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聚事件被踢爆后,蒙牛好象祸端不断。但笔者认为,无论是三聚事件还是资本危机,都不是蒙牛真正的危险,蒙牛真正的危险来自其战略—品牌定位。有专家文章显示,蒙牛现在的品牌定位是“只为优质生活”。 错把形象当定位。 “只为优质生活”是蒙牛的品牌定位吗?“青岛啤酒,激情成就梦想”呢?或者“Nike,just do it”? 实际上这些生动美妙的语句,所构筑的并非品牌定位,而是形而上的假定位。这是一个品牌获得一定成功拥有了一定顾客群体之后,企业依据顾客群体形态或顾客认同的价值理念,顺势拔升的一种形象而已。但凡那些获得业务成功的品牌,可以高举这种形而上的形象论大行其道,因为他有这个资本将自己的形象加以优化。这正如一个人,他发财阔绰起来后,总想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有知识、有学问、有风度、负责任的绅士模样是一个道理。 定位在前,顾客由定位创造,形象由顾客生成。反其道而行之,形象塑造却不能创造顾客。 稍有智商的人都清楚,把自己打扮成阔绰的绅士模样,并不能使自己变成真正的有钱人,充其量是一种飘飘然的附庸风雅,搞不好还会加速破产。同样道理,一个品牌亦不能通过形象塑造来获得业务上的成功。 一个品牌有什么样的顾客,就拥有什么样的形象。成功的品牌可以顺势而为,将顾客形象优化与升华为品牌形象,但尚未在业务上获得成功的品牌,企图通过形象塑造来创造顾客,则进入了形而上学的迷途。业务由顾客支撑,顾客由定位创造。定位准确,抢占认知,赢得顾客,业务成长,形象也就伴随顾客的不断累积而自然形成。这才是打造品牌的正确路径。 何谓品牌定位? 一个企业最大的战略是品牌。 所谓品牌,对顾客而言,就是某类产品的代表。品牌的背后是品类,一个成功品牌的背后必定站着一个伟大品类,放眼全球,没有任何一个脱离了品类还能成长为品牌的“品牌”。如在食用油市场,鲁花之所以是一个品牌,因为它代表着花生油,而金龙鱼则代表着调和油,多力则代表着葵花籽油。 一个品牌最大的战略是定位。 品牌定位就是聚焦于品类,并以一个关键词准确定义品类,如海飞丝“去屑”洗发露、方太“嵌入”式厨房电器、王老吉“去火”的饮料等等。 定义品类的关键词可以来自任何一个路径来自任何一个角度,但无论来自哪里,必须符合三项基本原则。简单化原则,这个关键词如同一个刀尖,利于打入顾客心智,方便顾客识别、理解、记忆与传播。差异化原则,这个关键词必须能够区隔竞争对手,它所定义的品类与众不同,是一个典型的“另类”。价值化原则,这个关键词所彰显的品类价值必须对顾客具有吸引力,利益明确,具有成长空间与发展远景,值得企业整合资源去营销它去占领它。 检讨海飞丝的“去屑”,方太的“嵌入”,王老吉的“去火”,无不是符合了上述三项基本globrand.com原则。换句话说,品牌定位惟有符合上述三项基本原则,才有可能到顾客那里打造一个代表品类的真正品牌。 品牌由企业打造,但为顾客所拥有,并在客户那里产生价值。当一个品牌在顾客那里并不能代表某个品类时,严格意义上而言,它并非品牌,而是一个国家工商局注册的商标而已。一个商标在顾客心智里的品类化历程,正是由商标晋升品牌之路。
[NextPage] 蒙牛的成功。 回顾蒙牛的发展史,分析其成功背后的因素,除了卓越的领导人与团队外,主要有三。 首先是洞察并把握住了牛奶品类的发展趋势,赶上了牛奶品类的井喷时机。正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讲的好,说企业家要学会看“天气预报”,这个天气预报有一部分就是指品类发展趋势。正如中国古人所讲,做事情要先“取势”,再“明道”,后“优术”也。 其次,是高调、热烈的公关炒作,航天、超女、出版畅销书等等。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市场,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皆具有好大喜功的心态,那些会“来事”,会“折腾”,爱“热闹”的企业自然会赢得更多青睐与追捧。蒙牛深谙此道。 但长远而言,好大喜功的“来事”与“折腾”,此道法更适合于默默无名期的爆发,一旦品牌伴随火箭升腾起来,企业更应脚踏实地经营顾客声誉。 另外,还来自其品牌战略定位的成功。 蒙牛在其起步期,聪明采用了关联战略定位,站在巨人的旁边,分享伊利的光芒“我是第二”,在不惊动对手扼杀其生存空间的情况下,迅速获得了顾客的信赖。在发展期蒙牛又以“草原奶”为定位,借助顾客对大草原的认知优势,在全国市场赢得了大量顾客。但正因为“草原奶”受产地资源的限制,这一概念并不支持企业的异地扩张,在2007年初,借助高档奶特仑苏的推广,开始启用“优质”概念。 但正如前文论述,“优质”是一个假定位,当作一种光环闪闪的形象塑造是可行的,但当作一种定位却行不通。品质概念在顾客那里并不能代表一个品类,品质是任何一个品牌最起码的道德基础,“品德好”在现代社会并不能成就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品质好”在商品世界也不能构成一个差异化的品类。 “多”,蒙牛的大麻烦。 优质,是一个弹性无比的词语,想拉多长就能拉错长, 优质不仅可以适用于牛奶,还可以描述狗皮膏药、感冒灵或者棺材。正是在这个弹性十足的关键词之牵引下,蒙牛的产品线被拉进一个无底的深渊。无论检讨蒙牛的终端,还是广告,现在我们可以发现,蒙牛的产品非常多,大约有六大细分品类,每个细分品类大约又延伸出少则几个系列,多则几十个系列,每个系列又衍生出多种多样的包装与口味,成百上千,洋洋洒洒,复杂繁多,令人眼花缭乱。 多子多祸害。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商业时期,产品琳琅满目并非好事情,多子多祸害。 首先,不利于顾客选择,令顾客心生厌倦。信息多了,顾客会头疼,商品多了,顾客会茫然,人类多了,地球则会爆炸。 其次,严重分散企业资源。任何一个企业的资源永远是有限的,人、财、物,对任何企业而言,永远是稀却资源。将有限的资源分摊到类别繁多、品种复杂的的产品那里,每个产品得到的永远是那么一点点。以一个最现实的现象为例,超市对很多品牌而言是最重要的终端阵地,但每一家超市高昂的进场与管理成本,令企业苦不堪言。 孔子曰“逐二兔,不得一兔”,孟子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老子曰“多则惑,少则明”,佛曰“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其中哲理可以运用到任何一个领域包括每个人的生活,在商业世界更是如此。 副品牌之祸害。 优质,是一个超级大箩筐,尽可装进天下产品。也许正因为篮子里的产品太多了,产品线漫长且复杂,企业长官很头疼,于是就有专家发明了一个理论,称之为“副品牌”,以便“块状化”、“格子化”、“条理化”分类管理与营销这些大量产品,“现代牧场”、“未来星”、“特仑苏”、“随变”等等蜂拥而至。 副品牌,看似可以更精确地表达产品的个性及卖点,利于吸引目标顾客,但实质上是舍本逐末之举。副品牌理论实施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涌现的副品牌,要么淹没主品牌,要么将主品牌顶下台。这正如一个政府部门,有了一个正部长后,为照顾各方利益,又安置多个副部长,长期以往,正部长就会逐渐被犬牙差乎的副部长们所架空,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官僚现象应运而生。副品牌,横亘在品牌与产品中间,又犹如第三者插足,只会阻碍、干扰品牌与顾客之间的关系,祸害家庭和谐。 实际上,并非蒙牛独此一家犯上述错误,光明,伊利也再犯。既然同台竞争的对手都在犯一个错误,因此,其危害好象还不至于影响眼前的的比赛成绩,但若有先见者率先改正此错误,谁就更有机会脱颖而出。 牛根生先生有句明言“聚精会神搞牛奶,一心一意做雪糕”,这是一种典型的聚焦战略。聚焦战略,也许是世界上最具威力的战略,这在孙子兵法、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以及毛泽东军事思想中,都有过实践验证。但牛奶也好,雪糕也罢,在每个品类的产品线之长度与宽度上,在大量涌现的副品牌概念上,聚焦战略同样需要予以体现。 蒙牛的药方。 首先,品牌形象可以去积极塑造,但必须是在正确的品牌定位之基础上。 其次,精简产品品种,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勇于舍弃乱七八糟的副品牌概念。例如,“蒙牛未来星儿童牛奶”,实际上,蒙牛品牌名下直接连贯产品名称—“蒙牛儿童牛奶”就已经表达到位,根本不需要再浪费资源打造一个蹩脚字眼“未来星”。如果个别品牌概念实在割舍不下,则让其独立出去,如特仑苏。 另外,少些哗众取宠的“新闻制造”,多些脚踏实地的顾客声誉耕耘。在流言蜚语面前,最好的策略就是独善其身,用心付出。 以正确的品牌战略定位为指引,以聚焦的拳头产品做利器,以厚道的顾客声誉做基础,蒙牛,中国牛,世界牛,才能真的牛!
意量张宝骏,上海意量品牌营销机构(www.idealion.com.cn)战略总监(machead@126.com)
http://www.35176.com/sh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