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吉尔康鞋业虞建平:从大败局到新崛起

吉尔康鞋业虞建平:从大败局到新崛起

作者:     转贴自:中国时尚品牌网    点击数:750


  做真皮女鞋,是吉尔康即将推出的大手笔。这个已经做了20年革鞋的企业,在经历外贸大败局后,竟然在民工荒最厉害的2006年年底,把公司六七百名工人全部遣散,推倒“长城”从头再来,重新专注内销生意。2008年,吉尔康年产鞋量近200万双,比2007年增长20%以上。

  笔者:温州很多制鞋企业的经历说明,内销型的鞋企转型做外贸,往往遭遇败局。你们当时为何要做外贸生意?

  虞建平:我们是1990年开始办厂的,在1998-2003年间,公司发展很快,当时我们做出来的休闲女鞋,在温州同行中绝对是领先的,每天生产6000多双鞋子,供不应求。2004年,我觉得外销形势很好,而且外销比较稳定,于是开始一边做内销,一边做外贸,想把公司做大。

  笔者:做了3年,没有成功,有哪些切身的感受,或者说教训?

  虞建平:从内销转到外贸,是败局。从2004年开始做外贸,到了2006年,我感觉到外贸出现问题了。一是生产的鞋子样版都是外商说了算,二是价格也是外商说了算,三是限制了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很被动。当时,我意识到,如果产品的定版权、定价权、营销形式都掌握在别人的手里,公司就没有发展前景;还有,我判断外贸已进入高峰期,外贸生意将没有以前那么好做;最主要的是,由于产品价格低,公司做外贸并不赚钱。所以,我得出结论:内销和外贸不能兼顾。

  笔者:你采取了哪些措施,让企业重整旗鼓?

  虞建平:决定全面转回内销。2006年年底,虽然当时是民工荒最厉害的时候,但是,我们还是决定把4条生产流水线上的所有工人和管理人员六七百人,全部解散掉。内销鞋子的质量要求,比外贸的高,那些工人做了3年的外贸鞋以后,很难适应高质量要求。我们这么做,是为了更好地做内销。2007年正月,我们重新从零开始,提出“以质量占领市场”的理念,重新招了个负责生产的副总,招来100名工人,从一条生产线开始做起。3个月后,第二条生产线投产;到2007年年底,4条生产线都投产了。从2007年7月份开始,我们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鞋子,在北方市场供不应求,然后在南方市场铺开。对比鲜明的是,我们2006年内销、外贸一起做,做了160万双鞋子,但几乎没有利润;2007年,我们只做约140万双鞋子,利润却上来了。2008年,产鞋量比2007年增加了20%以上。

  笔者:今年有什么新的招数?

  虞建平:今年要实现三个战略目标。第一,进一步推广我们的“吉尔康”品牌。第二,在全国建立几个样板市场,尝试以专柜、专厅的形式进入商场。第三,推出吉尔康真皮系列女鞋,因为温州女鞋不缺革的,缺的是真皮女鞋,这是温州最缺的,我们先去尝试。

 

 
 

http://www.cczwy.com/new/px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