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临近创业板开启,泉企如何盘算

临近创业板开启,泉企如何盘算

作者:海都资讯网    转贴自:海峡都市报社    点击数:1895


N本报记者 康启荣
          
  筹备了10余年的创业板,终于有望在今年揭开神秘面纱。近日,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自今年5月1日起实施,但股票真正挂牌可能要等到8月份之后。
   
  创业板大幕开启,仍在准备、观望和等待上市的众多泉州中小企业,对此又该如何认识和把握良机?为此,本报邀请原泉州市上市办主任吕涌波、国泰君安证券福建投资部经理黄各金两位业界资深人士,解读创业板给泉企带来的机会。

门槛不是问题
   
  【背景】:随着创业板启动消息的传出,谁将是创业板上首家或首批挂牌企业,就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在一份网上热传、由《创业家》杂志开出的首批150强候选名单中,福建只有厦门联创微电子和莆田沃特体育入选。而来自泉州发改委的消息称,该部门3月份启动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泉州市共有42家企业有意冲击创业板,并且报送了相关材料。
   
  《老板周刊》:从其门槛来看,泉州企业冲击创业板,是否会有障碍?
   
  吕涌波:创业板的门槛并不算低,但是我认为,从规模或产值来看,这个门槛对泉州企业来说,绝对不是问题。像创业板的一种标准是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而目前,泉州市上亿元产值的企业就有800多家。算10%的比例就好,就有80多家企业是符合创业板的条件。
   
  主要的问题在于,涉及税收等敏感问题,大部分企业的实际利润情况并没有真实体现出来。而另一方面,目前制约泉州上市的,还是企业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问题。
   
  《老板周刊》:目前权威消息表明,创业板真正挂牌,可能要等到8月份以后。从时间上来看,泉州地区今年是否有企业可能亮相创业板?
   
  吕涌波:据省证监局掌握的信息,目前泉州有7家企业确定登陆创业板。事实上,不少企业一两年前就已经开始作准备。但是,去年以来资本市场形势并不是太好,所以,大部分企业都放缓了速度,目前还处于观望阶段。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发现泉州有些企业确实条件已经具备,不过,这些老板都表示,宁愿再把基础工作做得扎实一点,而不是急于半年或几个月的时间,其实这种心态是很好的,企业老板最忌讳的就是浮躁的心理。不过,泉州向来都是藏龙卧虎的地方,到时会不会突然冒出来,谁都说不准。
   
  黄各金:据我所了解,目前一直是有企业在申报,但是创业板的具体实施细则还没有出来,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我们有作过统计,全国符合创业板条件的企业有1.5万家。但是像美国的纳斯达克,是全球最成功的创业板,它的容量也只有5000多家企业。说这个的意思是,未来中国的创业板,上市企业的比例也不会太高,未来的竞争肯定会很激烈。所以,我觉得,泉州企业如果想上,也是要抓紧。

传统产业也有机会
  
  【背景】:创业板对企业提出了“两高六新”的要求。“两高”即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六新”则是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相关统计显示,在泉州市发改委统计到的42家有意冲击创业板企业中,纺织鞋服行业仅占5家,还有少数水暖、消防设备行业企业,最多的是来自电子、机械、通讯等三大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约占2/3强。
   
  《老板周刊》:有不少企业认为,创业板可能更喜欢高新技术类的企业,而泉州的企业大多是传统制造业的企业,会不会难以跟创业板对接上?
  
   吕涌波:这种认识误区确实存在。创业板的两大要求,即自主创新型和成长型。而传统产业,同样有它的创新模式。比如,传统企业引进了一些高科技,使用了新型材料,都可以算是创新型。举个例子来说,泉州的宏远纺织,其实化纤产业是非常老的了,但是,宏远纺织开发了竹纤维技术,这项技术既绿色环保,又有科技含量,它就符合了创业板自主创新的要求。再比如诺奇时装,它的连锁经营模式,在国内都是独创性的,同样也符合条件。
   
  另外,业界还有一个认识误区,认为泉州的企业都是传统产业,没有什么高新技术。其实,泉州的一些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产业,在国内的细分领域,都堪称全国的龙头。在新兴产业中,也有不少很优秀的,比如光伏电子,这是新能源,在泉州的发展势头也很好。

 

[NextPage]

 

资本市场的乘法效应
   
  【背景】:创业板的推出,是否会导致资本市场的资金分流?对此,权威人士给予了否定:因为创业板规模小、融资的额度也小,平均一个企业融资额度也就在一个亿左右。
   
  《老板周刊》:大多数企业上市融资的目的,是为后继发展注入资金。但是,创业板的融资规模也就在几千万到一两个亿之间。对此,会不会有一些企业,觉得融资额度太小,而不愿意选择创业板?
   
  黄各金:我觉得,这种情况肯定是存在的。很多泉州老板的观念一直难以改变,他们宁愿通过民间借贷、银行贷款等方式来获得融资,也不愿意出让股权融资。再加上创业板的融资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小,可能就会有一些企业看不上眼。
   
  但是,我觉得一旦确定要走资本市场这条路,老板就应该对资本市场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事实上,民间借贷也好,银行贷款也好,对企业的融资来说,应该都只是“加法效应”。而上市,才是“乘法效应”。像第一次融资,不要求多,主要是为了进入资本市场这个平台,今后可以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多次融资,这是其他融资方式难以相比的。而且,现在是创业板,今后成长起来了,也可以进入到主板。
   
  另外,企业要明白一点,上市解决的并不仅仅是融资的问题,更大的好处,还在于借助上市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企业后继不断注入活力。我们为企业服务时,也碰到不少观念转不过弯来的,我们就会从打造百年老店出发,跟企业老板深入探讨,很多情况下,企业老板也都能接受。   

做好两手准备
   
  【背景】:早在2007年底,在国内服装界以独创的连锁经营模式著称的诺奇时装,就着手启动股份制改革。而在当时,诺奇的目标就很明确,冀望他日登陆创业板。而随着创业板启动日程表的日益临近,诺奇也把上市时间表定在了明年。
   
  《老板周刊》:深交所的中小板,也很适合泉州的中小企业,而且从融资规模上来说,中小板可能会更有优势,现在又多了个创业板,泉州企业又该如何选择呢?
   
  吕涌波:我接触过很多老板,都提到这个问题。泉州之前在国内上市的企业,大多数也是在中小板,上海主板的很少。确实,中小板也很符合泉州企业的自身条件。在过去,大部分的企业,上市辅导、准备工作等也都是按中小板的目标来设置和规范的。而事实上,目前明确要走创业板的泉州企业,并不是太多,大部分是倾向于中小板。
   
  现在,多了个创业板出来,我觉得是给企业多了个机会,多了一个融资的平台。对企业来说,我觉得完全可以按照中小板的标准来规范,如果指标达得到,就争取上中小板。如果中小板排不上,还可以进入创业板。这是前有进步,后有退路。

http://cn.ppzw.com/ppz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