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品牌之殇:蒙牛还有多少连环劫?

品牌之殇:蒙牛还有多少连环劫?

作者:马文瑞    转贴自:全球品牌网    点击数:842



  自去年三聚氰胺事件将中国乳业巨头蒙牛拉下水后,有关蒙牛的负面新闻就不断跳入人们视线。由三聚氰胺事件引发的蒙牛产品销量大减,同时香港股价的大跌,导致国外资本大鳄低价抄底蒙牛股份,让蒙牛集团的控股权差点落入他人之手,紧接着特仑苏OMP致癌事件又将蒙牛惟一幸存的高端产品也拉下被国人质疑的漩涡。蒙牛在短短的时间内,可谓是“劫劫不断”。
 
  虽然,最新消息国家相关部门对添加了OMP的蒙牛特仑苏牛奶研讨后认为,这一产品没有健康危害,但OMP不是现行国家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食品原料,蒙牛公司进口并使用OMP没有事先申请批准,并擅自夸大宣传产品功能,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
 
  从产品含有三聚氰胺物质到违规添加OMP原料,随之而来的是产品销量急剧萎缩,股价暴跌。蒙牛的品牌形象也再一次遭到公众质疑。这家扛起中国乳业大旗的领头羊,在危机降临时,也难幸免。不仅反映出国内品牌企业内在根基的不扎实,而且也使品牌企业在公众消费中信誉、诚信形象的日落千丈。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后,有关乳业方面的品牌折戟案例集体爆发,虽然事后各品牌企业都在产品质量方面大做文章,以向公众示好。但新年之后,多美滋、蒙牛相继爆出的产品问题,再次让公众对乳业品牌的信心石沉大海。
 
  蒙牛特仑苏产品虽然最终被认为产品添加OMP对消费者健康无危害。但从其违规添加原料的行为,及夸大产品功效的宣传行为而言,蒙牛及其他品牌企业给人留下的深思太多。
 
  三鹿集团的轰然倒塌,揭示了企业经营诚信、踏实、严谨、负责的重要性。蒙牛违规添加OMP原料的行为,表明企业仅认识到企业诚信、踏实、严谨、负责的重要性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具体的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有效执行。
 
  无论是三聚氰胺事件后各乳业企业在产品生产流程方面的强化宣传,还是蒙牛在特仑苏产品上的夸大宣传,都说明公众遭遇伤害的根源是企业在产品诉求包装方面的不诚信、不严谨、不负责行为误导的结果。为了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单品利润,企业在宣传方面的完美诉求,让太多消费者轻信了看似完美的广告画面,却未能真正了解一个实实在在的产品。只有当完美宣传与问题产品相提并论的时候,企业和消费者才同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这难道不是一个富有戏剧性的结局吗?
 
  回想当初关于蒙牛成长史辉煌的战绩,有关其“领头羊”相关的论著,可谓数不胜数。结果呢?公众在光芒四射的蒙牛品牌光环下,感受者三聚氰胺和OMP的味道;在众望所归的民族品牌面前,品食被欺骗、被误导的恶果。
 
  也许,蒙牛未曾预料红红火火的2008年会成为其劫难来临的起点,与之前企业风光无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产品销量剧减,控股权危机尽显,公众形象急剧恶化,负面报道接踵而至,危机公关难度骤增……这显然不是蒙牛想要的!但出现如此始料不及的危害,又何尝是公众想要的呢?
 
  从辩证学的角度看,蒙牛之所以在短时间内,会产生众多毁灭性的负面恶果,与其之前过于看重外在形象、极端成果总结、领导人魅力过分夸大、企业私欲快速膨胀不无关系。到书店globrand.com看看,单就论述蒙牛成长奇迹及其领导人传记的大部头随处可见就能说明很多问题。一个喜欢被众多媒体或他人著书立说的企业,显然很注重外界对其的评价,也很在意被外界恭维、吹捧的自我满足感。
 
  企业在短时间内取得辉煌的成就,确实值得关注,但企业就此而止步不前或者太重视既有成绩的外在表现,必然会使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因快速扩张存在的细节问题产生麻痹之意,在企业内在管理系统的完善与细化方面产生轻视和偏见,与创业之初的谨慎、谦虚心态日渐背离,和创业之处消费客户的关系逐渐疏远。过度亲近社会给企业授予的荣誉和光环,过度在意媒体对企业正面形象和业绩的宣传与包装,最终必然使企业迷失自我,丧失了原本清醒的方向。
 
  在国内特殊的一切以领导人意识马首是瞻的管理模式下,企业很容易随着领导人的个人私欲(荣誉、头衔)膨胀,而走入危险的境地。特别是,企业领导人不断在各种论坛、电视节目、年会抛头露面的宣扬自己成功史绩时,企业的自大形象也就达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此时,企业内部存在的细节问题,也在企业全员上下麻痹大意的喜庆环境下发酵。若企业领导人不能意识到“物极必反”的道理,那么企业“喜极必悲”的劫难也将随时降临。
 
  “福兮祸所伏”的道理,无论是对企业,还是个人都有一定的借鉴。蒙牛辉煌的过去,给人留下不少值得学习的经验,但接连不断的飞来“横祸”,后人又将如何评价这个昔日辉煌的品牌呢?
 
 

http://www.ppzw.com/qyml/p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