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或今日出齐
权威人士透露,有色金属产业振兴规划和物流产业振兴规划有望今日出炉
昨日,权威人士向记者透露,有色金属产业振兴规划和物流产业振兴规划有望今日出炉。至此,国家确定的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物流这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全部出齐。此前传出的能源、房地产等行业将被列入产业振兴规划的消息,未有结果。
据了解,有色金属产业规划除国家已经实行的对金属产品收储和大企业直供电等支持措施外,将着重对企业联合重组做出重点阐述和安排,对相关金属产品的进出口关税政策作出调整。
参与规划讨论的专家告诉记者,规划提出鼓励大型企业以多种方式进行重组,力争形成3至5个具有实力的综合性有色金属企业集团,使铜、铝、铅、锌骨干企业的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由目前的70%、55%和40%,提高到2011年的90%、70%和60%,而有色金属业中的央企中铝、中国有色、五矿集团将成为重点支持对象。其中在铜业方面,将抓紧推进中铝公司、江西铜业、铜陵有色、金川集团等主要铜企业之间的重组,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参与境外资源开发的综合实力。铝业方面将以中铝公司为核心,通过重组提升集中度。鼓励重点铝生产地区如河南、山西、广西等进行联合重组,合理配置资源。
此外,在铅锌方面,鼓励中南和西南地区重点骨干铅锌企业推进区域内联合重组,支持中金岭南、广西有色金属集团、云南冶金集团、湖南有色控股集团等分别整合区域内的铅锌企业组建大企业集团。
目前国内有色金属行业中铜业是一个难点,国家有意组建一家专业的大型铜业集团,也包括地方骨干企业在内。但是如何设立这个平台还要看国务院的口径和安排,目前中铝已完成中国铜业公司的注册,对公司的铜矿和冶炼及加工等优质资产进行整合,是以中铝为主还是另起炉灶就要看决策层的态度。该专家说。
另据了解,行业企业建议降低电价的要求未被采纳,而是对高精铜管类、高精铜板带类、高档铝箔类、高档铝型材类、高档铝板带类的平均出口退税率由5%提高到13%,对能够以国内生产的产品顶替进口产品的深加工产品可提高到17%,以前没有给予出口退税的铝合金型材的出口退税率则提高到5%。
备受关注的物流产业振兴政策终于在最后时刻挤入十大产业规划中,上海证券报记者昨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此次规划重点突出对物流园布局的规划,全国共划分七大物流区,分别是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华北物流区,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东北区,以青岛为中心的山东半岛区,长三角区,珠三角区,以厦门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区和以武汉、郑州为中心的中部物流区。
根据上海证券报获得的一份业界流传的此次规划提纲显示,物流业将重点发展九大工程,分别是多式联运与转运设施工程、物流园区工程、城市配送工程、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工程、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工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物流科技攻关工程和应急物流工程。(上海证券报)
[NextPage]
物流产业振兴规划呼之欲出 十大企业建言献策
记者昨从权威渠道获悉,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的《物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呼之欲出。中远、中外运、中储、中邮、中铁集装箱、中铁现代等10家物流企业参与建言。并且,相关协会还就整个物流产业的财政、税收、交通、融资、土地、产业安全等问题提出了10条政策建议。
如果顺利的话,规划很快就会出来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一位权威人士向上海证券报表示。据透露,物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与此前拟定的《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已合二为一,大体框架没有大的改动。
去年初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陆江曾透露,《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已经拟定完毕将出台,政府有关部门将加大对物流业的政策支持。
据悉,当时拟定的物流业发展规划,已涉及重点支持农业和农村物流等的优惠政策。具体包括:鼓励制造企业分离外包物流业务,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实施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强做大;加强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推进物流业技术创新;深化区域物流合作,促进物流集聚区加快发展;贯彻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农业和农村物流,大宗生产资料物流和生活消费品物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多关注食品、药品物流,危险化学品物流、回收物流和应急物流等涉及民生和社会安全的物流问题等。
考虑到当前经济困难,合并后拟定的物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会增加一些针对性。相关人士分析说。
就在本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何黎明参加了国家发改委物流企业座谈会,并就财政、税收、交通、融资、土地、产业安全等问题,提出10条政策建议。
中远、中外运、中储、中邮、中铁集装箱、中铁现代、顺丰速运、大田、德利得、北京空港等10家物流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建言。国家发改委对此表示,将把企业反映的当前物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向国务院领导报告,争取列入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记者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了解到,受到经济下滑影响,200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89万亿元,同比增长19.5%,增速回落了6.7个百分点。(上海证券报)
运输与物流业振兴规划今日过会
昨日,早报记者获悉,运输与物流规划将于今日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此前,本报曾经报道,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民航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共同组成的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已经在北京召开,会议重点讨论了此次运输物流振兴规划草案的拟定。
而昨日,一位国有物流企业高层告诉早报记者,就在本周一,国务院曾经指示发改委牵头,召集各大物流企业开会,听取企业意见。
虽然目前有关于运输与物流振兴规划的具体内容尚未公布,但是业内纷纷认为,此次振兴规划应该会从三大方面来进行规划。第一是可能将仓储、配送企业的营业税率统一降至3%。在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有关人士在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上曾经透露,目前仓储、配送业等物流企业营业税的税率为5%以上,而目前仓储企业毛利率已经降到3%~5%,运输企业只有1%~3%。因此有可能出台相关政策将仓储、配送等各个物流环节的营业税税率与运输业统一,调低为3%。
第二是要扩大营业税差额增收范围。此前,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改委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自从2006年起开始开展物流企业的税收试点,已有400家企业享受了营业税差额纳税政策的好处。业内人士表示。所谓差额纳税是指物流企业母公司实施征收营业税后,其子公司参与的有关运输及仓储等业务不再进行征收营业税,同样企业外包出去的运输及仓储业务在计征营业税的营业额时,可以扣除这部分外包支出费用。
最后,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振兴规划应该还会对我国物流园区布局进行合理规划。该人士认为,省级以下政府偏重地方发展,造成同一地区或小区域范围内多个园区存在,同时各地政府出台不同的优惠政策,造成相关资源的浪费。(东方早报 汪蕊)
[NextPage]
各物流环节营业税税率统一调低为3%
一位权威人士昨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第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最终将花落运输物流业。如无意外,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于本周出台。
国家发改委于23日召开物流企业座谈会,就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企业经营情况、应对措施,物流业发展政策建议等方面,与相关协会和重点企业进行了讨论。
目前,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已拟定完毕。国家发改委在对具体条款讨论敲定后,将于近日提交国务院审议。
与其它九大振兴规划涉及的行业相比,物流业虽然产业规模较小,但它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支撑了现代经济的发展。2008年,我国物流总额同比回落8.1%,不少物流企业利润下滑幅度达到20%或30%。国家希望通过出台调整振兴规划,避免物流业受到经济危机的过分冲击,同时对制造业提供带动、支撑和联动作用。该权威人士表示。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振兴规划有望对物流企业税率进行调整。比如将各物流环节营业税税率统一调低为3%。同时扩大营业税差额征收范围,物流企业母公司在征收营业税后,子公司参与的运输、仓储等业务不再征收营业税。对企业外包出去的物流业务,在计征营业税时可予以扣除。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认为,目前物流业中,仓储和配送环节的营业税率为5%以上,运输环节则为3%。而仓储等环节的利润率已经低于运输,因此物流业存在税负不公平现象。
其次是重复纳税也很严重,很多物流企业将各个业务环节整合总包,但营业税是按环节分别纳税,同时对总包商按总款纳税。此外,当前物流企业的过路、过桥费负担也较为沉重。(中国证券报 韩晓东)
汽车振兴规划细则曝光 鼓励四大四小兼并重组
期待已久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下称《细则》)已经出台并下发到各大汽车企业。昨日,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细则》涉及八大项内容。如完善企业兼并重组、鼓励采购自主品牌、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小排量汽车、鼓励汽车零部件国产化等。
大车企由14家减至10家以内
昨日,上海证券报了解到,《细则》已由国务院下发。知情人士透露,各大汽车企业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已经赴京领回《细则》。
在八项内容中,最引人注意的是鼓励兼并重组。《细则》指出,拟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家至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出4家至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
《细则》明确规定了鼓励兼并重组企业的名单。其中,鼓励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长安汽车集团(总称四大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兼并重组,支持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奇瑞汽车、中国重汽(总称四小集团)实施区域兼并重组。
按照这一规划,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长安汽车集团将进入快跑通道,争夺2家至3家产销超200万辆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名额。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8年,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共计销售457万多辆,约占全国汽车总销量48.7%,市场份额比2007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分别销售了172.065万辆、153.2923万辆、132.0606万辆。
在8家被鼓励兼并重组的企业中,有4家基本实现整体上市,其中上汽集团、长安汽车集团在内地上市,东风汽车集团在香港上市,中国重汽同时在内地和香港上市。
[NextPage]
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品牌比例
自主品牌发展被提到一个重要高度。知情人士透露,政府将提高自主品牌汽车的采购力度。但其并未透露具体的采购比例。
按照规划,未来自主品牌乘用车在国内市场份额将升至40%以上,其中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份额达到30%。此外,鼓励自主品牌汽车出口,未来自主品牌汽车出口约占销量的10%。
采购自主品牌汽车将促进自主品牌汽车的销量。太平洋证券汽车分析师谈际佳指出,近年来,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缓慢提升,2006年、2007年、2008分别约为24%、24.8%和26%。
奇瑞汽车总经理助理金弋波对此表示欢迎,与其出钱资助汽车企业,不如给市场。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政府加大自主品牌汽车的采购力度,一方面与刺激内需的政策相吻合,另一方面将有利促进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
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
此外,《细则》明确指出,产品结构调整以节能减排为主导,重点支持低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2009年至2011年,力争电动车的年产能达到5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乘用车总销量的5%;在政府采购时,将优先采购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此外,排量1.5升以下乘用车的市场份额拟达到40%,其中1.0升以下的小排量车达到15%;重型载货车占载货车的比重超过25%。
此外,今年有望取消一些不利于汽车发展的规定,如牌照注册数量、车型限制、各种区域市场保护措施、外地汽车进城收费等。《细则》出台旨在推进中国汽车业的稳定发展,即力争2009年汽车产销量超过1000万辆,2009年至2011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0%。(上海证券报)
http://cn.ppzw.com/ppzt.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