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交警喷催泪剂对付违章司机

交警喷催泪剂对付违章司机

作者:邢军 邓万里    转贴自:大河网    点击数:3100


src=http://cn.ppzw.com/UploadFiles/20094201003233.jpg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僵持开始,民警查看车内情况,司机不停打电话

src=http://cn.ppzw.com/UploadFiles/200942010026982.jpg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拖车来了,车内人员仍不下车

  一辆中华轿车因违法变更车道被交警拦下,司机和乘客拒不下车。民警找来拖车“吓唬”,没用;找来开锁匠开锁,不行;往车内喷催泪喷雾剂,车内人用毛巾捂住鼻子,不开车门并想强行离开。

  一直僵持了近3个小时,车内的人才放弃抵抗。

  民警提醒,遇到检查一定要配合,以防止发生窒息意外或被当成逃犯,避免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损害。

  场景1

  时间:17日夜9时40分许

  轿车因违法变道被拦下 司机拒不下车

  17日,为确保省会市民人身、财产以及出行安全,郑州警方开展的“春风·利剑”行动正在进行。

  在桐柏路与陇海路交叉口,郑州市交警二大队副大队长张保健、一中队指导员潘亚文带着五六名民警,正在此处执勤。这时,一辆车牌号为豫AKM735的中华轿车因违法变更车道被拦下。

  司机递出自己的驾驶证和行车证,民警检查完后,怀疑司机酒后驾驶,让他下车接受酒精测试。

  但司机方某立即关上车窗,让民警吃了个闭门羹。

  民警开始敲车门,劝司机配合执法。但说了30多分钟,车内人没给一点回应。

  民警发现车内除司机外,后座还有俩人,神态都有点迷迷糊糊的,一直在不停地打电话。

 

[NextPage]

  场景2

  时间:17日夜11时许

  拖车前来“吓唬” 司机仍不下车

  司机不下车,民警决定拖车。

  当夜11时许,交警二大队事故部门的拖车赶到。几分钟后,轿车前轮被拖起。就在众人以为车内乘客会因为害怕而下车“投降”时,车内人依然没出来。但拖车也没走,而是把轿车放了下来。

  据民警讲,遇到这种妨碍执法的情况,可以连人带车一起拖走处理,但现实中使用的并不多。一是担心途中乘客开门跳车,出事故责任不好说;二是担心乘客发生窒息意外;同时,就算是拉到了停车场,如果乘客不下车,还是没办法。有了这些“顾虑”,拖车的方法被取消了。

  硬的不行,来软的吧。民警又开始劝,还和刚才一样——没结果。

  场景3

  时间:17日夜11时30分

  派出所赶来劝说,依然没有结果

  僵持在持续。这种情况,引起了民警对车内三人身份的怀疑:车内的人顶多就是涉嫌酒后驾驶,但迟迟不开门,是不是携带有危险物品?乘客难道是逃犯?

  那这个简单的交通违法案件,就要变性质了。

  其实,车内乘客和民警僵持到现在,已经涉嫌妨碍执法。

  于是,交警拨打110,颍河路派出所民警接警后赶到了现场。

  民警冲车内发出警告:你们已经涉嫌妨碍执法,再不出来,肯定要被拘留了。车内人仍无动于衷。

  

src=http://cn.ppzw.com/UploadFiles/200942010153456.jpg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将近两个小时了,事件性质改变,派出所前来处理,仍吃闭门羹

src=http://cn.ppzw.com/UploadFiles/20094201027317.jpg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请来开锁师傅,准备强行打开车门

 

[NextPage]

  场景4

  时间:17日夜11时45分

  叫来开锁匠,车内乘客拽工具堵门缝

  没办法,警方想到了开锁匠。于是,开锁的高师傅来了。

  高师傅带来的开锁工具类似于医疗上量血压用的那个器械,一头是个橡胶球,一头是个橡胶袋。没气时,橡胶袋可以插到车门缝内。挤压橡胶球后,橡胶袋内充气,可以把车门顶开一个大空隙,露出车门暗锁,再用探钩就可把车门打开了。

  高师傅刚把橡胶袋塞进车窗,突然“啊”的一声把东西拽了出来。

  “他们(车内人)在里拽哩。我不拉出来,就被拽走了。”高师傅说道,引起了围观者的哄笑。

  民警又拿着手电往车内照,发现车内三人,分别摁住车门上的暗锁。发现高师傅要开哪个门,他们就用毛巾堵着那个门的缝隙。高师傅反复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

  场景5

  时间:17日夜11时48分至18日零时

  喷催泪剂,乘客用毛巾捂鼻仍不出来

  见无法开锁,民警决定使出撒手锏,就是民警常备的单警装备——催泪喷雾剂。交警说,一般只有遇到暴力抗法或妨碍执行公务的时候才用。

  在民警的配合下,高师傅把车门打开了一个缝,民警拿着喷雾剂,对着缝隙就喷了起来,一股雾气飘进了车内。

  据民警讲,这种喷雾剂,一个屋子喷一下,满屋子人都会受不了跑出去。但是,今晚遇到的这辆车,明显是个例外。

  等了1分多钟,大家以为车内人会开门而逃时,用手电一照,却发现里面的人用毛巾捂着鼻子,同时还不忘摁住车门暗锁。

  这边不行,换那边,民警又朝车内喷了一次。

  这次有了效果。车子突然发动起来,欲强行开离。3辆警车急忙上前,将车困在中间。

  

src=http://cn.ppzw.com/UploadFiles/200942010245834.jpg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撬门工具刚塞进门缝,司机一把拽住膨胀袋

src=http://cn.ppzw.com/UploadFiles/20094201033518.jpg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民警在锁匠配合下向车内喷催泪喷剂

 

[NextPage]

  场景6

  时间:18日零时6分至20分

  再喷催泪剂乘客才出来,其中一个自称是新乡刑警

  突然,有一个市民高喊了一声:看,车上在往下滴水呢。只见右侧车门处往下滴着液体,不一会儿地上就湿了一片。

  “不会是尿了吧?”“可能是矿泉水。”围观市民议论着。

  这时,车门依然锁死。民警让高师傅继续开,开出一个缝后,再喷催泪剂。

  这次有了效果。

  零时6分许,车内一名男子打开后门跑了出来,和民警套近乎,自称是新乡的一名刑警,大家都是同行。但这个说法未得到核实。

  没过一分钟,司机和另一名乘客也放弃了抵抗。

  就在民警将3人带往派出所时,人群中突然走出一名中年男子,上前要拿车内的东西,被市民当成小偷给围住了。民警事后一了解,这人是司机叫来的朋友,刚才一直在外围看,没敢进来。

  场景7

  时间:18日零时20分

  司机酒精测试,未到醉酒程度

  在颍河路派出所内,民警对司机方某进行了酒精测试,酒精含量尚未达到醉酒驾驶的程度,只是酒后驾驶。于是,民警当场对方某处以暂扣驾照1个月、罚款500元、扣6分的处罚。

  据民警讲,司机方某说只是喝了一瓶啤酒。

  在此,民警提醒,司机遇到正规检查,一定要配合,以防止发生窒息意外。要是拒不配合被当成了逃犯,将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损害。

  颍河路派出所所长介绍,轿车内人员是因为害怕才不出来的,因没造成严重后果,最后仅对3人进行了批评教育。记者追问3人的身份,派出所说因3人的行为不是违法行为,所以不方便透露。

  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这3个人的行为到底属于什么性质,民警动用催泪剂恰当吗?派出所的处理适当吗?感兴趣的读者不妨给商报热线说道说道。

src=http://cn.ppzw.com/UploadFiles/200942010337877.jpg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车内人员已感受到催泪剂的厉害,用毛巾捂住嘴

src=http://cn.ppzw.com/UploadFiles/200942010354718.jpg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经过近3个小时僵持,车内人员终于出来“投降”

 

http://cn.ppzw.com/Advertiseme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