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曾带给陈凯歌导演太多非议,不用多说,喜欢看电影或者不喜欢看电影的朋友恐怕都略有耳闻。包括鸿水也是一样,曾经对《无极》没少拍板子。不过,单就《梅兰芳》而言,虽然该片并未超越陈凯歌导演的经典电影《霸王别姬》,但足以让陈凯歌雪耻了。这是鸿水参加完《梅兰芳》全国首场看片之后的第一真情实感。
《梅兰芳》分为三步走:“死别”、“生离”和“聚散”。从鸿水的个人角度来说,我更喜欢看的是“死别”这部分,也就是电影的第一部分。可以说,这是整部戏的精华之所在,看这部分会让你心潮澎湃而决非昏昏欲睡。在这部分,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没有一个掉价的。孙红雷,不用说了,他的表演张力是有目共睹的,他扮演的邱如白原来是一名官员,因为看了青年梅兰芳的戏而决定辞官,继而当成了梅兰芳的生死兄弟、经纪人,也成为日后梅兰芳走上艺术巅峰的推动性人物。而青年梅兰芳的扮演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鸿水第一次听到这个演员的名字:余少群。单纯从演技的角度而言,他的表演远胜于黎明扮演的中年梅兰芳。特别是扮相,几乎是毫无挑剔,坐、念、唱、打,那一招一式无不流露出戏曲演员扎实的舞台基本功和表现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虽然该剧的最大主角是中年版黎明,虽然黎明的表演并不落俗,但不得不承认大配角们的演技比主角们更加闪亮、更加熠熠生辉!
在片中,扮演“十三燕”的是资深演员王学圻,梅兰芳叫他“爷爷”,他和梅家是三代情谊。但是,梅兰芳的成功让“十三燕”黯然失色,于是,决战一触即发。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所谓“死别”,有梅兰芳和“十三燕”的死别,也有他和大伯的死别。其过程动人心扉。也就是在这个“死别”的过程之中,一段段经典唱段再一次以电影的方式传播给了观众。至于这些唱段是否能够赢得时下“80”、“90”后的芳心,不得而知,但绝对会捕获并赢得“70”后之前的更广泛群体的喝彩和追捧。片中,包括那个“费二爷”等等配角的演出,看他们的戏会让观众发自内心得叫好,而不是虚情假意。
从第二部分开始,梅兰芳进入中年,结了婚有了孩子。也就是从这里开始,黎明粉墨登场,实话实说,黎明的出现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糟蹋,但其表演也说不上出彩,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了,特别是前面有那么强势的演技派角儿地开场,更加显得黎明扮演的中年梅兰芳温文尔雅有余,亮点不足。
梅兰芳和孟小冬的情感是一个经典,包括第三部分抗战时期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等故事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从情节的发展上看,章子怡和黎明的情感戏还是比较突出的,或者正是由于太突出了,反而使得剧情的发展略显拖沓,等到了最后一部分,观众需要高潮的时候,却未能向第一部分那样让人看得特别过瘾。在讲述中日文化冲突以及战争的过程中有点冗长,结果导致后半部分整体感觉稍欠雕琢。之前听说章子怡的戏不会太多,因为她出演的是孟小冬,属于梅兰芳的“情人”,但从最终的剪辑版本来看,戏份还是比较多的,大约也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戏份。阿娇的戏份被全删,有点遗憾,不过,鸿水认可制片方的做法。如果整部戏再剪掉几十分种,保持在一个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