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天津白领“隐婚族”混在职场里的伪

天津白领“隐婚族”混在职场里的伪

作者:     转贴自:中国网    点击数:1862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如今,在众多都市单身贵族中,掺杂着一部分“伪单身”。他们虽然在公众场合保持着单身贵族的形象,但实际上已领取了结婚证,对于这一人群,网友们送给他们一个称谓——“隐婚族”。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隐瞒婚姻状况?而“隐婚”的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隐婚”会对自身、对他人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定义:“隐婚族”是指已经领取了结婚证,但为了工作的便利或者享受“单身”的自由,对外隐瞒自己的婚姻状况,假冒“单身贵族”头衔的族群。

  年龄及性别:“隐婚族”以白领女性居多,年龄介于25岁至35岁之间。

  成因:大部分“隐婚族”都是因为社会与职场上的压力,而回避婚姻话题。

  特征:接电话时总是神神秘秘,语气又相当暧昧;自称是快乐的单身贵族,却避谈感情婚姻;平时与异性关系热络,可是私下却不会保持联络;热衷社交应酬,但到假日时就不见人影。

  某调查机构对于“隐婚”现象进行了问卷调查:52.5%的公众表示可以理解,20.7%的公众认为不可思议,还有16.4%的公众表示反对。与此同时,另一项“隐婚调查”显示,有近37%的人因为担心公开婚史会使自己失去老板或客户的信任而甘做“隐婚族”。

  已婚者因何选择“隐婚”

  第一,过去结婚是一件挺繁琐的事儿,不但要单位开具证明,还要讲究大操大办,以求明媒正娶,“隐婚”显然是不现实的事。而新《婚姻登记条例》颁布后,结婚登记更加简单了,只要带好双方的身份证、户口本,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就可以办理。无需事先通知单位,在保护了个人隐私的同时,也为“隐婚”创造了条件。

  第二,一些单位在招聘和用人方面会向单身员工加以倾斜,一般认为员工一旦结了婚就要承担家庭负担,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而单身员工一身轻松,进修、培训、升迁的机会会更多。

  第三,“隐婚”成一些人在公众场合对自我保护的需要。经常听到人们讲“单身聚会,已婚人士‘不带玩’”,昨天还是情同手足的好姐妹,今天就被奚落了,显然婚姻已经在朋友中间产生了交往障碍。而且在职场上,未婚人士可以得到格外的偏爱,因此让人不得不选择“隐婚”。

 

[NextPage]

  对话“隐婚族”:隐婚利大于弊

  我们身边真的有“隐婚族”吗?这或许是很多人都怀疑的问题。“隐婚”的最高境界就是在婚姻问题上让自己变成“透明人”。要是别人知道了自己是“隐婚族”,那还有“隐”的必要吗?记者通过朋友介绍,几经周折,才见到了采访对象柳小姐。柳小姐今年29岁,两年前和丈夫办理了婚姻登记手续,但至今没办婚礼。在单位里,人缘颇好的柳小姐和其他单身同事一样,享受着“单身”的生活。

  周报:您觉得办理了婚姻登记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结婚了吗?

  柳小姐:我认为登记只能算法律上成为夫妻了,举办典礼的那天才能算真正意义上结婚。我现在的状况比较尴尬,法律上认为我结婚了,我自己还觉得待字闺中。

  周报:您觉得结婚意味着什么?

  柳小姐:结婚意味着已经成为人妻或者即将成为人母。比如,先前大家称呼我“柳小姐”,现在则称呼我“李太太”,我当时就想:我有这么老吗?

  周报:您为什么选择“隐婚”呢?

  柳小姐:我觉得婚姻状况是我的隐私,我没有必要和别人讲。我和我先生过去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后来我们就结婚了,但单位有规定,夫妻二人不能同在一家公司,权衡了一下,我选择辞职。到了新单位,我就没有必要把已婚的事情说出来了。

  周报:“隐婚”给您带来了哪些利和弊?

  柳小姐:我觉得“隐婚”对于我来说利大于弊,从去新公司应聘那天开始,我就尝到了“隐婚”的甜头。当初我们公司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已婚人士尤其是女性酌情考虑。老板认为,一旦结婚有了家庭,就无法专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了,而且未来还会有生育、照顾孩子等一系列的琐事,所以他们在招聘的时候,尽量招收未婚人士。单位员工不管男女,忙的时候真能忙得昏天黑地,所以有了家庭,有了孩子的人真的没法平衡其中的关系。

  望着单身的年轻人,我这个已经结婚的人只能靠“隐婚”来应对了。如果说弊,那就是留给老公的时间太少了,本来已经结婚还要装着未婚,很累!

  周报:“隐婚”是否对您的社交产生影响?

  柳小姐:有影响,这种影响必须对比着看。我一个很要好的同事,前不久结婚了,自从她公布了喜讯之后,我发觉周围的同事,尤其是男同事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不敢开玩笑了。有时加班,主管会额外地问她一句:“你老公自己会做饭吗?”虽然是简单的一个问句,但我总觉得话里有话。有了前车之鉴,我想还是认认真真地做个“隐婚族”吧,虽然有“欺骗”之嫌,但善意的谎言对所有人都好。

  周报:您打算何时把自己的婚姻状况公之于众呢?

  柳小姐:这个我还没考虑过,其实纸里包不住火,随着年龄的增长,再不结婚就会从另一个角度招来非议了。对我本人来说,已婚和未婚只是我和我丈夫之间的事儿,不会干涉到工作。“隐婚”状态下,我虽然已婚了,但仍旧和未婚一样,孜孜不倦地工作着。一旦公开了婚姻,影响到的不是我本人,而是我身边的人,他们会对我另眼相看。

  周报:您会不会在公布已婚的同时,也公开这段“隐婚”的经历?

  柳小姐:我想我不会,毕竟“隐婚”的生活是在面具下经历的,我可能觉得这是善意的,但别人会觉得我在欺骗,有人甚至会觉得一个连婚姻都敢欺骗的人怎么可能成为朋友呢?其实,这“欺骗”的背后有多少苦衷谁又知道。(本报记者 伊健 实习生 郝佳佳)

 

http://www.ppzw.com/qyml/p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