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7日,在日本北海道洞爷湖,参加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的领导人在竹子装饰前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首相布朗、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美国总统布什、加拿大总理哈珀、法国总统萨科齐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 新华社发
G8现有框架难以适应新兴大国的崛起
根据英国全球经济媒体的观点,当今世界已进入富国和强国时代,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在东亚的表现,表明旧的“大西洋”时代已经结束,新的“太平洋”时代开始。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到2025~2030年,世界上最大的4个经济体中将有3个来自亚洲。届时,中国、美国、印度和日本将位于世界联盟的顶端。
随着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的崛起,国际格局多极化进程明显加快。然而,西方大国一方面企图将新兴大国纳入国际体系,借助“国际责任”与国际规则限定新兴大国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又不愿与新兴大国分权,力图继续维持西方的主导地位。
西方对新兴大国片面强调“分担责任”,刻意回避“分享权力”,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在G8(八国集团)构成及其“扩编”问题上有明显反映:G8虽于2007年正式确立“G8+5”机制,但仍以G8前身即西方七国构成的G7为决策核心,俄罗斯处于边缘地位,而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5国则仅为“对话国”,与G8成员国处于不平等地位。
由于发展中五大国参与G8严重受限,导致G8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难有作为。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的负责人认为,传统的G8体系已不具备解决全球重大问题的实力和财力,在许多问题上有必要让更多国家参与。
2008年,G8首脑会议未就非洲发展、气候变化、世界经济、能源和粮食安全、贸易、金融体系发展等当前全球面临的主要问题取得突破。对此,日本共同社发表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仅靠G8已根本无法解决上述问题,而G8框架本身也开始呈现“制度性疲劳”。共同社还预言,“也许到2011年G8峰会在法国进入第六个轮回时,G8框架就可能将发生重大变化”。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使G8独木难支
经济全球化使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加大,许多问题跨越国界,成为“地球村”共同面临的挑战。当今世界,传统安全威胁尚未消除,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却日益严重。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资源和能源供应紧张、气候变化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多挑战,让G8根本无法独自应对。同时,世界多极化也使G8在代表性和合法性等方面不断受到质疑。
舆论认为,G8注定将向新兴强国开放。中国如今是排在美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如果中国不参与G8会议,如何谈论经济和环境挑战?如果仅俄罗斯一个石油生产国出席会议,如何解决石油成本问题?在解决全球变暖、油价上涨、粮食危机等问题上,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国家的参与不可缺少,仅靠G8成员国难以解决。
G2?G11?G13?G16?G20?
早在2004年,英国就有了一项关于重组G7的提议。提议者建议由美国、欧盟、中国和日本组成四国集团取代G7,将G7的职责交给四国集团和一个15国委员会,由后者制定更加广泛的全球日程,这样“在解决财政监督、债权国与债务国关系等问题时将会更加有效”。
最近,美国权威的“全球不安全因素应对计划”专门小组发表报告,建议G8吸纳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以更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稳定等全球性挑战。报告认为G8已经过时,若无新兴大国的参与,几个传统大国无法就全球性问题提出持续有效的解决办法。报告建议G8吸纳巴西、中国、印度、南非、印尼、土耳其、埃及和尼日利亚等国,从而变成16国集团。
2008年,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伯格斯滕提出,由美国和中国组成两国集团(G2)即所谓的“中美国”,共享全球经济领导权,并使中国“部分取代”欧洲的地位。
有人则建议G8剔除名不副实的加拿大,将中国和印度直接纳入进来,“非如此则无国际代表性,几乎不足以解决任何国际性政治经济问题”。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认为,G8应吸收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南非加入,将G8扩大为G13。俄罗斯则主张G8扩大成G11,中国、巴西和印度应该加入。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称,世行正寻求推动G8扩大规模,使其能够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沙特和南非这6个新兴经济体。佐利克表示,G8加上这6个国家共占全球GDP的62%,六国的加入将有助于G8对重大经济问题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2008年,法国总统萨科齐明确提出将G8扩大到13国,接纳已成为“外延组织”成员的五国,因为G8峰会“要创造具体成果,而不应只是议论一番”。萨科齐的提议得到英国首相布朗的支持。他们主张将G8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两国自身利益。因为美国和日本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一直在G8中占据主导地位,若中印等国加入进来,必然会削弱美日两国的影响力,这对英法两国来说未必是件坏事。
德国也对G8未来有自己的看法,并由外长施泰因迈尔主持起草了G8改革计划。据悉,德国建议由现在的G8形式过渡到G8+8形式,即再增加8个国家。施泰因迈尔的改革计划提议吸纳中国、印度、巴西、埃及和南非加入G8,另外3个国家则由现有成员国视G8峰会议题临时商定。施泰因迈尔推荐,下届峰会吸纳土耳其加入,另外两国则应是某个经济持续增长的亚洲国家和某个阿拉伯国家。该计划建议,除根据峰会议题扩大成员国数量外,还应邀请世界主要能源生产国、运输国和消费国首脑参与。德国认为,G8改革应立即开始,最好就在今年意大利贝卢斯科尼政府主持G8峰会之际进行。
此外,由于美国、日本和欧盟自二战以来首次同步陷入经济衰退,今年2月在罗马举行的G7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与会财经高官认为,G7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在下降,世界经济新格局今后可能更多由二十国集团(G20)来主导。
加拿大前总理保罗·马丁也认为,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G20更能反映全球经济的实际情况,因此今后G20金融高官会议将取代G7会议,成为制定国际金融政策的新主导。
看来,G8的改革只是迟与早的问题,至于它要改成什么样子,就要看各种力量如何较量和妥协了。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张茂荣)
http://cn.ppzw.com/ppzt.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