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也许是看到商家集聚带来的人气倍乘效应,如今的苏州商业都在往大里做。周边地区,早已不满足于应付社区需要的零星商贸服务,甚至也不是单店独大的商贸大楼,动辄便是集商贸、娱乐、休闲于一体的CBD、城市综合体,从体量到气势,俨然已是一方诸侯;城外遍地大王旗,城内当然不甘坐视。观前、石路、南门三大传统商圈,纷纷祭出扩容大手笔,以此巩固自己的王者地位。其中,龙头老大观前商圈更是将成倍拓展,硬是在城中寸金地拓出一片大发展的疆土。
苏州商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时代”。
三大老商圈向横里拓展多年王者地位不容有失
“观前商圈要延伸到王天井巷了,这可是扩大了一倍呀! ”“南门商圈要建地下城,这下人民路两边可要连成一体了。”近日来,市规划部门相继公示出了关于观前、南门商圈的扩容规划。再加上去年已经通过市府审批的《苏州市阊门石路地区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可以说苏州观前、南门、石路这三大老商圈的扩容已成定局。
这已存在多年的苏州三大老商圈可以说是商场林立,老字号遍布,已然是非常成熟的商圈了。此番扩容,可以说是四周群雄环视所逼。而老商圈要继续做强,单靠内部改造已经无能为力了。密集的建筑让老字号没了扩充的空间,新商家更找不到插足之地;古城区对建筑高度的严格限制,又断了他们将楼宇“拔高”的念想;交通拥堵、停车难则成为传统商圈最让人们诟病的地方,唯一可以动脑筋的地方,便是向横里拓展。
就拿名气最响的观前商圈来说吧,近年来很多商家发现,虽然该地区海量的人流量从来没有改变过,但具体来逛街的人群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前来的外地人、游客越来越多,而本地人、有车一族却
渐渐因该地区拥堵的交通、拥挤的购物空间、总显不够的停车位等问题望而却步。“知道我开个车进观前吃饭,停车要花多少时间吗?半个小时!碰上个不巧,好不容易进去了,还找不到车位! ”“现在观前的人越来越多,商场就显得越来越小了,逛商场像挤菜场,感觉真不爽! ”消费者们这样的呼声其实早就传到了商家耳中,商家们着急的同时,也在尽力做着“突围”。像人民商场主楼的扩建,家电楼的拍得以及景德路新苏州百货广场的扩延,都是前些年商家在扩容上做出的努力;美罗商城东楼的扩建,一举将营业面积扩张到了5万平方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楼特别设置了两层地下停车场,300多个车位,真是让商家们大大“舒了口气”。可惜的是,对于寸土寸金的观前地区,毕竟有空间可以扩容、增设车位的商家还是极少数,大部分商家还是处在早已饱和的空间里“挣扎”着。
同样,作为苏州西北角重要集散地的石路商圈,最大的制约因素也是交通不畅和停车位稀缺;南门商圈东西被人民路“分割”成两块的交通以及停车难的问题也是消费者们感同身受的。不难看出,空间小是制约老商圈发展的根本所在,要有空地、有空间,商家们才能扩建、停车位才能增设、交通才能重新规划缓减拥堵。
于是扩容成了三大传统商圈不约而同的选择。
画外音:《苏州市观前商圈详细规划》提出,未来的观前商圈东起临顿路,西止王天井巷(原先只到人民路一带);南起干将路,北止东中市-白塔西路(原先只到因果巷-旧学前一线),总用地约1.3平方公里,面积比现有商圈面积扩大1倍多。人民路两侧商厦连成一片,形成商业核心区。特别是察院场口交通流量巨大,因此,规划提出两个方案:一是察院场口人民路下穿(优先方案),从而形成地面步行广场;二是人民路地面方案。
《苏州市阊门石路地区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规划涉及的范围,西到枫桥路、南抵爱河桥路、东濒护城河、北至上塘河,再加上阊门一带,总面积55.11公顷,几乎是现在的石路商业中心区面积的2倍。
《苏州市南门老汽车站地块及周边详细规划》从规划内容看,一大亮点是人民路与东二路交叉口将布局地下空间,通过建设商业街进行串联,这意味着南门商圈寻求扩容将主要走向地下。而人民桥北原南门汽车站站场和人民桥南原苏纶纺织厂厂区将是南门商圈最可做文章的地方。
[NextPage]
四方新商圈已经初具规模最大依托是城市人口迁移
商圈,意思就是优先选择到某商店或商业聚集中心消费的顾客分布区域范围。商圈一般按层次分为核心商圈 (离消费地最近,吸纳总量50%-80%顾客的范围)、次级商圈(吸纳15%-25%顾客的范围)、边缘或辐射商圈(吸纳5%-25%顾客的范围)。
有人说,观前、石路、南门三大老商圈分属于平江、金阊、沧浪三大老城区,这样的格局正是由于三大老城区相对集中的居民消费力而决定的。简言之,因为三个老城区人多,消费力大,才促使各自区域商圈的形成。然而,随着苏州这些年来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高新区、园区、吴中、相城的城市化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随之而来的,就是这些新城区商圈的逐渐崛起。
就说城市化、现代化程度最为领先的工业园区,现如今最为知名的就要数环金鸡湖核心商业板块了。环金鸡湖商圈一步步的崛起,绝对是和工业园区的发展所同步进行的。金鸡湖西中央商务区、湖东商业服务功能区和湖滨新天地、李公堤等商业街区,将环金鸡湖一带打造成了时尚、现代的新商圈。特别是湖东圆融时代广场的出现,更是打破了湖东没有商圈的格局,苏州最大的 “百货航母”久光百货、世界最大的500米LED矩形天幕以及众多餐饮、娱乐商家,形成了
湖东独有的商业地带。如今,去湖滨新天地、李公堤就餐,去李公堤1912酒吧街娱乐,去圆融时代广场休闲购物,已成为了时下很多市民的优先选择。这块商圈的辐射力,已经远远走出了园区的范围。
同样,高新区的新商圈代表也有很多,包括金枫路商业区、凯马广场商业区、长江路商业区等。而长江路上的绿宝广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绿宝广场的出现,填补了何山路、长江路区域商业空白,同时也提升了周围楼盘的吸引力。而凯马广场商业区,则是以汽车商业贸易为主,区域内汇集了一批酒店公寓。金枫路商业区主要以金枫国际为核心区域,地处高新区与木渎的交会处,同样也是未来人气聚集之所。
此外,相城区的城市化进程也形成了自己的元和商圈,中翔小商品市场、家乐福、大润发都身处其中。吴中区商业服务功能区以东吴国际为代表,正在迅速成长。而苏州西南,香港世茂集团在沧浪新城内将开发建设一个以中高端消费群体为对象的新商圈,其面积达40万平方米,相当于目前的石路商圈大小。
专家分析,苏州古城区面积有限,已不能完全满足商圈发展。城市化进程、人口分布向四面延伸,新商圈崛起是必然。
画外音:记者从苏州市贸易局获悉,2005年苏州市出台的首个商业规划——《苏州市市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经过多次修编后,已经明确了苏州将形成“三核两副两轴三带”的标志性商业格局。 “三核”是指三个核心商业板块,即由观前、石路、南门商业服务功能区组成的古城核心商业板块;环金鸡湖核心商业板块以及狮山路到三香路为联系纽带的狮山核心商业板块。 “两副”为结合城市副中心形成两个城市副中心级商业服务功能区,即在相城区形成元和商业服务功能区、在吴中区形成吴中商业服务功能区。
“两轴”是指东西商业发展主轴和南北商业发展次轴。 “三带”主要包括环古城风貌休闲商业带、环金鸡湖风情休闲商业带以及沿太湖旅游度假休闲商业带。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CBD、城市综合体包罗万象现代商战正演化为商圈角逐
现如今,如果你今天听说哪又开了个商业广场,明天哪又开了个商城,后天哪又多出来一个商业街的话,真是一点都不让人奇怪。小规模的不去说,单单是那庞大的商业城市综合体、大型卖场、商业街每年就以一个惊人的速度在增加。
上周,东环路沿线,扩建一年多之久的大润发东环店正式开业,来自于美国的卖场巨头沃尔玛本月也将亮相,一时间在东环沿线这并不广阔的地区就集中了家乐福、欧尚、大润发、沃尔玛四家大卖场,商界卖场布局的“两公里法则”被轻易击碎。而且据市贸易局贸易市场处有关人士介绍,目前还有近10家卖场在报批中,家乐福、麦德龙、华润万家等仓储式超市的新店都在筹建行列,预计今年苏州市区还将涌现出一批仓储式超市。此外,苏宁、国美这些家电连锁卖场在苏州布点的速度也是毫不逊色,苏宁干将路店、国美人民路店在前几个月刚刚亮相,就连友通数码也开出其在苏州的第三家分店。大家开新店的速度,丝毫没有受到今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另外,商业特色街区在苏州的迅猛发展,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金阊区的山塘街、工业园区时代广场商业街区、常熟虞景文化商业街区、吴江盛泽舜新北路真丝绸街区、太仓南洋广场综合街区等17条基础扎实、特色鲜明的商业街区,已成为当地商圈的标志性街区。外地游客、本地市民纷至沓来,极大汇聚了当地的人气。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商家外,一种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商业体也开始在苏州出现并流行。最为有代表性的就是即将在本月17日开业的平江新城万达广场。这个大型城市综合商业体汇集了百货、超市、影院、饭店、健身馆等众多商家,俨然一个自成一体的“微型商圈”。与万达广场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就是今年10月份将在东环路开张的印象城购物中心,配上东环沿线的大卖场,将形成东环沿线崭新的商圈。甚至在市贸易局的备报材料上,还有十多家综合商业体将在近两年登场。一时间,我们不禁惊呼,苏州得有多少大小商圈啊!
画外音:近年来,我市的商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商业的竞争已从传统的商店与商店的竞争发展到商圈与商圈之间的竞争。现代商业的功能也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购物,文化、休闲、旅游、体验等新的功能元素在现代商业概念中正日益显现。就像是如今新开张的仓储式超市正从单一的超市向集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商业体过渡;具有显著自身特色的商业街区实现的经营额占区域经营总额的60%-80%。
苏州市贸易局贸易市场处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近年来,苏州的消费需求呈现出了强劲增长的势头,国内外各商业大鳄纷纷抢滩苏州,苏州商贸设施建设的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分布之广,是前所未有的。目前苏州已掀起了新一轮商业建设热潮,各个大小新商圈的迅速出现和发展,正对整个苏州商界的格局产生着重大冲击,苏州商业的“大时代”已然开启。
http://cn.ppzw.com/artic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