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电子政务叩开“阿里巴巴之门”

电子政务叩开“阿里巴巴之门”

作者:     转贴自:南方日报    点击数:1148


src=http://cn.ppzw.com/UploadFiles/200993112627123.jpg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吴伟洪摄

  □产业解析

  一场电子政务的市场化运作试验,正在广东的部分地市中悄然兴起,一闪金光灿灿的“财富之门”就这样悄然打开。

  这场旨在探索电子政务赢利模式的试验,由惠州一家具有地方政府背景的网络公司发起———广东e城管理中心。这家电子政务基站建设商近日宣布,公司将加速布点,3年内在全省设置3万个e城便民信息站。

  打造电子政务的阿里巴巴

  e城老总张涌春的名片背后,是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对e城的寄语:“你们继续努力,在电子政务方面希望能搞一个广东的阿里巴巴!”

  电子政务是中国各地政府都在大力推进的工程,即通过政府办事职能的网络化,来使市民更便捷地享受政府服务和参与政府事务。电子政务典型化应用包括工商部门等审批服务的在线办理,以及民生投诉的在线受理。

  张涌春举例道,比如某市民要办个小旅馆,需要到公安部门办理旅游业许可证,只用到政府网站的网上服务大厅上,按照办事指南填写表格,即可轻松办理,省去了来回奔波的麻烦和时间,也可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政府花重金打造的电子政务便民项目,最后往往难以为继。记者登录广州市某部门网站的并联审批项目,去发现无法进入。经多方了解,原来该系统多年前就已投入使用,但后来渐渐就荒废了,现在已不再运行。

  相关专家表示,目前国内的电子政务建设很多,但使用率并不高,并且日常维护运行费用难以为继,也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省信息产业厅提供的一份调研报告也指出,“重建设、轻应用的普遍存在,是提高电子政务绩效的主要障碍”。

  问题出在两方面:一是电子政务宣传推广力度不够,老百姓不知道这些项目;二是网络基础设施的滞后,很多老百姓没有平台去使用电子政务。惠州e城项目,即是迎合以上两种需求而生。

  盈利模式和“借壳上市”

  张涌春介绍道:“我们主要做的事,就是在城乡结合部、工业区、住宅区等社区内铺设便民信息站,市民在里面可以免费使用电子政务平台。”记者在惠州一家便民信息站看到,十几个平方的空间内,摆放着十台服务器,电脑桌面上集成了众多政府网站,市民可利用该平台快捷地进入各种电子政务系统。

  “基站建设这一块交给我们来做,其实是帮政府甩掉了很大一块经济包袱。”张涌春说,“搞公共信息化建设,一个最要命的问题是资金。大家都知道网络是个烧钱的无底洞,如果找不到长效运营的盈利模式,最后往往就搞不下去了。”他说,国内也有一些地方尝试过电子政务市场化运作,像山东,但无一不是以失败告终,一“烧”好几千万。

  “我们也是跌跌撞撞地试了好几年,才摸出现在这套盈利模式。”张说,e城目前的主要盈利来源是靠整合电信终端,从网络电话、缴费服务、彩票代理和软件使用流量费等增值服务上赚钱。

  一开始,张涌春所设计的盈利模式是广告收入。2003年3月,在惠州市政府的支持下,张涌春辞去市工商局的职位,开始下海操办e城项目。“当时一些私人朋友给了几百万,买了60台露天的触摸屏机器,就开始干起来了。”

  到2004年底,张涌春在e城项目上花了八九百万,快要接近山穷水尽了,仍不见起色。“60台机器风吹雨打,维护费用非常高,完全只有投入没有回报,广告是没影的事”。

  张涌春的灵感来自一个偶然的机会。2004年底,张发现惠州的一些电信终端门面纷纷因亏损而关闭,这些靠IP电话业务和卖电话卡赚钱的门面办不下去了。

  “借壳上市!”一个好点子冒了出来。张涌春想,“如果把这些IP超市接管过来,说不定能盘活e城项目”。第一个向张涌春伸出橄榄枝的运营商是联通。接管IP超市后,张涌春给里面配备电脑,装上e城的软件系统,电子政务依然免费,但非政府网络和看电影、上QQ等服务则需要按流量收费。此外,e城还可以从电信运营商的网络电话、缴费业务中抽点。终于,e城项目开始有了进账。

  2007年12月———张涌春对e城开始盈利的结点记忆犹新。

  利用加盟模式加速布点

  “现在我们采取加盟模式,公司主要负责整合后台资源、店面硬件软件铺设。具体的运营则包给个体户做。”张涌春表示,这种模式可以节约成本,实现加速扩张,“因为省了门面场地投入”。目前,e城在惠州、湛江、河源、江门等地市已经铺设1000多个点,接下来3年内,这一数目计划增加到3万。

  按照e城的测算:加盟者开店的固定投入为15000元,而每月的水电网络等流动投入为470元/月;通过e城软件使用流量费、VOIP电话、彩票、缴费和其它增值服务,店主每月的受益为6870元。“这样一算,两三个月即可收回投入”。

  张涌春的下一步目标是从信息资源服务上赚钱。他说:“等基站网络建设铺开了,电子政务的应用也培养起来了,有了这个市场蛋糕,我们会再发掘一些新的盈利点。”比如在香港,政府会将婚姻登记的信息发布和受理预约登记打包给一个商业网站做,而该网站则可利用这一平台,去做一些婚嫁配套服务来赚钱,比如婚纱摄影等。

  “成熟了至少有几百亿的市场蛋糕。”张涌春憧憬着。

  本报记者张启谢思佳

  (南方日报)

  

  

  

  

   


http://cn.ppzw.com/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