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李开复:低调做人,高调走人

李开复:低调做人,高调走人

作者:     转贴自:青年周末    点击数:2967


  李开复辞职了。

  这一次,他挥手作别的,是用四年心血胼手胝足打造出来的谷歌中国。

  9月4日,李开复在博客上发表告别文《再见,谷歌》。9月7日,他召开新闻发布会,解释离职是为创业。据说,这短短三天内,李开复几乎没睡觉:接受专访,披露独家离职信息,在博客上高频率发文辟谣坊间传言……

  辞职走人,在芸芸众生中看来,似乎应该“此时无声胜有声”,似乎低调才符合职场“潜规则”,才尽到一个上班族的本分。可李开复却给年轻人上了新的一课:走人,要高调。这其中,玄机何在?
 

  高调走人“N部曲”

  放弃1400万美元的“天价”辞职

  这,大概是一个可以记入MBA教程的经典辞职案例。

  留,是谷歌总部给的诱人许诺,将让他做整个亚太区的老总,负责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与此同时,将给他市价1400万美元的期权和股票。

  走,一切要从头开始。从未有创业经验的李开复将在接近“知天命”之年,第一次当“李老板”。从招募人员到租用办公室,他都亲历亲为与人谈判,一分钱要掰成两分钱花,把价格“压到不能再低的价格”。

  当然,和白手起家的普通创业族毕竟大不相同的是,头顶IT“精神教父”、“青年导师”、“科学家”等众多光环的李开复去创业,自然有一帮商界大佬们在后面撑起一片绿荫。联想的柳传志、富士康的郭台铭、新东方的俞敏洪、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这些星光熠熠的风云人物,都在李老板的投资人名单里。

  因为这次辞职,本来就很有传奇色彩的李开复,再一次成为公众目光聚焦的传奇人物。

  李开复前48年的人生,大概会让许多人艳羡。

  少年聪慧,青年因对语音识别技术的创新研发而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壮年历经苹果、微软、GOOGLE等名声显赫的大公司高管职位。9月4日,他辞去的最后一个“打工”职位是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

  尽管集众多光环于一身,他为人,却颇谦逊亲和。采访过李开复的媒体同行,几乎无一例外地同声称赞,说其人温和儒雅,有翩翩君子风,且“有问必答、有招必接”。即使是尖锐的问题,他也会聪明地回复,不至于媒体无料可写。

  在这看似低调做人的同时,李开复的这一次转身,却足够的华丽和高调。

  9月4日早晨8时,他辞职的消息同时登上四大门户网站的科技首页。

  当日10时半,他在个人博客上发表颇为煽情的告别文《再见,谷歌》,其中引用了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名言:“最重要的,拥有跟随内心与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当日中午,几乎全国的媒体都忙乎起来了,没业缘的给谷歌公关部打电话,有资本的直接打李开复手机。

[NextPage]

  几乎就在当日傍晚,关于这位“青年导师”将何去何从,辞职时谷歌全球CEO施密特的英文密函,美国总部许诺的续约筹码,新公司的投资方向,这些本应属商业机密的消息,都以“独家”的方式在好几家网站上出现。

  也许,聪明如李开复,高调的走人,正是他再战江湖前,有意为之的华丽前奏。

  高调走人的中西文化“潜台词”

  说出来,是让别人不乱猜

  受访人:唐骏

  受访时间:9月7日晚18时
 

  作为商界风云人物,经历过同样高调的离职,曾因10亿元“转会费”从盛大跳槽到新华都,被冠以“打工皇帝”的名号。前微软中国区总裁,李开复的前同事。

  ◎功成身退,是离开的正确时机

  我觉得开复在这个时间点选择离开,恰恰是一个比较正确的时间点。

  第一,他到谷歌中国是带着几个使命来的。其一是扩大谷歌在中国的影响力,他从微软过来,引发了一场颇具轰动性的官司,一下子就让中国人知道了谷歌。其二,在中国创建一个新的谷歌,需要一批人才。开复在年轻人中,具有足够的影响力,所以他们也吸引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开发人员,以此搭建起了谷歌在中国的一个基本框架。所以说开复在这一阶段,完成的任务非常好。

  但谷歌往下一步走,可能有些开复想做的事情,他做不了。因为很多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理念和市场模式,不会因为在中国特别做一套适合中国的商业模式。所以,我相信,开复的感觉,可能像是手被捆住了,可能还是碰到了一些瓶颈。

  ◎与其让人猜测,不如自己坦诚

  在东方文化里,你要辞职,就悄悄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这就是中国人职场的离职法则。

  因为在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文化观中,从原单位离开,似乎不是特别正面的事情。而东方人的观念是:只要某一件事情,有一点点负面的东西,或不够正面的东西,就尽量不要把它公开出来。所以,在大多数辞职案例中,辞职者都是悄悄地离开。因为离开肯定是有各种原因在里面,不可能是一个完美的离开。所以中国人不太主张说:你要走人了,还很高调地到处去宣扬。

  但是西方人的文化就不同,他们就是有什么就说什么,没什么必须秘而不宣。如果藏着掖着,反而觉得有些不敢说出来的东西在里面。如果决定走人,就可以大大方方地说出来。甚至连哪有问题,都可以坦诚地说出来。

 

[NextPage]

  我想,我和开复,都多少受到了这样一种西方文化的影响。而且我们当时之所以通过开新闻发布会的方式,大方地承认离职,其实是想把一些负面的、不够正面的东西通过媒体发布会的方式,尽可能地变得正面了。

  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但很多人并不能意识到这一点。与其让大众去猜测,还不如公布出来。

  ◎好好“走人”,才是会“做人”

  “80后”也可从中学到些东西。作为一个普通的员工,也有领导、同事和客户。辞职时,对任何曾经帮助过你的人,都应该以电邮或电话的方式告知,这一点,我们叫作“做人”。

  有些年轻人走的时候,悄无声息,连周围同事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别人也会猜测,是不是跟领导关系不好,是不是犯错误被炒鱿鱼了,或者有其他隐秘的原因。还是应该一一告知。做事情,要用合适的方式,做合适的事情。

  高调走人的玄机
 

  “开复”个人品牌的公关盛宴

  ◎文/ 单骑绝尘

  李开复的辞职对于GOOGLE在中国市场的未来表现有何影响,目前谁也无法预料。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李开复的个人品牌又被无数媒体的连番轰炸擦得锃亮,在业界和大众心目中再度放射出耀眼光芒。

  在李开复的人生经历中,他总是能够把握好这些重要的机会,像运作企业一样运作个人的PR(公共关系活动),不断树立自己的出色形象与定位,从而为自己攀登新的阶梯提供支持。

  如果仔细观察这次辞职的相关报道,其实总能看到PR运作的影子。在时间方面,GOOGLE与李开复对时间的公布分别设定在周五和周一。周一和周五实际上对于新闻发布来说并不是个好时机,因为周五的媒体忙着结束一周的报道,周一则充斥着太多的重要商业新闻或企业公告,在这两天发布新闻其实最容易被其他报道所淹没——但有一种状况则刚好相反,那就是当该新闻极度重要时,恰恰可以击败其他所有的竞争对手成为最受关注的头条——特别是在周一。

  因此,周五由GOOGLE宣布李开复的辞职而不给出具体去向,却宣布他本人在周一亲自公布未来去向,不但在周五给大众吊足了胃口,为周一的宣布积聚人气,也使媒体有充分的时间确定报道方向和组织材料,而周末两天更可以加班加点搞出若干未来去向的大猜想。

  其实,李开复的个人品牌PR由来已久。他到中国后举办大量讲座、参与访谈、出版书籍以及建立开复学生网等,与企业PR中的公众/媒体沟通会、专访、出版物/报告以及CSR性质的线上活动等如出一辙,并的确受到了极其出色的效果——李开复在中国大众心目中的形象,已经为他赢得了睿智、聪慧、和善、尊重技术、关心青年等等正面评价。

  事实上,与很多默默无闻或是在个人品牌树立方面手段平庸的企业家想比,近几年来我们已经越来越多地看到善于通过PR手段打造个人形象的企业领袖正赢得更大的成功。

  毕竟,公众和业界首先是由赏识一个人,进而认识这个企业。

 

http://czwy.ppzw.com/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