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中星微助中国企业走出四大瓶颈

中星微助中国企业走出四大瓶颈

作者:     转贴自:新华网    点击数:2276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敢于“引进来”、“走出去”是中国大国崛起、经济快速复苏的先决条件,也是中国经济活力的源泉。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成长起来了一批以联想、海尔、格兰仕为代表的企业,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制造”的实力,在改革开放后10年,以中星微、无锡尚德为代表的中国高新科技企业的快速成长,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创造”的魅力。

  但是,在改革开放30年里,中国企业不同程度地面临和遭遇了来自全球市场的资本、专利、人才、贸易壁垒、反倾销、文化等多方面的压力,其中资本、人才、全球化战略、核心技术与专利四大瓶颈,不同程度地牵绊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然而,快速成长起来的“中国创芯”企业——中星微电子,不但抓住历史机遇承担了“星光中国芯工程”这一国家重点项目,实现了“中国无芯”历史的突破,而且成长为中国芯片行业的领军企业,在全球市场为中国高新科技企业赢得了尊重和话语权。

  “红色创投模式+硅谷模式”支招资金瓶颈

  在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摸索前行的中国企业缺钱、缺人、缺项目、缺政策的发展环境是大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其中资本缺乏是第一困扰。虽然是在改革开放的后10年才开始成立和成长起来的,中星微电子和其他企业一样,在成立初期也面临了缺资金的尴尬境遇,但是中星微电子的创始人以“红色创投模式+硅谷模式”的创新,化解了中星微创业资金的难题。

  在解决资金问题上,中星微的创新不仅仅是勇于尝试政府风投,开创中国政府风投的先河,还在于中星微将“硅谷模式”引入企业,以知识产权这一无形资产入股,成为一家产权极为明晰的企业,在发展思路、经营思路上做到了完全自主。这在改革开放仅仅20年,中国还没有正式加入WTO参与国际竞争的时候,无疑是一次跨时代的创新。联想之父柳传志赞叹中星微电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能够把企业的产权结构做得如此简单,这即使是在“中国硅谷”——中关村也是极为罕见的。

  作为中星微电子的创始人之一,邓中翰对这一创新模式有着自己的深刻感受:“企业的发展要善于抓住历史机遇,要把国家的意志和企业发展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企业发展道路,中星微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中星微人坚持不懈的创新。”

  如果说政府风投解决了中星微发展的种子基金,从最初引入风险投资,按照企业既定的商业计划,经过长时间的技术研发,产品推向市场,最终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中星微电子所走过的路,正是创新的“硅谷模式”,而“硅谷模式”下的融资制度和期权制度给中星微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给中星微的发展增加了浓厚的全球化元素。

  以全球化布局应对全球竞争

  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企业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但是如何“走出去”却是每个企业思考的重点。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洗礼,经过WTO的引入,从联想、TCL、格力、格兰仕、搜狐等不同行业和风格的公司的发展轨迹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趋势和差异化,同时也感受到中国企业日益融入全球市场的坚定和努力。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曾说,中国企业要想在全球化的道路上取得成绩,就必须采用“全球对全球”竞争策略。而从中星微的全球化战略来看,它的成长就是一个“全球对全球”的典型案例。

[NextPage]



  邓中翰认为:“全球化的公司要以全球化思维、全球化技术、全球化网络、全球化运营来服务全球客户,微软、英特尔就是最具全球化特质的企业,也是中星微努力的方向。”

  中星微成立之初,就选择了当时空白的数字多媒体芯片行业为切入点,避开了较为成熟的CPU芯片和存储芯片。好的市场定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我们看到中国的很多中小企业的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价格战越来越血腥,中星微的发展,将企业家们的视线引入了一个良性思考的轨道。

  芯片行业是一个全球化的行业,只有具有全球化技术和全球化布局才能参与到全球产业链的竞争中来。中星微成立一年后,就在美国硅谷设立分公司,随后又先后在上海、深圳、香港等地成立分支机构,形成了跨国跨地区的产业布局,给中星微产品进入全球市场打开了通路。经过9年的不断创新发展,中星微以1300多项的国内外专利,过亿的芯片销量,占据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领域,拥有60%以上的市场份额。目前,中星微电子已经由刚成立时专注PC数字多媒体芯片的研发扩展到现在的PC数字多媒体芯片、移动数字多媒体芯片、高端数字多媒体芯片及解决方案和消费电子数字多媒体芯片四个领域的研发,其研发的“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已经被索尼、三星、联想等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批量采用,覆盖欧美日韩等16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化的产业切入和全球化的产业布局需要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水平的管理人才,因为只有他们才能运营好这个全球化的网络,用全球化的技术服务全球客户。全球化的过程是企业管理者掌握着企业发展的方向盘前行的过程,他们的一举一动将影响着企业全球化的进程。引进海外高级人才是改革开放30年“引进来”中的重要内容,联想、TCL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聘用了外籍高级管理者,与他们有所不同的是,中星微较早地启动了“走出去”和“引进来”。中星微核心管理团队都有着硅谷等海外教育背景以及工作经验,此外,中星微还拥有具有全球化影响力的顾问委员会和董事会,以及有影响力的重要战略投资人或股东,而他们给中星微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全球化的智慧。

 

 

 

http://www.35176.com/article/cb_list.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