举动,希望明年还能在上海参加。在中国我们做过时装秀、展览等各种艺术的、时尚的对年轻设计师的介绍,如果明年参加,应该在一个更新的思想指导下,即对现阶段成果的总结和下一阶段的预测的前景下共同做一些事情。
http://www.cczw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