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可口可乐购汇源品牌的乱局

可口可乐购汇源品牌的乱局

作者:陈福香    转贴自:新快报    点击数:2904


    可口可乐公布收购汇源案至今已两月有余,鉴于可口可乐的外资身份,及汇源的民族品牌代表身份,媒体对此案表现出空前的关注,有关收购进程的每个细节都统统曝光--

 可口可乐遭遇封口门事件;果汁业同行拟上书商务部反对并购;并购将转入听证程序;并购案有望年底出台……

 昨日,又有消息称,商务部尚未对可口可乐并购案立案。

 一系列的新闻事件,让此单并购案获得极高关注度的同时,也纠结了多个利益方,个中细节耐人寻味。

 这其中,还有四个最为关键的悬疑不得不说。

 1 可口可乐涉嫌打压舆论?

 并购案公布后,媒体就围绕并购能否成功邀请专家评论,各大门户网站也纷纷开设专题,每天更新全国媒体关于事件的最新动态。钱卫清律师在线访谈的消息被删除将可口可乐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事件源于大成律师事务所钱卫清律师的言论,钱卫清在访谈时表示,无论是从民意还是从《反垄断法》角度都不看好这次收购,民意有民族感情在里面,如果反对声音过大,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有关部门的决策,所以要想顺利通过商务部的审查难度很大。

 据称该访谈播出后,可口可乐立刻致电大成律师事务所,要求钱卫清撤回上述言论。

 而钱卫清律师事后接受采访时则回应:对收购案和此事均不方便发表评论。此回应也引起了各方猜测,可口可乐事后澄清未对钱卫清律师施加压力,封口门事件更显扑朔迷离。

 而与随后很多新闻事件相关的另一主角和君创业此时也进入了媒体的视野,据和君创业负责人李肃称,钱卫清律师同是该公司的法律顾问,封口门事件后,和君创业收到钱卫清与其解除合作关系的要求,称今后不再参与任何涉及可口可乐公司垄断式并购与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相关公益活动。

 和君创业也因此给可口可乐发出律师函,要求可口可乐恢复钱卫清的访谈记录。可口可乐也以声明的方式反击封口门事件。此后,和君创业先后给可口可乐发出三封律师函,但可口可乐均没有任何回应。

 2 果汁同行联名上书反对?

 正当网友对保护民族品牌呼声渐高之时,果汁企业欲联名上书商务部、果汁同行将递交三个替代方案、商务部将开听证会等消息再次让并购案陷入迷雾。

 商务部事后证实,召开听证会报道不实。涉及企业顺鑫农业(000860)负责人也否认出头。记者咨询法律专家获悉,上书这种方式并不符合法律程序。

 上书的具体内容并未公开,也没有企业为上书买单,上书意欲何为?

 记者了解到,和君创业是牵手的股东,即顺鑫农业(牵手果汁母公司)的独立小股东。事实上,多年前和君创业曾担任过顺鑫农业的管理咨询顾问,最近刚刚成为持有顺鑫农业100股的小股东。

 新闻事件涉及多个利益方,但各方似是而非的态度也让事件疑窦丛生。

 当有记者质疑和君创业李肃这种类似于傍大款的行为时,没有得到特别清晰的回应,李肃仅称,此前20年,他曾经代表天府可乐跟可口可乐对过阵。

 在此事件之后粉墨登场的,还有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天府可乐欲追讨品牌事件,其中,也出现了和君创业的身影。和君创业相关负责人汤灏对媒体表示,10月15日已经以天府可乐集团名义向百事可乐(中国)呈送回购品牌和要求赔偿的公司函件,同时也委托上海小城律师事务所向百事方面递交了律师信。

 百事可乐方面则表示,已于2006年完成重庆百事天府的股份收购,成为百事(中国)的独资公司,并称不会对谣言和猜测作出评论。

[NextPage]

  3 并购案有望年底出台?

 经历了国庆前后的大规模新闻轰炸以后,并购案慢慢陷入了平静状态,大家静待结果出台。近日,不少媒体引用汇源消息称,并购案有望在年底出台,一直低调的汇源却在此时高调出声,媒体的神经再次紧绷,记者多方求证未能证实消息的真实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吸引眼球新闻点的后面,却是汇源的上游产业大计:斥资数十亿元大规模扩张果园产业。这也是朱新礼卖出汇源转攻上游产业的战略。

  有记者反映,就在各个媒体收到某公关公司宣传汇源上游产业大计的公关稿时,另外一个公关公司则力劝记者:此新闻稿均是原有资料整合,过两天,会有并购案的最新消息由我们公司代为发布,请你最好再等等。

  有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媒体最关心的是审批能否通过,所有与此有关的新闻都是焦点,而希望促成交易的某一方也会趁势出击,利用媒体的关注点去操作新闻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中还包括为企业服务的公关公司。

  4 商务部目前尚未立案?

 昨日,有媒体爆出可口可乐提交的申请材料尚未达到反垄断法第23条的要求,商务部对此并购案尚未立案。但并未具体透露可口可乐缺少哪些资料。

  记者昨日就此采访可口可乐相关人士,对方称我们得悉商务部反垄断局已经出具证明,确认我们的申请正遵循正常的申报审批程序进行。我们也正在全力配合相关部门的申报审批工作。我们相信该程序正在正常运作。我们不会在现阶段作进一步的评论。这也是可口可乐一贯以来的官方回应。

  最让人关注的是,紧握并购大权的商务部态度最让人疑惑,面对如此大单并购案,从企业宣布并购开始至今,尚无一个商务部官员对此进行官方表态,(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申洪在出席活动时曾有表态)大多从商务部来的消息均是知情人士、相关人士。面对这单正常的商业并购,商务部的暧昧态度耐人寻味。

  有业内人士推测,并购案宣布当天,即有商务部正司级官员郭京毅被双规的消息传出,据称其涉嫌受贿与外资并购案有关。今年9月,商务部原外国投资管理司副司长、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邓湛,身陷商务部条法司巡视员郭京毅涉嫌受贿案,并被批捕。

  这两个事件虽与可口可乐并购案没有关系,但商务部对外资并购的态度也随之发生变化,一方面是审批未有结果,另一方面也说明商务部对外资并购案更谨慎。

  记者观察 谁是炒作幕后推手?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是商界大事,也是经济要闻,因涉及外资收购民族品牌,涉及民族品牌会否消亡,引来媒体和网友的关注也在常理之中。

  按道理,最有发言权的是当事企业及掌握审批大权的商务部。但在并购宣布以来,爆发的大大小小新闻事件却让并购案陷入重重迷雾之中。

  当事方可口可乐和汇源采取了低调的方式,对并购细节、进程均不予透露,但无孔不入的媒体却透过重重障碍频频从相关人士处获得各种可靠消息,令不少同行陷入疯狂的追逐和炒作。

 商务部的暧昧态度,和君创业作为第三方频繁出现在媒体的视野中,并引出一系列的新闻事件,但很多消息却又遭当事企业否认,综合多个新闻由头不难发现,每个事件的背后都有不同的利益关联方。

  这场尚未完结的新闻大战中,媒体作为传播消息的媒介,同时也成了某个利益方的服务者。关注、保护民族品牌的出发点本身是好的,但过多地纠缠于某些细节而作为阻碍并购的理由,并不能改变事态的发展。

  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反垄断法》具体操作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在保护民族品牌方面,《反垄断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民族品牌,值得我们深思。

[NextPage]

 链接 可口可乐购汇源大事记

 ●9月3日,可口可乐宣布以179亿港元以约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股本中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

 ●9月5日,钱卫清律师在某网站访谈实录被删除,可口可乐被质疑打压舆论。

 ●9月6日,汇源掌门人朱新礼首次公开表态,把企业当儿养,当猪卖理论受到广泛关注。●9月6日,报道称果汁企业欲联名上书商务部反对收购。

 ●9月10日,和君创业称已向可口可乐发出律师函。

 ●9月16日,商务部表态,称可口可乐并购案将开听证会报道不属实。

 ●11月2日,有消息称并购案有望在年底出台,消息遭当事双方否认。

 ●11月7日,汇源果汁发布公告称,已委任法国巴黎融资有限公司为独立财务顾问,为可口可乐的收购要约提供意见。

  (以上资料根据媒体报道时间排序,仅供参考)

 

http://www.ppz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