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王永庆:从“瘦鹅”到“天鹅”的蝶变

王永庆:从“瘦鹅”到“天鹅”的蝶变

作者:徐百万    转贴自:全球品牌网    点击数:2375


  王永庆是台湾著名的塑胶大王,台湾富豪榜位居次席,旗下的“台塑集团”下辖9个公司、员工总数超过7万,资产总额达1.5万亿新台币,进入世界化学工业界“50强”。王永庆以其坚韧的毅力和独到的管理理念,缔造了一个从白手起家到亿万富翁的神话,被人们尊称为“经营之神”。
 
  还是在王永庆早期经营米店时,他发现了一个现象:由于缺少食物,农民家养的鹅都很瘦小。于是他就四处收购瘦鹅喂养,待鹅长肥后再转手卖掉,赚取了丰厚的利润,从中他也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人在困境的时候就如同一只瘦鹅,必须要忍饥耐饿,坚韧不屈,等待机会的到来,一旦时机成熟或者机会到来,瘦鹅更容易变成肥鹅。引申到企业管理来讲,企业经营不善,责任不在员工,而在于老板的管理方法不当。这就是王永庆在企业管理中一直奉守的“瘦鹅理论”。出身贫苦的王永庆小时就如同一只瘦鹅的处境,生活困苦、举步为艰,他正是凭借困苦中磨炼出来的坚韧意志和坚持不懈地奋斗,最终完成了从“瘦鹅”向“天鹅”的蝶变,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靠奋斗去创造机会
 
  上帝是公平的,给了你困苦,同时也赋予了你坚忍的个性。机会是均等的,假如没有机会,你就要靠奋斗去创造机会。王永庆正是正确地面对困境,在磨炼自己吃苦耐劳性格的基础上,努力地去创造机会,并成功地把握住了机会。
 
  童年的王永庆是在贫困中度过的,戴一顶破草帽遮阳,拿一块破布当书包,勉强读过完小学就辍学了。15岁就到米店当了一名小工,只身在外面闯荡,生活困苦可想而知。可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王永庆能够积极地面对,处处留心、努力学习,不断地积累从商经验。在送米的过程中,他注意留心经营窍门,学着讨价还价,第二年就借钱自己开了家小米店。由于诚信经营、服务独到,米店生意越做越红火。此后,王永庆办过碾米厂,砖窑厂、木材厂,虽然都是无疾而终,但是他积累了可观的原始资本和丰富的从商经验,王永庆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50年代初,台湾当局决定利用美援兴建石化工业,生产原料“聚氯乙烯”。当时台湾的其他企业家们觉得前景不明不敢接手,虽然当时的王永庆对该产品也不甚了解,但勇于尝试、善于把握机会的他还是接手了这一业务,被嘲讽为“全台湾最自不量力的人”。试想倘若没有当时涉足塑胶的勇气,或许就没有今天的塑胶大王,这一举动充分显示了王永庆对市场和机会的深刻洞察力。台塑集团能发展至今天达到年营业额逾千亿元的规模,正是在产品滞销、本地市场狭小的困境中,王永庆努力扩大规模、开辟外地市场,抓住一个个别人看来不是机会的机会,艰难走过来的。
 
  一切追求合理化
 
  王永庆认为,管理没有秘诀,只看肯不肯努力下功夫,凡事求得合理化。王永庆一切追求合理化的理念,与决策大师赫伯特·西蒙的“有限理性”与“满意决策”理论不谋而合。西蒙认为,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人不可能做到完全理性,只能做到有限理性,在基于有限理性的基础上,决策方面就不可能达到最优型决策,只能寻求满意型决策。为了做到尽量合理化,无论从人员配置还是工作安排方面,王永庆都有一套自己独到的做法,以此来提高人员的效率和工作的标准。
 
  人事安排之前,王永庆首先会确定工作职位的性质与条件,弄清楚哪个部门到底需要何种人才,有什么样的要求,再决定何种类型的人来担任最适宜,然后寻求担任此职位的人才。寻求适宜人才时,也先从企业内部开始,只要内部有适宜的人才,便不会从企业外部招聘。这样好处是减少了外部进入人员对globrand.com企业认识和熟悉的过程,缩短了与企业的磨合期,使人员能够更快地进入岗位角色。工作合理化方面,王永庆强调降低成本,是要以维持高品质为前提的。讲究成本在于追求合理化,在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防范人为疏忽所造成的浪费等方面做文章,以求成本的合理降低,也就是王永庆提出的“价廉物美”。
 
  王永庆成功秘决其中一条便是“凡事只求根本,只求合理,不问结果”的务本精神。他重过程不问结果的做法,与当今大多数中国企业家不问过程是否合理,单纯以结果为导向的工作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NextPage]

  刨根问底式地叫真
 
  对问题不追究到水落石出,绝不善罢干休是王永庆的一贯态度。他曾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河里的水如果浑浊了,我们想要找到它的原因,那么我们必须溯流而上,一直追到河流的源头处,才能真正找到问题的所在。
 
  刨根问底的精神,使得王永庆总是能轻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王永庆的一句名言就是“一根火柴不够一毛钱,一栋房子价值数百万,但一根火柴可以烧毁一栋房子”。凭借这样的做事态度,他往往能真正找到问题的症结,迅速及时地予以解决。
 
  王永庆刨根问底,做事叫真的态度从他开米店时就有所体现。为了把销售服务做到极致,王永庆总是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不断地问为什么。他不定时到客户家中观察米缸,并把能够食用的天数记在本子上,等到客户将要断米的前几天,就载着米前来推销,买卖达成后,他总是把旧米先倒出来将米缸擦拭干净后,将新米倒入缸中,然后再把旧米倒在上面。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满意,加上他的米不掺沙子,质量又好,于是米店的生意越做越火,很快成为嘉义地区销售最好的米店。
 
  企业都非常看重成本的降低,王永庆也是如此,并奉之为取得竞争优势的法宝。但与很多企业单纯搞恶性竞争,导致两败俱伤不同,王永庆对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进行改进,提出自己的一套模式。他认为,谋求成本的有效降低,必须要找到影响成本各种因素中最本质的东西,也就是说要做到单元成本的分析,彻底地将有关问题一一列举出来进行检讨改善。比如财务费用应该细分为原料的财务费用、制造过程的财务费用、产品的财务费用及营业上的财务费用等。即任何大小事务的成本,都要对其构成要素不断进行分解,把所有影响成本所可能考虑到的因素全部找出来,达到像鱼骨那样具体、分明和详细,这就是王永庆著名的“鱼骨理论”。同时他非常关注各地人工费用的高低,尽量从人工费用便宜的地区来寻求劳动力,并通过提高人员待遇来提高工作效率,努力使用工数量降至最低。
 
  王永庆还有一个习惯,就是要求主管们在午餐后向他汇报工作,这就是台塑有名的“午餐汇报”。面对主管们的汇报,王永庆总是喜欢刨根问底,提出一些犀利而又细微的问题。主管们为避免“午餐汇报”出现差错,必须全面深入地掌握大大小小的事情,因此每周工作时间不少于70小时。很多人由此患有胃病,戏称为“台塑综合症”。
 
  社会责任与企业使命
   
  王永庆在遗书中这样写到,“透视财富的本质,它终究只是上天托付作妥善管理和支配之用,没有人可以真正拥有。人生最大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乃是藉由一己力量的发挥,能够对于社会作出实质贡献……而不虚此生。”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铨释了王永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生活上面,王永庆是吝啬的。他的女儿王雪龄出嫁,他陪送的嫁妆,除了一张无限期提供学习费用的凭据外,就是一把刮胡子刀,让女儿替丈夫刮胡子;王永庆不喜欢子女给他打电话,因为长途电话费太贵,而写信时选择很薄的信纸,字密密麻麻,以防超重;他经常到厨房提醒厨师汤开了就把火关小;他每天练毛巾操所用的毛巾,一用就是20年。
 
  王永庆又是慷慨的,在社会公益事业和自然灾难面前,这位近乎吝啬的富豪表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慷慨。王永庆立志于创办一些社会公益性的企业,多年来台塑集团在台湾投入的慈善公益资金接近90亿人民币。1976年,他特别捐出新台币20亿元,成立长庚医院。汶川大地震爆发后仅两天,王永庆当即决定,台塑集团捐赠1亿元人民币,创下了台湾企业捐款之最,这一消息在台塑内部被刻意低调处理。
 
  在对大陆的态度上,王永庆多次表示,两岸交流速度应该加快,交流的范围也需要进一步扩大,这样对于台湾的发展,才会真正有利。同时,王永庆在大陆捐赠的希望小学达到了数千所。捐赠1万所希望小学的愿望,成为了他一个未了的心愿。
 
  王永庆用自己的一生充分演绎了从“瘦鹅”到“天鹅”的蝶变,他不仅仅是从白手起家到亿万富翁的成功典范,更为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我们应该如何为人、如何办企,如何体现自己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http://www.35176.com/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