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都叫青岛啤酒,酒瓶显然不一样。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万一发生爆瓶事件,酒瓶和商标都是铁证。
本报7月10日C1版报道了《啤酒“借壳上市”惹质疑》后,不少市民向本报反映,他们在喝啤酒的时候也发现了类似情况,尤其是很多啤酒酷似青岛啤酒,也用的青岛啤酒的瓶子,但仔细一看商标,却并非真正的青岛啤酒。
啤酒乱用酒瓶是否普遍存在?是否属于假酒?“借壳上市”是否合法?酒瓶出现质量问题到底该谁负责?本报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记者暗访
市民只看商标不看酒瓶
7月10日,记者走访了中百大厦、世纪泰华、银座以及佳乐家等超市以及住宅区附近的商业网点,发现多数啤酒的酒瓶都刻有自己的商标名称或特定的英文字母,如烟台啤酒瓶上都有烟台啤酒字样或者三叉戟式样的图案,430ml的燕京啤酒瓶上部还刻有专用二字。
但是,记者也发现所有崂山啤酒的酒瓶上没有任何标志,莱州产的燕京啤酒瓶只是上部散布突出小点,而部分青岛啤酒的酒瓶上也没有任何字样,一种名为青娇啤酒的更是用了刻有青岛啤酒字样的酒瓶,但在商标上注明了本容器上的字与本产品无关的字样。
[NextPage]
在金马路附近的家青菜馆里,记者发现了这种商标为青娇的麦香特制啤酒,在墙角存放的八件啤酒中,用了无任何字样标志的酒瓶和刻有青岛啤酒字样的两种瓶子。商标标明净含量为580ml,但是在瓶子底部却刻着净含量为600ml。
记者发现,在标签制造商后,写着龙口市银河酒业有限公司的字样,生产地址为山东龙口某地,但标签最下方却印着青岛酿酒有限公司字样,地址为山东青岛平度市某地。此外,还标有本容器上的字与本产品无关的字样。
饭店一名员工说,这种酒是店里在购买其他啤酒时搭送的,看着商标样子跟青啤差不多,而且瓶身上还有青啤的字样,标签上还用较大的字体写着青岛酿酒公司,最开始他们也以为这就是青岛啤酒厂生产的。
下午4点多钟,记者赶到了该饭店员工所说的提供酒的新华路直销市场,市场中同样有青娇生产的苦瓜啤酒。据一商家介绍,这种酒最便宜,批发11元9瓶。记者发现,苦瓜啤酒的瓶子也是无标志和带青岛啤酒字样的两种,其他一些价位较低的啤酒也是同样,而青岛啤酒下属的山水啤酒也同样用这两种瓶子。
在采访中,商家和市民都表示,平时并没有注意到瓶身刻字的问题,他们认为,瓶身刻着字,肯定应该用来盛装该品牌的啤酒,比如青啤的瓶子就应该盛青啤,否则恐怕就是假酒。
三方说借壳
回收站:
酒瓶全靠人工分拣
10日中午,记者来到潍坊市区虞河路北段的废品收购站。在一家主要收购酒瓶的废品站内,整齐地摆放着近万个啤酒瓶。正在整理酒瓶的王师傅告诉记者,这些酒瓶大部分都是小商贩们自己到小区或饭店里收购后再送到废品回收站来的。
根据废品收购人员送来的各种各样的啤酒瓶,王师傅把它们分成三六九等,价格也各有不同,以青岛啤酒瓶为例,瓶体上刻有青岛啤酒字样的瓶子市场价是0.2元,而不带青岛啤酒字样的瓶子价格是0.3元。此外,啤酒瓶身上的生产时间也是定价的重要标准,一些使用时间长的酒瓶价格则在0.1元以下。
记者在王师傅的酒瓶收购点看到,有四排1米多高的啤酒瓶放在院内,主要是崂山啤酒、青岛啤酒和银麦啤酒这三种酒瓶,其他则是酒瓶身上没有任何品牌标志的通用啤酒瓶。王师傅说,这四排酒瓶有接近1万个,都是他和妻子两个人给分开的,有时候赶上一天收购了几百个酒瓶,他和妻子就得加班到很晚,先是把各种的啤酒瓶按照品牌分开,再把瓶子摞起来。酒瓶分类的第一道工序就在这里完成。
而不少小商贩为了多赚钱,会偷偷把不同的啤酒瓶混装起来。中午12点半左右,记者在另一家酒瓶回收处遇到前来送旧货的宋先生。宋先生回收废旧物品已经有3年了,平时收购时也收购一些啤酒瓶。现在自己基本上不收购刻字啤酒瓶,因为这种酒瓶的利润很小。
宋先生告诉记者,有时候收购酒瓶时也会遇到整袋子的酒瓶。如果卖家
说是青啤的瓶子,宋 先生为避免分拣酒瓶的麻烦,最多就抽样看看后就一起收购了,并不和卖酒瓶的人多计较,然后直接将整袋瓶子送到废品收购站。
废品收购站的李师傅则表示,有时候他们分拣酒瓶的时候,也确实会从无字通用瓶中挑出刻字酒瓶。但很多时候由于人手有限,难免在分类时出现失误。
酒厂:
不能靠瓶上刻字辨产地
潍坊市民李先生和朋友在虞河路一家酒店吃饭,当点青岛啤酒的时候,酒店老板提醒他是喝潍坊产的青啤,还是青岛产的青啤,那么如何区分青岛啤酒是潍坊产还青岛产,这让李先生很感兴趣。
酒店老板介绍,从酒瓶的字样可以看出青岛啤酒的产地,如果酒瓶上刻有青岛啤酒字样,那么这酒就是青岛产的,如果没有刻字就是潍坊产的。真实情况是否如酒店老板所说呢?
[NextPage]
10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潍坊市宝通街以南的青岛啤酒(潍坊)有限公司。该公司工作人员说,目前青岛啤酒(潍坊)有限公司只生产崂山啤酒,还没有开始生产青岛啤酒。而青岛啤酒寿光分厂的工作人员也同样表示,他们目前也只生产崂山啤酒。
既然潍坊不生产青岛啤酒,那么就更不存在靠酒瓶上的刻字来辨别青啤的产地了。青岛啤酒(潍坊)有限公司品管部负责人表示,酒店老板之所以那样说,很可能是他们促销啤酒的一种方式。
工商质监:
只查商标,不查瓶子出身
青岛啤酒(潍坊)有限公司以及青啤寿光分厂都有自己专门的回收公司,从市场上回收啤酒瓶。他们从废品收购站收购啤酒瓶到厂内分拣酒瓶、预洗、消毒、灌装啤酒、安检等多个环节,都有专人对酒瓶进行检验,一旦发现掺有其他品牌啤酒的瓶子,就马上挑拣出来作废。
青岛啤酒(潍坊)有限公司品管部负责人说,他们用的瓶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酒瓶无刻字的通用瓶,一种就是刻青岛啤酒字样的专用酒瓶。当记者问,如果偶尔出现瓶子混装的情况是否会给造假分子提供可乘之机时,品管部负责人说,一般不会,因为造假者会造得更真,他们如果造假青啤,会把青啤的商标和瓶子一起冒用,绝不会用这个品牌的商标,再用另一个品牌的酒瓶。
潍坊工商部门和质监部门表示,他们在针对真假啤酒进行检查时,一般只检查啤酒的商标,对瓶子的检查只限于瓶子的使用年限,对用谁的瓶子一般不检查。因为国家对此并没有强制性的法律规定,只对瓶子使用年限有个使用两年的建议。
潍坊质监局监察室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市场上凡是5元/瓶以上的啤酒,也就是中高档啤酒大部分都有自己的专用瓶,这是一种品牌效应,意在做大做广自己的品牌。
律师说法
酒瓶和商标同为起诉证据
无论是为创造品牌效应所用的专用啤酒瓶,还是通用啤酒瓶,国家对此都还没有强制性的规定。而众多的啤酒厂家在使用酒瓶的时候也出现了混乱的情况,青岛啤酒以及下属单位生产的啤酒,自身就用两种瓶子,而一些低价啤酒也在使用同样的瓶子,如果发生酒瓶质量问题,谁来担责任呢?
对此,山东求是和信律师事务所的张彩云律师认为,如果消费者购买的啤酒酒瓶出现了问题,对自身造成了伤害,消费者可以将酒瓶上刻着的品牌以及标签上品牌的厂家一并起诉,让两生产厂商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两厂商不能举证出该酒瓶是仿冒伪劣产品,或者谁应该担更大的责任,那么两厂家就都有义务全额赔偿消费者的损失。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哪个厂家赔偿,而因为没有证据证明谁该担责,赔偿的厂家还没有权力再找另一个厂家赔偿。(韩镇 张焜 范国强)
品牌策划
http://www.ppzw.com/artic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