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群雄逐鹿,浙啤市场

群雄逐鹿,浙啤市场

作者:余春生    转贴自:中国营销传播网    点击数:2066


  浙江啤酒市场的特点


  经济格局优化 啤酒增势强劲

  跨海大桥通车、沿海高速开建,使长三角南翼与国际金融贸易中心——上海连接起来,加强了长三角的网络联系,浙江东部 (包括嘉兴、宁波、台州、温州) 将实现经济一体化,区域之间的合作将会更加紧密、广泛,资源配置也将更加合理和优化。这对整个浙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必将推动餐饮等服务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为浙江啤酒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新的契机。

  “淡爽型”啤酒 市场喜领风骚

  自1998年红石梁开创“淡爽型啤酒”先河以来,“淡爽型”啤酒在浙江的消费“蔚然成风”。出于健康和社交的需要,啤酒“淡爽”已越来越受浙江消费者的青睐。啤酒的麦汁浓度也逐渐从过去的“12度、10度”逐渐下降到现在的“8度、7度”,个别地区还出现“6度”。

  “淡爽型”啤酒的流行,使不太爱喝啤酒的消费者也开始慢慢尝试,甚至有些家庭女性也逐渐加入啤酒消费的主流。

  销量直线飙升 消费群体趋向年轻化

  “过去低档白酒销售量很大,如今是越来越少了”,一位白酒经销商面对日益下降的销售额如此感慨。

  毋庸置疑,如今的低档白酒只剩下那些干辛苦活的民工还在“乐此不疲”。年轻人,特别是80、90后者已很少问津,而他们却逐渐发展成为这个时代消费的主流。80、90后的年轻人,喜交友、尚激情,更向往“洋生活”,所以,聚会、看球赛、郊游,更是少不了啤酒。否则,对他们来讲就是没激情!!!

  零售模式创新 强劲推动消费

  过去,买啤酒,得到超市、专卖店至少是楼下的小店。如今,足不出户,就能喝到冰冻的啤酒。零售业的竞争,使那些便利店的小商贩们开动脑筋——冰冻好的啤酒直接送货上门。厂家也在多渠道做销售,比如利用城市水站向“用户”直接配送整箱啤酒。

[NextPage]


  购尚有余声,整合势在必行


  据行业资料记载,1986年,浙江省啤酒企业共123家,到1990年,浙江省啤酒企业84家,减少了39家——近1/3。到2008年,浙江省啤酒企业稍具规模的20家,与1990年相比减少了64家——3/4多……尤其到了21世纪初期,在大资本大集团的并购旋风下,行业集中程度更为明显。

  目前,浙江尚存的啤酒厂有: “华润浙江”(原钱江啤酒)年产能60万吨, “温州英博”(含双鹿、雁荡山、平阳)60万吨,“英博石梁”(石梁啤酒)50万吨,“英博国光”、“英博浙东”(KK啤酒)30万吨, “西湖啤酒”(杭州20万吨,湖州第一期10万吨)合计30万吨,“千岛湖啤酒” 25万吨,“燕京仙都”(丽水仙都)20万吨, “重啤大梁山” 20万吨,“华润嘉兴”(原银燕啤酒)18万吨 ,“金华英博”(金华双鹿)15万吨, “舟山英博”15万;“重啤之江”15万吨……合计年产能达414万多吨。

  研究浙江啤酒产业布局,可知:英博布局浙东南,“红石梁、双鹿、KK、雁荡山”等东南一带品牌已纳入麾下;雪花布局浙西北,相继并购了“钱啤、银燕、西泠”,并采用“高举高打”的营销From EMKT.com.cn策略,构筑浙北地区强势品牌;重啤落子浙北向东挺进,并购了湖州“之江”和宁波“大梁山”,并意欲在浙江绍兴建厂;燕京盘踞浙南,并购了“仙都”,驻扎丽水市场;青啤插足浙东,并购了“台州”海尔波啤酒;西湖啤酒,朝日控股,主扎杭嘉湖市场;千岛湖啤酒,和日本麒麟合作(日方占有25%的股权),主打本地市场。

  从目前的竞争态势来看,浙江啤酒业并购暂告一段落……但从行业的发展态势来看,“名花易主”的可能性还非常大。以笔者之见,浙江市场最终不会超过3-4个品牌。雪花彰显“王者风范”,“1+N”的品牌整合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攻城掠地,抢夺地盘。英博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啤酒公司,虽然目前很多领地被雪花占去,但即使不能霸占浙东南,但要彻底撼动其地位也非易事。燕京(仙都),远离“京城”,因丽水地区是山区,啤酒销售物流成本很高,且经济欠发达,其他大品牌并不十分看重,姑且能够“偏安一隅”。千岛湖啤酒因其特有的“绿色”水资源,同时在本地及周边市场精耕细作多年,独枝一秀,构筑相对强势的区域品牌。其他品牌,最终很难摆脱再次被并购的命运。

  英博虽然并购了很多有实力的区域品牌,但“分兵作战,大而不强”,很难像雪花一样握紧拳头打天下,产业积聚和规模效应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对英博来说,品牌整合是当务之急。据业内人士传言,英博有意聘请业内高手,学习推广雪花的“1+N”品牌战略。


  短期产能过剩,激战在所难免


  雪花、英博、西湖、重啤、千岛湖等产能加在一起共360万吨,超出了浙江啤酒市场300万吨的市场容量。同时,雪花又落子宁波和温州,在宁波奉化已开始筹建40万吨工厂,在温州拟建40万吨工厂。如此一来,有近140万吨的过剩产能需要消化。这必将转化成市场促销工具,引发浙江市场的激烈价格战。 这些过剩的产能,如果按照每年10%的自然增长率,以乘数效应计算,则至少要5年后才能达成产销平衡。

  在价格战的带动下,市场已形成“不促不销,无奖不动”的格局。很多啤酒厂家已开始面临亏损,竞争的结局已不是赚多赚少而是亏多亏少的问题。很多厂家已开始调整战略布局,重新规划产品结构。但价格战的根本是竞争,不能在竞争中做强做大,就要在竞争中退出江湖。因此,“要做就做第一”!


  狭路相逢,亮剑浙杭


  用雪花啤酒原市场总监候孝海的话说,就是未来啤酒业的发展是“品牌、资本、整合”。

  青岛啤酒在全国是第一集团军,但近年来的战略是做强而非做大。因此,在浙江估计不会有大的作为。同时,零星的一颗子儿,在雪花和英博的夹缝中求生存,两个字——艰难!西湖和重啤更是“孤掌难鸣”。燕京,偏安一隅,战略重心不在浙江。对英博而言整合势在必行。英博高层也已意识到产业扩张的致命缺陷,据业内人士传言,未来英博的核心品牌将主推“雪津”。事实上,也已开始动作,在宁波市区已开始大规模推广。

  雪花啤酒则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巩固浙北地区第一品牌的市场地位之后,开始深入英博重心地带建厂,欲从内部瓦解英博。英博同时挺进雪花核心地带,不惜重金攻打杭州市场。因此未来5-10年,浙江啤酒业必然是形成雪花和英博两个巨型集团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角逐南北,决一雌雄!

 

 

http://www.35176.com/shop/buyclub.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