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中国的水产品行业都沿袭着“做事不留名”的“优良传统”。对于一个快速发展二十年,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从养殖、捕捞到营销的完整产业链体系的行业,始终没有做出一些强势品牌,实在是有些让人扼腕。 调查表明:水产行业仅有8%左右的企业有年度发展计划,7%的企业有长期发展计划,4%的企业拥有品牌,而拥有系统的品牌营销战略规划的就显得凤毛麟角了。 但对于水产企业来讲,品牌有着无与伦比的意义。 1、政府需要水产企业树立品牌。 在政策支持上,政府支持的“马太效应”很明显,大力度扶持强者。在强与弱的标准上品牌是个很重要的指标,同时对于国家来讲监管品牌型企业更为容易。 2、行业需要企业运作品牌。 行业热不热闹,总量够不够大,往往是由排在行业前5位的品牌推动的,品牌越活跃,消费者的需求被调动的越大,如牛奶行业,因为有了蒙牛、伊利等大品牌的“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强大攻势,才有了消费者喝牛奶的习惯,才有了庞大的市场容量。 3、市场需要树立品牌。 食品安全得到空前的重视,消费者不仅要求吃饱、吃好,健康更是根本,品牌是消费者信任的标志。可能大品牌和小品牌都会遇到危机,但大品牌稍作喘息就会渡过危机,小品牌会死去一批,没品牌的则会从消费者的购买清单中被删除。 4、企业与要树立品牌。 无论从企业内部如员工的精神需求,还是外部的合作机构信任globrand.com需求,未来,没有品牌就没法活。特别是每年行业的死亡线在不停的上升,消费者对品牌的精神需求越来越明显,没有抢占消费资源的企业,将没有生存的空间,而品牌便是体现消费资源占据的标签。 李明利本人认为,大多数水产品都需要快速建立品牌,品牌时代无品牌,实在有些难为情。在品牌市场仍然空白的时候,抢占变得很关键。谁能抢先一步抓住机遇,主动出击,崭露头角,谁就会拥有先入为主的特权优势。先发制人是一个机遇,但同时它也是一种压力。当品牌竞争铺天盖地的袭来,那些规模小、管理落后、品牌空缺的企业难免落得出局。所以,水产企业在品牌战形成前期,拼的是先机。 当然,要树立起行业领头羊品牌,出手快只是第一步,出手准才是关键的第二步,这就要求水产企业拥有长远的品牌营销战略规划,要做就做那凤毛麟角的一小撮。
http://www.cczwy.com/new/px_3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