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多给官员“网上晒财产”来点掌声!

多给官员“网上晒财产”来点掌声!

作者:刘晋峰    转贴自:大河网    点击数:954


  据1月4日《新京报》报道,新年第一天,新疆阿勒泰地区55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填报的个人财产申报表,如期在网上公示接受监督。阿勒泰地委纪检委书记吴伟平称:“这项工作的正式启动将会打消外界此前‘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疑虑。”另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8年末,当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已收到申报对象缴纳各类款物76万余元。“《规定》(县(处)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的规定)已发挥效果,震慑效应得到了体现(吴伟平语)。”


  其实,公开官员收入这是国际通行规则,也是反腐倡廉的最有效、最经济办法,日前就有《南方周末》撰文指出:2008年5月1日起,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有媒体曾就“公众最希望政府公开的信息是什么”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77.5%的人选择了“官员财产情况”,由此可见群众对此问题的关注程度!

  去年5月25日,阿勒泰地区纪委、监察局和预防腐败办公室出台《县(处)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的规定(试行)》,要求县(处)级领导干部申报个人财产并将通过媒体和廉政网向社会公示,首次申报日为2009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这是第一次把通行的官员“收入申报”扩大为“财产申报”,将以往“内部”监管惯例拓展为全民“公开”监督。曾引起各界极大关注,一时间好评如潮。

  然而,当这55官员申报并公开了总额为175万多元的财产,且无人填“收礼”时,网络上也出现了质疑之声,有人称这是“作秀”, 和原来组织部门规定的收入申报表没有两样,流于形式。更有人称这是“小脚女人走路”,担心其走不了多久。

  对质疑其“作秀”的观点,笔者实在难以赞同!众所周知,腐败层出的病源,乃至官员出国不归的“始作俑者”,就是官员财产收入申报这一制度的缺失!诚如小女人走路,刚开始的确有些不尽完美,但是能勇敢地迈出这坚实的第一步,且不观其后效如何,单是这种开时代先河、敢于吃螃蟹的精神勇气,就很值得鼓掌称赞!

  从早在1987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的王汉斌对公务员申报财产收入概念的首次提出;到1994年,官员财产收入申报法正式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规划项目;到2007年9月,国家预防腐败局正式挂牌;到2008年新疆阿勒泰地区首次试水;到2009年1月1日的55官员“网上晒财产”等一系列发展前行的轨迹表明: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诚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燃油税经历一样,尽管道路曲折,但是这一制度出台已是大势所趋、民心所盼!

  其次,比起以往的“收入申报”制度,阿勒泰地区的《规定》有多个亮点:一是提拔履新前将官员的总财产在网上醒目公示,“阳光下运作”,便于群众监督,有利于消除贪污腐败;二是申报“财产”而不仅仅是“收入”。在规定里,申报的财产被严格细化为11项,包括官员及其家庭成员股票、证券、期货等交易收入及资金来源,官员及其家庭成员由继承、赠与、偶然所得(如中彩)等形式获得的财产,甚至官员利用婚丧嫁娶收取下属的“礼金”,官员包括家庭成员的 “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也要公开,便于对照监督,细化检查;二是从个人到家庭成员。官员及其配偶、共同生活的父母、抚养的未成年子女,单笔额度在10万元以上的动产、不动产购置、交易、租赁情况及资金来源必须申报,有效防止官员转移、隐匿不正当财产。

  有道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为了让阿勒泰的大胆试水前行更远,给我们更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就让我们多来点掌声鼓励、鼓励吧!

 

http://www.ppzw.com/ppz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