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08
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对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提高中西部地区校舍维修标准,国家财政安排32.5亿元帮助解决北方农村中小学取暖问题。国家助学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投入223亿元,地方财政也加大投入,资助学生超过2000万人;向中等职业学校中来自城市经济困难家庭和农村的学生提供助学金,每人每年1500元,惠及90%的在校生。
提高学生人均公用经费
促进教育公平。落实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把小学、初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到300元和500元。逐步解决农民工子女在输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增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补助。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
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免费
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今年先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做起。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引导高等学校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
120亿元提高教师待遇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提高1200万中小学教师待遇,中央财政为此将投入120亿元,地方财政也要增加投入。
“解放”学生
推进素质教育。加快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
实施全国校舍安全工程
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报告点评
学生公用经费有了全国统一底线
报告内容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把小学、初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到300元和500元。
权威解读 记者从教育部财务司了解到,之前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公用经费标准,但是缺少一个全国的统一标准。如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具体的数字,这就是一个底线,只许高不许低。根据去年年底发布的《2007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全国平均的小学公用经费为425元,安徽、江西、贵州和云南四省没有达到300元的标准。
教师绩效工资
不低于公务员标准
报告内容 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提高1200万中小学教师待遇,中央财政为此将投入120亿元,地方财政也要增加投入。
权威解读 2008年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标准。
今年年初,教育部下发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特别指出,不能把升学率作为教师绩效工资考核指标。在考核工作中要适当听取学生、家长及社区的意见。对于师德差的教师可以“一票否决”。
[NextPage]
就业
鼓励困难企业员工协商薪酬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20亿元资金。200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到农村基层服务和参军入伍,给予学费补偿和代偿助学贷款。鼓励和支持困难企业与员工协商薪酬,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技能培训等办法,尽量不裁员。
解读: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李滨生 协商薪酬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尤为重要。前段时间全国总工会一直在推行不裁员不减薪的方式,不裁员不减薪都需要协商,不协商员工会闹起来。企业不是能随意的想怎么减就怎么减,涨工资要协商,降工资更要协商。
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刘家强 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支持困难企业与员工协商薪酬”的提法,也是为了尽量不让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他认为,在困难的情况下,企业和员工相互理解,薪酬协商制度在劳动关系中一直是存在的,而协商意味着平等。(鲍颖 李立强)
连线北京 为民工储备10万岗位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相关人士表示,今年,该局发布了多项政策,将城镇促进就业政策向农村延伸。
今年起,企业招用北京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可享受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北京农村劳动力,还可申请免费参加技能培训等等。
相关人士表示,对于春节后陆续返京的外地农民工,今年北京各区县都要求提高了岗位储备量,现已为这些外地农民工储备了超过10万个岗位信息,各区县还将为他们举办专场招聘会。目前在京农民工约有369万人,其中20多万人还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岗位。
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北京市正在制定政策,以落实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3号文件,政策不久将对外公布。该政策的制定由市人事局牵头,市教委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将有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引导措施。(温薷 王佳琳)
关键词 社保
企业退休养老金年增10%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省级统筹。制定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要覆盖全国10%左右的县(市)。重点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灵活就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参保工作。
今明两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年增长10%左右。
中央财政拟投入社会保障资金2930亿元,比上年预计增加439亿元,增长17.6%。地方财政也要加大投入。
解读: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刘家强 目前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还没有定,但是中央的指导意见给出了一个原则,就是政府补贴、集体补助、个人缴费的原则,引导农民进行参保。
我们国家从1992年开始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简称“老农保”,和新农保的多重资金来源不同,老农保强调个人缴费,保障水平偏低,因此参保率也比较低。对于新农保的保险费率如何算,刘家强介绍说,因为国家还没出一个统一的细则,具体方案试点的各个地方都不一样。
刘家强告诉记者,四川省还在对此进行调研,目前需要的最大支持就是资金的来源要明确。据了解,北京、山西等地都在试点新农保。(鲍颖)
连线北京 居民养老无城乡界别
北京市劳动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北京市养老保险体系覆盖1022万人。但是,尚有两部分人群“缺位”:一部分是劳动年龄内无固定收入的大龄城镇居民,约有10万人;另一部分是超过劳动年龄的城乡女性居民(城镇51至59岁、农村56至59岁),约10万人。
自今年起,北京市将56岁至59岁的女性一次性纳入福利养老金制度,并在原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新农保”框架基础上新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将女55岁以下、男60岁以下的人员和已参加新农保的110多万人一起,纳入该制度中。这样一来,北京的养老保障已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并首次打破城乡界别,建立统筹城乡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温薷)
[NextPage]
人民日报:中央投资9080亿元用于保障民生
国内生产总值增幅
8%
蔡昉代表:这个目标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刘树成委员:正确把握调控的方向、重点、节奏和力度
“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8%这个目标是完全可以达到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代表认为,其实这个指标并不高。相对于我们前两年的GDP增长率来说,8%还是一个相对低点,如果再低于这个水平,就业问题就很难解决了。上世纪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我国GDP增长率低于8%,那个时候也正是我国就业最困难的一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树成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8%左右。这也是连续五年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这一数字。但与前4年相比,今年的8%在导向上有所不同。今年实现8%目标的难度很大,并不容易。因为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困难明显增加,难以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但是,我们还是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许多有利条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经过努力,8%这个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实际上,目前面临的困难正是实现GDP增长率8%的潜力所在。”蔡昉说,比如,我国经济以前过度依赖外需,现在正是从外需转向内需的好时机,我们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首先,投资需求将有所上升,4万亿投资一定会带动民间投资。更为重要的是扩大消费需求,现在关键是要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报告提出将加大社保、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和投资力度,这将提升居民的消费预期,提振居民的消费需求。
蔡昉认为,经济增长并不是唯一的目标,我们应该追求最有效益的经济增长,明确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就业。建议在经济增长目标中,增强就业导向性,投资结构以就业的最大化为目标。同样的投资和经济增长,选择不同的行业来支持,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我们研究发现,目前投资在制造业上并不能最大程度增加就业,应当多投资在服务业上。
刘树成说,今年为完成好GDP增长8%的目标,必须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把握调控的方向、重点、节奏和力度,增强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实好已出台和陆续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
城镇登记失业率
4.6%
蔡昉代表:要把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和扩大就业结合起来
孙云飞代表:解决农民工就业要“标本”兼治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是有登记失业率这个指标以来最高的水平,今年能够保证维持在这个水平以内。”蔡昉代表说,要把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和扩大就业结合起来,最大化地促进就业。要创造有利于就业的社会经济环境,实现充分就业目标,政府要履行促进就业的一系列公共职能。
他说,还应当看到,这个指标并没有统计农民工的失业情况。而在这一次金融危机中,恰恰是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的农民工失业情况最为严重。目前就业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民工的就业,否则农村消费难以提振,扩大内需就难以实现。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和稳定现有就业岗位。
“对于农民工就业问题应该‘标本’兼治。”安徽省阜阳市市长孙云飞代表说。
“长久来看,农民工问题必须治‘本’,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解决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根本之路。”孙云飞说。
孙云飞说,报告提出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解决农民工子女在输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圆了农民工心头最大的两个心愿。对于农民工返乡,应该辩证看待。通过有效的农民工培训,一大批农民工可以服务到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新兴工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线去。农村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得到缓解。
孙云飞说,“报告对于解决农民工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思路,确立了具体的措施。信心,就从这里来!”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
4%
王淑珍代表:4%目标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消费的现实水平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涨幅在4%左右,这个目标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消费的现实水平。既考虑了当前CPI下行走势,也考虑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山西省商务厅厅长王淑珍代表说,总理报告把今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确定为4%,这一预期目标,比去年预期目标低了0.8个百分点。
王淑珍分析,在去年下半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不断蔓延的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反应快、调整及时、措施得力,这些措施经过短短几个月的实施,已有明显效果。目前物价回落,为我国调整资源类价格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这也是缓和物价下行的动力。
为确保今年各项经济目标的完成,报告提出七方面的工作任务。今年,山西将努力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用两年时间再建设改造1万家农家店,基本覆盖全省80%的乡镇和行政村。保证市场所需商品不脱销、不断档,保质保量,保供应,促进物价水平的稳定。
政府投资
4万亿
杨庆育代表:四万亿投资是最大的信心
李亚代表:一揽子计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两年内政府投资4万亿元,极大地增强了地方的信心。”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代表说,在危机面前,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只要把握好机遇,重庆经济仍能保持“稳健前行”。
杨庆育说,中央财政支持重庆的投资,将主要用于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居民饮水安全、库坝等农业和水利设施建设;廉租房、危旧房、工矿棚户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村级文化、卫生服务设施等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
“在当前,投资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重庆的投资增幅将提速。”杨庆育说,从今年起至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均增速将从13%提高到25%。到2010年,重庆将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万亿元。
河南省许昌市市长李亚代表说,这一揽子计划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目前已经初步显现效果,经济出现逐步回暖迹象,企业的信心也明显提升。
李亚说,许昌市为配合两年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落实,2009年推出了“3816”计划,即瞄准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础要素3个目标,实施100个亿元以上项目,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0亿元。8个领域的建设基础性、关联性强,顺利实施后将有力拉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其成果必将更多地惠及群众。
“听取政府工作报告,更坚定了我们实施这一计划的信心,我们将与4万亿投资计划积极对接,争取更多更大的项目落户许昌,我们还要加强对资金使用、工程质量和后续建设方面的监管,确保计划真正落到实处。”李亚坚定地说。
[NextPage]
“三农”投入
7161亿
李昌平代表: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机制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州长李昌平代表说,总理报告提出,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三农”投入7161亿元,这对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将起到推动作用,“三农”发展迎来新的春天。扩内需、保增长,最大潜力在农村。只有农业稳定发展,才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李昌平说,甘孜州通过实施农业科技年活动,让农业科研成果落地高原藏区,已培育发展出得荣树椒等12种特有农产品,直接使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去年全州粮食总产量达19.08万吨,农业总产值增长37.5%。这里面,农业科技贡献率近40%。但当前农业农村建设欠账太多。有些农作物品种单一、土地贫瘠,产量低。一亩地一年产青稞不足300斤。李昌平建议,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机制,整合各种资金,集中建设一批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农业基础设施。
今年中央投资
9080亿
李明代表:应对危机和改善民生同样能相互促进
今年中央政府投资总额9080亿元,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工程建设等方面。“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民生报告。”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铜陵市市长李明说。
“发展民生工程,就是要深入了解群众最头疼的问题,把具体问题解决到位。”李明说,“群众看病难,铜陵市就实行‘城乡医疗服务’均等化,将市医院的医生和街道、村镇的医生结对,定期让名医和专家到街道、村镇卫生室给群众看病并形成制度。城市居民行路难、停车难,政府就出钱打通断头路和丁字路,兴建停车场,让广大居民‘行得通畅,停得方便’。扩大内需,农村潜力很大。农民怎么才愿意掏出口袋里的钱呢?一句话,得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李明说,“报告提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范围,解决农民工就业和子女上学问题,这都是在消除农民的顾虑。应对危机和改善民生同样能相互促进,所以危机打‘喷嚏’,千万别让民生‘感冒’。”
“下乡”补贴
400亿
谢开华代表:“家电下乡”服务要跟上
潘雪红代表:扩大家电下乡的品种范围
报告提出,做好“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工作,把中央财政的400亿元补贴资金用好用活,使企业增加销售、农民得到实惠。 四川省商务厅厅长谢开华代表说,家电下乡深受农村群众欢迎。但由于农村地域辽阔,交通条件参差不齐,不少农民对家电下乡的基本政策和相关规定了解不具体,在少数地方出现了农民买不到真正中标企业的产品、买了家电拿不到补助款、影响购买积极性等问题。
谢开华代表建议,政府的服务要跟上,对假冒伪劣产品要严厉打击,该发的补助要及时到位,有关部门要督促售后服务及时跟上。另外,一定要加大对家电下乡的宣传力度,宣传工作要进村入户,尤其要落实到边远山村,让绝大多数购买者成为家电下乡的“明白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县长潘雪红代表认为,家电下乡是刺激消费需求的一个有力举措。今年2月13日,我们灵山县的家电下乡活动正式启动,仅一个乡镇当天的销售额就达2万多元。老百姓是真心欢迎这项政策。
潘雪红建议,可以在目前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家电下乡的品种范围,尽量把与农村生活紧密相关的家电都包含进去,让更多家庭能够受惠。
(本组稿件由人民日报报记者杜海涛、刘裕国、王小光、欧阳洁、钱伟、朱磊、左娅、曲昌荣、鲍丹、庞革平、田丰、余荣华采写)
http://cn.ppzw.com/artic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