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车市,最让人眼花缭乱的就是价格变局。
本已进入价格新低的车型频频降价;豪车折半降价,一降200万,降得人们叹为观止。
关于汽车价格的种种变化,几乎就成了定律、成了迷局,给了卖车人太多的诱惑和纠葛,谁都难以摆脱,一时间关于车价的信息焦点频出,高潮迭起,有的让人不敢相信,有的让人惊喜,有的让人忧虑。
我们的车市好象习惯了利用降价作为兴奋点。因为只有降价,才是最好的兴奋剂。降价幅度越大,兴奋度越高,甚至购买了新车的一些消费者对降价信息也同样关注。降价对销量的带动影响形成降价效应,商家处心积虑地在汽车价格上做文章,于是,不知不觉地走进了一个个价格迷局。
破解十大迷局,迎接经过价格战洗礼的新的车市,营造一个公开、公平、稳定、健康的汽车产销平台,对中国汽车发展意义重大。
2008,哪些价格迷局在车市中如影随形呢?
一、新车价格脆弱
刚刚上市的新车,价格无法保持稳定,没过几天,轰然崩塌,噼里啪啦向下掉落。累计降幅2万多.代表车型如新凯越。
二、小车定价偏高
有的精品小车自命不凡,恃才傲物,制定的价格与中级车相当,上市后备受冷遇,销量寥寥。无奈之下,只有优惠。目前有些在售小车品牌质量都无可挑剔,就是销量迟迟上不来,主要原因就是上市定价偏高,即使价格含税,也没能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激情。
三、定价权威扫地
厂家的新车定价常常被终端优惠冲击得体无完肤。一次次的频繁优惠将新车接连不断地送入定价的尴尬境地,一个个新车价格轻而易举、随心所欲地被很快改写,定价的厂家无动于衷,默然以对。
2008年上市的新车,没有一款是按照厂家定价销售的。定价被毁于优惠,所有新车无一幸免。此种新车价格大面积崩塌现象,为历年来少见。这是2008车市最大的怪相,也是最大的价格迷局。
四、新车逆市加价
不合时宜地想人为创造热销氛围,也学热卖车型整个加价销售,结果门可罗雀,少人问津,加价措施草草收场,无疾而终。
营销需要讲科学,科学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车价下行是必然趋势,逆市上扬是逆潮流而动。结果不尽人意,也在情理之中。
五、终端优惠取代官方降价
新车老车大面积降价促销。在一浪高过一浪的优惠的声浪中,官方降价踪影难觅,无声无息,被终端优惠彻底淹没了。像模像样的官方降价就是马自达6。二月底的比亚迪、福美来官方降价,由于是2008年第一官降,尽管幅度不大,人们还依稀记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