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民营小企业逐步成为出口大户

民营小企业逐步成为出口大户

作者:     转贴自:延边信息港    点击数:998


     这原本是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经营不景气,职工开不出工资。面对重重困难,她毅然担起重任,带领职工艰苦创业,不仅使企业走出困境,而且成为汪清县出口创汇大户。

     她叫许春姬,今年50岁,1978年参加工作就在汪清县土产果品公司。1998年企业进行体制改革,实行股份制,并更名为延边汪清干菜加工厂,在职工信任的目光下,许春姬走马上任总经理。她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对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重新树立企业经营理念,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企业具有的进出口经营权,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一方面,她积极寻找客户组织货源,形成了干菜、杂粮、腌渍山野菜等4大特色系列农副土特产品共50多个品种的出口经营格局。一方面,在汪清镇砂南村建立20公顷的出口蔬菜种植基地,引进韩国青阳椒系列品种,与韩国客商签订了购销订单,建起年产千吨腌渍出口青辣椒加工厂,生产数量超百万袋,种植的品种也不断更新换代,带动50多个农户走上致富之路。

     与此同时,她还在汪清镇的4个村,建立了100多公顷的木耳、香菇、沙参等种植基地,生产的产品占销售总额的一半,吸纳500多人就业,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2007年,延边汪清干菜加工厂转制为民营企业,成立了延边汪清干菜加工有限公司。许春姬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创立了年产1800吨的中药材饮片出口加工项目和年产260吨干品山药加工项目,并聘请了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现场管理指导,企业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销售额与日俱增。

     许春姬种植青阳椒及中药材获得丰厚利润的消息传开后。周围许多村民纷纷前来学习种植经验,许春姬有求必应。从2005年开始,她在公司办起短训班,学员可以免费跟班学习,有时她还亲自上门指导,她的手机和办公室电话成了种植技术咨询热线。几年来,经她授课培训的农民有上百人次,扶持当地种植户500多户。对那些经济有困难的种植户,她无偿提供种菌、化肥,收购农户的产品从不拖欠一分钱,全部按订单兑现,在农户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在许春姬的带动和帮助下,汪清县有5个乡镇都有其公司的种植品种,真正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成为汪清县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进出口的龙头企业。今年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商品销售额仍达到3500多万元,出口创汇600多万美元。

 

 

http://www.35176.com/article/cb_list.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