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成品油供应趋宽松 中石化筹备3月份出口
国内成品油供应正由偏紧转向宽松。记者获悉,近日中石化总部下发通知,要求高桥石化、湛江东兴、镇海炼化、广州石化、茂名石化、海南炼化、金陵石化和青岛炼化等八家企业做好3月出口成品油准备,其中多以柴油为主,但具体数量尚未落实。
据中石化一家炼厂透露,计划出口的成品油多是来料加工形式,实际出口如未完成计划数量的将转为内贸使用。
大宗商品信息提供商易贸资讯认为,近年来中国为保证国内成品油供应,控制成品油出口,因此,安排多家炼厂集中出口的情况实属少见。这从侧面显示国内成品油供需开始发生变化,从此前的偏紧转为充裕状态。
去年四季度以来,成品油消费逐渐萎缩,库存较高。今年1月,成品油进口量明显减少。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1月份出口成品油113万吨,同比减少6.5%;1月份进口成品油239万吨,同比减少26.2%。1月份出口原油45万吨,同比增长156%;1月份进口原油1282万吨,同比减少8.0%。
中投证券分析师芮定坤对本报记者说,中石化此举应该是一个成品油供应宽松的风向标,中石化今后两年可能还会出口,但是量不会很大,国内成品油消费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
中国总体能源利用效率33% 去年能源消费总量增4%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巡视员陈世海26日介绍说,目前我国的总体能源利用效率为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从能源消费来看,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每万元GDP能耗从1990年的2.68吨标准煤下降到2007年的1.06吨标准煤,降幅超过60%。从能源生产来看,2007年我国平均每千瓦时发电煤耗为357克,较之十五期间下降了20克左右。 陈世海表示,当前我国总体节能降耗仍然具有较大潜力。目前,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倍-3倍。
据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 国家统计局26日发布的2008年统计公报显示,据初步测算,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28.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0%。
http://cn.ppzw.com/ppzt.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