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久久王打通员工晋升通道

久久王打通员工晋升通道

作者:海都资讯网    转贴自:海峡都市报社    点击数:2907


N本报记者 陆烨垭

    今年年初,福建久久王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悄然新增了一个职位———“专职员工发展主管”。想法从公司HR总监吴学军的最初提出,到所有高层的一致通过,只花了一周时间。

    纵观泉州企业界,目前专门设有“员工发展部”的企业,只有特步(中国)有限公司。而安踏、九牧王等企业则是把“员工发展”直接纳入到“培训发展部”下。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员工发展”还是个新鲜而超前的领域。

    那么,究竟“员工发展部”和“员工发展主管”是干啥的?他们真的可以在金融危机之下,让企业顺利实施人才保障计划吗?

  让人才空降比例 从90%降至20%

    根据久久王公司决定,公司新增的“专职员工发展主管”,由有着三年人力资源工作经验的孙燕清来担任,同时,公司员工发展系统也随之上马。

    “这一职位,对我而言,是新鲜而富有挑战的。”孙燕清说,这是公司新一轮发展的产物,从最初的家族企业管理,到2004年打造终端品牌,到如今迎来的二次创业阶段,都需要过硬的人才队伍来支撑。

    新增的这个岗位到底有啥好处呢?吴学军举了个例子:公司后勤主管小张,尽管他对生产、销售领域很感兴趣,但是按照公司以往的框架,他就只能做后勤这个领域的工作,其他领域基本别想。但是,员工发展系统实施后,小张只要知识能力和相应领域相互匹配,就有机会跨越到其他领域发展。

    员工能力和工作的匹配度,这就是“员工发展主管”的岗位职责。这是一个全员参与、动态的评估判断、不断补充和调整的过程。具体来说,包括三大方面:一是对新员工从入职、试用、正式工作建立动态的个人发展档案,并全程跟踪,同时把员工的现状与岗位胜任能力标准相比较,对差异制定培训计划并实施;二是每季度对老员工进行一次全面梳理,重新评估其岗位胜任能力,针对差异确定培训计划并实施;三是在前两方面的基础上,筛选、确定出企业重点培养对象,为员工晋升量身制定拟晋升岗位的相关培训,做好晋升前的知识和技能储备。简而言之,就是“让企业更了解员工,让员工更了解自己”。

    之所以会开设这一岗位,吴学军坦言,这几年,公司快速发展所依靠的人才90%依靠空降,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快速提升公司的人才结构,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对于老员工而言,始终看不到个人在企业的发展希望,一有机会容易跳槽,加上空降兵容易水土不服,这就易导致员工流动率大,忠诚度偏低。

    因此,从今年初开始,公司决定,人才空降比例将控制在20%以内,另外80%全部内部提拔。“通过设立员工发展体系,从而让公司的培训更有针对性,让员工更有发展感和晋升感。”吴学军说,员工发展这块工作,并不是单独由员工发展主管来完成,而是各个部门主管和员工一起配合完成,最终就是要让员工和企业一起成长。

    此举在公司一公布,员工们都大为称快。“一方面有利于激发我们的工作潜能,更好地表现自己;另一方面,这让我们对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更充满信心。”公司后勤主管小张说。

 

[NextPage]

 

  关注员工发展 企业才能发展

    虽然“员工发展”第一次进入久久王员工的视野,但是这几年,对于管理走在泉州前列的企业,比如安踏、特步、九牧王等公司,无一不把员工发展作为HR的重点领域在实施。目前,特步公司专门设立了五人编制的“员工发展部”;而安踏、九牧王等公司则把“员工发展”工作纳入到“培训发展部”旗下。

    “员工发展,这是HR的一个高端模块,主要关注员工的能力素质模型和职业生涯规划领域。”特步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王志瑜说,之所以单独成立部门,也正是看着这一领域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企业而言,员工发展部能根据公司三年的发展战略和员工的岗位评价,筛选出哪些是企业战略实施的核心人才。在过程中,通过培训、晋升等举措,让这些核心人才的发展能够支撑和匹配企业战略的发展;对于员工而言,他们能更明白在企业中的晋升通道,知道学习和前进的方向,目标感和归属感都更强。

    比如,人事专员一开始接触的是人事档案收集、整理和员工的调动等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可以去做招聘工作,随着其不断学习招聘的技巧、招聘资源的整合和项目跟进等知识,慢慢成为专业精英,并被提拔为招聘主管或者经理。这时候,他的晋升轨迹就是:人事专员———HR专业精英———人事主管或者某个专业模块的经理———HR总监。“毋庸置疑,企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员工发展的基础上。”王志瑜说。

    安踏公司HR总监杨勇也坦言,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管理不断规范化之时,就特别需要专业化的HR管理来提升企业战略的实施。安踏公司的“培训发展部”,是在2007年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单独设立,重点关注员工的培训、发展和晋升。

    “但是,专业化也就意味着高成本,对于大多中小企业来说,HR发展还不完善,还没有到足以支撑这一体系的建设,因此,切不可盲目跟风。”杨勇建议说。

http://cn.ppzw.com/ppz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