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短缺就像一场疾病,现在,中美两国都在生病,我们同样要做的事情是,就是要治愈这场病。”Steve Papermaster说这句话时,像一位对全球能源和环保问题忧心忡忡的医生。
这位现任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能源委员会联合主席的前风险投资家,是美国总统布什在2001年“钦点”的能源首席顾问,在推动中美两国节能减排和高科技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日前,在北京参加“聚思中国节能减排论坛”的Papermaster接受了本报专访。
在全球金融风暴中,中国政府正将节能减排方面的投资,作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而“缺钱”的美国,却在新技术转让、项目合作方面依旧不肯让门开得更大。
在Papermaster 看来,这既有不同思维方式沟通中的误解,也因为美方对中国法律环境和市场准入的担心。“两国以后会有更高、更广泛的合作空间,特别是在企业合作方面。”
他之前曾提醒说,目前被广泛看好的新能源并不会改变中国2030年能源的构成格局,“可再生能源的供应不可能超过未来能源供应结构的10%,煤炭仍将以58%-66%的供应规模扮演着2030年中国最主要的能源角色。”
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减少投入。“政府在开发新能源问题上,要扮演一个高瞻远瞩的角色。”这位早年叱咤高科技投资界的老兵,将如今的新能源投入,比作1990年代美国政府对互联网投入。他认为,对这些可能改变我们星球命运的问题,不能看短期收益。
据他表示,自己的任期至2009年底。这意味着在新总统奥巴马上任后,他的观点和立场将继续对白宫产生重要影响。
两国合作空间更广阔
《21世纪》:2007年12月1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最终达成“巴厘岛路线图”协议。协议规定,美国作为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清洁能源技术,而不仅仅采取贸易合作的方式。那么,到目前为止,美国都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哪些清洁能源技术?特别在一些高科技领域。
Papermaster:中美之间合作的最大的一个项目就是风力发电,这个项目的金额非常大,有10亿美元。其中不仅涉及到中国政府,还包括中国的国有企业和一些外资企业。
我们还在北京奥林匹克村里有一个绿色建筑。我们不仅卖了产品,提供了相关技术,还教会了中方如何使用。
此前,中美之间的合作更多地停留在对话、交流上,企业之间的合作并不多。现在所进行的合作,和过去相比不仅是一小步,相信两国以后会有更高、更广泛的合作空间。
实际上,在中国,对新能源重要性认识不够的,不光是政府,也包括普通公司和个人。很多创业者没有意识到用环保的概念来办公司、做生意,并提供更多工作机会,他们也不知道怎样去开办新能源方面的公司。而在美国,已经有这样的经验,也有人愿意教你怎么去做这样的生意。这意味着中国的公司可以从中发现更多的发展契机。
《21世纪》:美国是如何进行新能源知识及应用的普及工作的?
Papermaster:美国的做法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政府对新技术进行投资,当技术比较完善后,让企业能够很容易得到技术,然后进行商业化运作;政府运用立法等政策措施激励发展新能源,比如2007年美国对乙醇定价出台了一个激励措施,类似措施还包括补贴、减税等;还有就是在文化意识上进行普及,帮助人们认识到发展新能源的必要性。
[NextPage]
奥巴马政府也会支持新能源
《21世纪》:中美在新能源合作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么?你在大会发言中提到,不要总是谈两国的差别而要专注于两国的共同点,共同点指的是什么?另外,奥巴马即将入主白宫,你能对新政府的科技、能源政策做一些预测吗?
Papermaster:中美就清洁能源方面合作的最主要问题是,两国之间办事方法的不同,这使得双方的沟通多了一些不理解。像去年的“巴厘岛路线”中,中美两国经过四次探讨才达成了一致。当然,(随着沟通增多)现在已经比最初多了很多理解。
就中、美两国而言,我的共同点是,我们都是大国,两国都面临着能源短缺的问题,没有足够能力为本国提供能源,都需要在本国之外寻找更多的能源。而我们都需要立足于本国寻找新能源以及新的节能方法。
布什政府一直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放在新能源的研究和开发方面,2001年投入是90亿,2008年投入上升到245亿美元。我相信,奥巴马政府也会支持新能源政策,如果他们能更加重视就更好了。但是他们可能有自己的想法,对具体政策我也在拭目以待。
《21世纪》:你觉得中美之间如何能就技术转让进行更紧密的合作?
Papermaster:中美两国的技术转让要基于,技术在中国能不能受到很好的法律保护。另一方面则是市场准入的问题,如果美国企业被允许进入到中国市场,就能够将相关的技术带到中国的。
政府对新能源要高瞻远瞩
《21世纪》:中国在能源问题上可能面临一个矛盾,就是中国的发展需要能源,而发展中使用的传统能源又会带来污染,影响发展的成果。你对解决这个矛盾有什么好建议?
Papermaster:对于中国而言,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的需求还是无法改变,是不可能脱离原有的供给形式的。
目前的问题在于,用煤炭发电中有40%是浪费的,这意味着如果能达到100%利用率,就可以节约更多的煤炭。40%的浪费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煤炭去弥补这个差;另一方面,你发的电如果能100%被使用,也可以减少对煤的使用。这需要我们做到,100%的生产、传输和利用这些能源。这是环境保护和能源改善必须要面临的重点,不仅是对传统能源,对新能源亦是如此。
《21世纪》:虽然可替代的新能源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环保,但如果新能源价格始终居高不下,企业、国家也无法承担,反而会影响新能源的推广。对此,你怎么看?
Papermaster:我要强调的是,政府并不是新能源的购买者,而是投资者。不管美国政府还是中国政府都是这样的。只有政府才能去投资新能源的开发。就像互联网,它最早是由美国政府来投资做的,如果当时美国政府没有做这项投资,现在我们没有互联网来用。
政府在开发新能源问题上,要扮演一个高瞻远瞩的角色,尽管这种投资是在短期内看不到收益的。
http://www.ppzw.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