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2010我国服企如何走出去?

2010我国服企如何走出去?

作者:     转贴自:中国时尚品牌网    点击数:2696


  商贸化是产业升级突破口

  经过对温州服装企业长期深入地调研和考察,我认为,温州乃至整个服装行业发达的制造加工、相对滞后的商贸服务、不太成熟的消费市场和模糊的穿着文化现状,迫使温州必须重新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和战略。

  而在调整过程中,商贸化是个突破口。如果把服装一般加工制造看作小学,把服装商贸服务看作初中,把服装文化倡导和创新看作高中;那么,我们目前处在初中阶段。

  当前,中国的---尤其是温州的服装制造业已经很发达了。温州服装业现有2000多家企业,拥有12个中国驰名商标、9个中国名牌、80个省市级著名商标和产品,形成了颇具优势的产业集群。可以说,温州生产加工的产品,在品质上已经不输于任何一个国际大牌。

  然而,与服装生产相反,我们的服装商贸服务是滞后的。相比之下,市场销售始是企业的短板,在拉动内需中,很多温州优秀产品缺乏全国性销售终端支持,这令业界苦恼不已。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给温州一大批质优产品寻找更好、更便捷的销售终端,便成了业界与政府广泛思考的问题。去年,国际金融危机波及温州,外销乏力,拉动内需迫在眉睫。温州市政府决定大力推动温州名购计划,帮助温州服装品牌等建立销售渠道。与此同时,法派集团、奥奔妮服饰等温州8家龙头鞋服企业共同组建优衣派品牌。其模式就是:以龙头企业牵头,带领小企业重组,将温州产品整合起来,进入终端市场。

  事实上,这是温州服装在渠道、流通方面的一次重组,也是温州服装走向商业化的大胆常识与模式创新。我经常把生产服装和卖服装比作种菜和卖菜。对大多数种菜者来说,其卖菜的能力和方式一定不如专事卖者---菜贩子。而且,菜贩子一定不满足于卖一种菜,他一定会组织一盘货来卖;同时,会把菜搞得漂漂亮亮地去卖、并且反哺种菜技术和传播饮食文化。

  数个菜贩可以形成菜市场,那就是现代大商场的原理。在品质、时尚、廉价基础上的多企业、多品牌、多服种之间的服装菜市场策略是可行的,是符合我们现在的情况的。所谓世界4大时装杀手---ZARA、H&M、C&A和GAP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也在于此。

  服装也有二、三产业之分,做衣服是二产,卖衣服是三产,研发、设计都是三产。一个国家发达不发达,看她第三产业的比重。服装业也应如此。法国巴黎、意大利米兰不以服装生产见长;但他们的服装三产发达,因此成为世界时装之都。商贸重组与我们之前的生产重组所不同,它可以整合生产、流通、贸易、市场等各个方面的资源,而且很容易复制推广。

  温州服装现阶段主要的发展策略是,以商贸化为龙头,联动企业研发、商业的联合化、互动品牌拓展的专营化,带动产业发展和提升,推动产品制造的精品化。对温州服装来说,商贸化还是一扇没有打开的门---门只要打开,里面就有太多的东西可做。可以说,谁抓住了服装业商贸化,谁就掌握了温州服装产业乃至中国服装业的未来。

  羽绒服企业不能靠天吃饭

  随着消费者时尚需求和品位的提升,不管是暖冬,还是寒冬,都可以成为羽绒服行业的蓬勃发展期,关键是企业如何找到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正确道路。

  前几年羽绒服行业火爆的时候,很多企业感觉这个行业钱好赚,一窝蜂地冲进来,市场极度饱和,从而带来一场价格恶战,对羽绒服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这种竞争的结果如何?看看市场上,那些依靠低价恶性竞争、甚至盗版扒版、侵犯知识产权,从不该赚钱的地方赚钱的企业相继被淘汰出局,市场的力量推动了资源向行业优势企业流动。那些持之以恒、认认真真做品牌的企业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事实证明,羽绒服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有自己的发展思路和品牌风格。

  如果总是跟风,甚至抄袭别人,或者是大量做低附加值甚至没有什么品牌附加值的产品,一旦遇到风浪,就没有办法生存下去。我坚信品牌的力量。因为谁能在企业品牌长足战略中多一份品牌意识和品牌责任,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领决胜的先机。品牌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注册名称,更重要的是其赋予服装的内在灵魂。

[NextPage]

  这个灵魂是什么?是文化,是理念,是创新,是科技,是服务。品牌是一种文化、一种战略、一种表达、一种直觉、一种责任。打造品牌,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一是做好品质,二是要具备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现在的消费者和市场都和过去大不一样,像过去那种靠广告轰炸就能成功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你要让消费者和市场认可,你就一定要有好的产品品质、好的企业管理、好的售后服务、好的品牌附加值、好的品牌设计风格……你要能够讲出你的故事。否则的话,你就很有可能就被消费者和市场所淘汰。

  我认为,每个品类服装都会有自己的市场。所以说,羽绒服行业是永恒的。因为冬天防寒服目前还没有什么材料能取代天然的羽绒。其市场需求量的变化只是某一时段的多少,其发展应该是逐步地提高,而绝非爆炸式增长。绝大多数欧美企业的增长率很少超过50%,那是因为他们的市场是规范的。当供大于求时,行业的所谓迅猛发展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做品牌是持久战,不是速决战。不要只顾眼前利益,去做低附加值产品,更不要理睬这大战、那大战。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做好自己的品牌风格,坚持创新发展,企业和品牌再小,迟早也会长大。毕竟,你的品牌行不行,最终还是消费者和市场说了算。我们都应该看到,时装化、品牌化、细分化、专业化,正成为羽绒服行业创新发展的模式。

  不管是消费的变化引领了品牌发展,还是品牌的创新改变了消费潮流,总之,中国羽绒服时尚发展速度和其所迸发的市场能量是惊人的,这也为羽绒服的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

  时尚无国籍

  从设计师或品牌的层面来讲,时尚是没有国籍的,也是没有民族的。时尚绝对不是一个民族的气节,也不太可能靠一个民族的气节去完成。不能说,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为了中国的时尚怎么样、怎么样。这是在时尚界不存在的说法。

  对于消费者来讲,不管是哪一个国家的人---中国人也好,美国人也好---某一种生活方式会得到一定人群的普遍认同。基于同一种生活方式之上,人们会认同符合这一生活方式的品牌,不管这个品牌是中国的、法国的、日本的,或者是其他国家的。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开始出设计师了,说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了。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其所受到的关注就会多起来;在国际上,对这个国家的文化、历史或者在时尚上的一些表现手法,就会更加理解;而理解了以后,才能有认知。

  如果都不能被理解的话,更何谈被认知?只有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了以后,才能够在丰衣足食的基础上去享受时尚范畴的东西。一个国家经济的发达,包含了很多方面的东西,其中也包括这个国家教育的发达。因为设计也好,个人对时尚的理解也好,等等,这些都是和我们从小所受到的教育以及我们的生活环境分不开的。

  在这里所说的教育,并不是专指时尚业的教育,而是指所有的、整体意义上的教育。比方说,一个人受到的教育是让其做一个特殊的人,还是教育其成为一个没有任何个性符号的人,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个人对人生的态度,对事物观察结果的反映。而这些东西又会直接反映到个人所运用的载体上。

  这个载体有可能是服装,有可能是一件艺术品,也有可能是其他的事物。因为任何一个载体都是每个人思想的反映。

  其实,时尚也好,艺术也好,它们都是一种工业。

  但是,当它们停留在思想这个创意层面的时候,又都是某些思想、某些哲学、某些人生态度的一个反映。这些东西可能是与某一个固定的行业无关的,它只涉及到被选中的载体。

  设计师们的敏感几乎都是与生俱来的。在他们成长的经历中,又形成了一套特殊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最终,这样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将决定他未来的审美方式和他运用载体上所呈现的方式。

  如果某天中国品牌成为一个时尚的标志,是因为有一批中国设计师所代表的风格背后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都成为了瞩目的焦点和新鲜的话题,也是因为这些设计师们所代表的观念不是最民族的,而是最多元化,最能引起当代人共鸣的。

 

http://cn.ppzw.com/ppz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