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伊利和蒙牛是如何通过竞争获得双赢的?

伊利和蒙牛是如何通过竞争获得双赢的?

作者:李秀芩    转贴自:新华网    点击数:5127


    自1999年7月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同居呼和浩特市的伊利和蒙牛这两家乳品企业,便不可避免地展开了从奶源到营销到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激烈竞争。竞争没有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反而带来了双赢的喜人格局。这一现象引起不少政界、企业界人士的注意,他们认为,面对入世以后的严峻挑战,国内更多企业应走出地方企业的局限,及早接受国内市场的竞争考验。

    竞争让奶农偷乐

    蒙牛的竞争力来自于其成功地进行了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探索。公司在与中国营养协会联合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后,没有按照惯例投巨资上厂房、引设备,而是着力通过蒙牛向伊利学习,做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蒙牛转转、回家看看等富有远见和创意的广告宣传塑造了独特的蒙牛品牌,然后以品牌和技术优势,以托管、承包、租赁、委托生产等联合的办法,把区内外8个中小型乳品企业变为自己的生产车间,盘活了7.8亿元资产,经营了冰淇淋、液体奶、粉状奶3个系列40多个品种的产品,使蒙牛产品很快打入全国市场,1999当年销售收入达到4365万元。紧接着蒙牛杀一个回马枪,选择呼市和林县盛乐经济园区,高起点建起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液体奶生产线和冰淇淋生产车间,形成冰淇淋和液体无菌奶各10万吨的加工能力。

    横空出世的蒙牛,一下子改变了内蒙古乳业伊利独领风骚的局面。最早尝到竞争甜果的是呼市的奶牛户。呼市郊区章盖营乡章盖营村奶牛专业户牛双柱回忆说,1999年底,全乡24个伊利奶站中出现了一个蒙牛奶站,便使全乡养牛业活力大增,年初还在愁牛奶销路的奶农一下子牛起来,产多少销多少,而且价格稳定。据了解,过去伊利收奶多以流动收奶车收购为主,有时限量收购,加上一些收奶二道贩子借口以质论价,每公斤价格最低压到过0.28元,最高折扣率达47%,由此出现了一些奶户鲜奶被倒、养牛赔本的事情。蒙牛出现后,尽管双方在争夺奶源方面出现了一些摩擦,但竞争的主流是良性的。蒙牛出台了收奶三不干:凡是伊利等大企业有奶站的地方蒙牛不干(不建奶站);凡是非奶站牛奶,蒙牛不干(不收);凡是跟伊利收购标准不一致的事,蒙牛不干。伊利也将着力点放在了建设高标准的奶站和养殖小区上。去年,伊利和蒙牛分别给农民发放购牛贴息贷款6000万元和2500万元,专门用于帮助农民购买奶牛。伊利出资4000万元,在呼市农村新建奶站116个,使自己的奶站增加到190个,蒙牛也新建了40个奶站。

    竞争的最终结果是养奶牛户的利益得到了保证,企业与奶户的关系由松散变紧密;奶源更稳,奶质更高,收奶市场更加有序,二道贩子基本退出了奶源市场,呼市的奶牛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呼市原奶的收购价由原来的1.4元/公斤涨到1.76元。农民养两头奶牛,年纯收入可上1万元。全市奶牛存栏超过13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63%,鲜奶总产量突破23万吨,比上年增长52%,是全国平均增幅的6倍多,居全国各大中城市之首。奶牛业已成了呼市农村的第一支柱产业。

    竞争促企业疯长

    竞争一头巩固了奶源基地,另一头拓展了市场。1999年,蒙牛率先进军深圳市场,几乎是一夜之间,蒙牛推销员的足迹遍及深圳各个小区、各种商店。整箱批发,零卖,主随客便,蒙牛试饮的摊点更是随处可见,并抢先在深圳市场喊出了来自大草原的概念。

[NextPage]


    不甘落后的伊利紧随其后逐鹿包括深圳、广州在内的珠三角地区。去年一年,伊利在珠三角地区投放的广告费用达到500万元。珠三角地区是全国除北京、上海外第三大日销量达到10万箱的纯奶消费市场,目前伊利和蒙牛已各占据了这里1/3的纯奶市场份额。同时,在北京、上海、天津、乌鲁木齐、拉萨等上百个大中城市,伊利和蒙牛的代理商、直销商都展开了同城竞争,同场(商场)竞技。不少销售员和消费者用卖疯了来形容伊利和蒙牛的热销局面。目前,伊利系列产品已占据了上海乳业市场的1/10,而在北京、乌鲁木齐等地的市场上,蒙牛的销售额已悄悄超过了伊利。

    统计资料表明,最近3年内,伊利和蒙牛的销售额和利税均快速增长。伊利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平均每年递增速度超过70%,今年截止10月份,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0%;蒙牛更是以超过300%的速度翻番增长,企业总资产已由注册时的1398万元增长到3.3亿元,今年前10个月销售收入突破8亿元,超过去年全年销售额的3倍。在最新的中国乳业销售排行榜上,伊利坐上了头把交椅,蒙牛也已由两年前的百名之外窜到第5位。

    市场的充分竞争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升级和规模扩张,带来产业的迅速扩大。1999年以来,伊利集团投资5个多亿,全面启动乳业技术改造工程,先后引进了丹麦的冰淇淋生产线,德国的牛奶无菌加工设备,瑞典的超高温灭菌奶包装线,全部生产过程实行了自动化生产,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到科技效益型的转变。与德国有百年生产婴幼儿奶粉经验的托菲尔公司合作,生产出了具有国际最先进水平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还通过购并重组等办法,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河北等省市及内蒙古包头市、呼伦贝尔盟等地建立了新的生产基地或奶源基地。而蒙牛也连续投资上亿元,建起了亚洲单体跨度最大的冰淇淋生产车间,已拥有17条冰淇淋全自动生产流水线和22条液体无菌奶生产流水线,日处理鲜奶能力达到600吨。

    竞争也促进了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和文化理念的提升。蒙牛是由30多个个体股东以现金入股,组建而成的股份有限制民营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层权责明晰,决策、管理灵活而高效。记者在蒙牛和林县生产基地看到,生产、财务、质检、销售、供应等各个部室都有自己细化到每天、每人的明确职责,几乎每个员工的考核指标都张榜公布,奖罚分明。致力于做一家百年老店,蒙牛特别注重企业文化的熏陶。在公司几乎所有的醒目位置都可以看到一些通俗和富有哲理的警句,诸如: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产品质量的好坏就是人格品行的好坏,能弄制度弄制度,没有制度弄规定,没有规定弄说法等等。

    蒙牛的老总牛根生原是伊利的副总,在伊利工作过16年,他被伊利免职时有300多名伊利中层干部主动跟他出来参与组建全新的蒙牛。无疑,蒙牛最了解伊利的优缺点,其突飞猛进式的发展速度对伊利的冲击是全方位的。由此也激活了伊利深化改革的动力。近两年内,伊利对公司的组织机构、人员、市场、管理等进行了系统的整合,进一步健全了协调运作、各负其责、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并突出了以人为本、平等信任的企业文化理念。记者在伊利采访时明显感受到了这里紧张的工作节奏,各部室工作人员中午全吃食堂送来的盒饭,只休息半小时。

    竞争搅活中国乳业

    谈起企业快速发展的原因,伊利和蒙牛的负责人均指出,除了乳业市场需求空间大等客观原因外,来自竞争对手的冲击给了企业发展强劲的动力。记者注意到,关于羚羊与狮子的故事均张贴在伊利和蒙牛公司最醒目的位置:在非洲,为了逃过狮子的追赶,羚羊练就了快跑的本领……

[NextPage]


    面对竞争,伊利把自己的发展主题确定为双赢和倍增。而牛根生也深有体会地说:竞争就如同渔民在运输途中要放的那条鲇鱼,沙丁鱼因为害怕被鲇鱼吃掉,拼命游呀游,结果死亡率反而大大下降。俗话说,同行是冤家,我并这样理解,小而言之,我们是赛跑参照物,大而言之,我们是一家。比如山西杏乐酒厂的假酒喝死人后,人们一听山西酒就害怕,几乎把山西所有的酒厂都毁了。甚至连陕西的酒也受到了牵连。这就是行业品牌连带效应、同行是一家的道理。只要是正当、公平的竞争,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双赢,而不一定是你死我活。

    也许正是出于这样的理解,蒙牛精心设计,在内蒙古率先推出两个版本的大型户外广告牌。一是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一是为内蒙古喝彩!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兴发集团、蒙牛乳业;塞外明珠辉照宁城集团、仕奇集团;河套峥嵘蒙古王,高原独秀鄂尔多斯,西部骄子兆君羊绒……,我们为内蒙古喝彩,让内蒙古腾飞。

    蒙牛和伊利的竞争不仅撑起了内蒙古乳品行业的脊梁,也为整个中国乳品行业注入活力。内蒙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潘照东指出,一直以来,国内纯奶的生产和经营几乎都是区域性和自给自足型的,大大小小的城市,几乎都有自己的牛奶加工企业,上海的光明、北京的三元都是立足一个庞大的地方市场形成的。面对入世以后来自达能、雀巢等跨国大型纯奶企业的强劲竞争,中国乳品企业如何尽快树立起大市场、大流通的概念,在最短的时间里组建起中国制奶业的全国性品牌大军至关重要。而伊利和蒙牛这对草原兄弟在全国性市场的龙争虎斗,无疑抢先给国内乳品企业带来了竞争的压力,也带了奋起自强的好头。

 

 

 

http://cn.ppzw.com/Advertiseme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