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观察】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画出三伏灸贴敷穴位。
日前,海峡两岸红十字青少年中医药科普夏令营在厦门举行,小营员们来到厦门市中医院针灸科,学习“三伏灸”等知识,中医的神奇魅力令孩子们叹服。
说起三伏灸,厦门人并不陌生。今年头伏还没到,许多哮喘病患者就打电话到市中医院针灸科咨询三伏灸。医生提醒,今年的三伏是初伏7月19日、中伏7月29日、末伏8月8日,市民可于这三天到医院做三伏灸。
三伏灸是“天人合一”的自然疗法
中医有“冬病夏治”的理念,就是冬天好发的病,在夏天进行治疗,能增强抗病能力,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的发作。“三伏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方法,即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通过针灸医生辨证分析后,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治疗。
专家分析,三伏天人体皮肤毛孔大张,腠理疏松,气血畅通,药物更易渗透皮肤,刺激穴位,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治病强身。这是一种体现中医“天人合一”思想的自然疗法。
两类疾病适合做三伏灸
三伏灸主要适用于两类疾病:一是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以及患慢性支气管炎的老人、冬天容易感冒的小孩;一类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市中医院开展三伏灸四十几年发现,咳喘患者除了进行规范的内科治疗,在三伏天接受三伏灸治疗后,冬天哮喘发作次数减少了、症状减轻了。儿科医师也发现,很多免疫力低下、冬天容易感冒的孩子,进行三伏灸贴敷治疗后,冬天感冒病情更好控制了。
除了哮喘,三伏灸对咽炎引起的咳嗽以及过敏性鼻炎、肩周炎、网球肘等寒湿痹症也有很好的效果。
据了解,近年来,市中医院每年三伏天都要接待来自各地的患者五千人次左右,这种中医传统疗法受到越来越多现代人的青睐。
贴药10小时内不能冲澡
据悉,三伏灸所用的药物为膏状,由传统的药物加工改良后制成。使用时以胶布将药膏贴于穴位上。每伏各贴药一次,各种病症所取的穴位不同。成人一般贴3-6小时,儿童贴1-2小时。贴药后皮肤有发热、灼痛感,如果穴位上的皮肤起泡,效果更好,证明所贴药物已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
须注意的是,贴药10个小时内不宜冲凉;若皮肤长有疱疖或破损,或患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急性咽喉炎等疾病,以及2岁以下的孩子(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引起感染),都不宜用三伏灸贴敷治疗。
中医院首开小儿三伏灸治疗区
本报讯 记者昨日获悉,今年市中医院首次开辟小儿三伏灸治疗区,该院位于禾祥东路的门诊部也同时开展三伏灸治疗。
该院三伏灸现已开始接受病人咨询、开具治疗单。病人不必先挂号,可以直接持该院病历卡,或社保卡(曾在该院就诊过)到针灸科、小儿科就诊,由医生开具治疗单,然后到收费处交费。三伏当天,病人持病历卡及交费收据到相应地点即可做三伏灸治疗。
http://www.ppzw.com/hy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