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茶好喝不能过量。部分人群饮用凉茶很可
能影响脾胃功能,导致不思饮食、腹痛腹泻——
中药凉茶,并非人人适应
“怕上火,就喝王老吉”。近年来,王老吉凉茶随着这句琅琅上口的广告语迅速占领大江南北市场,各种中药凉茶也渐渐走入普通市民家中。随着气温的节节攀升,我市超市货架上出售的各种中药凉茶也多了起来。这些凉茶宣称“清爽解渴、草本饮料、男女老少皆宜”,成分中也大多含有菊花、金银花、夏枯草这类常用清热类中药。然而,这些含有中药成分的凉茶是否真的“男女老少皆宜”?选择凉茶应该注意些什么?为此,记者进行了相关调查并采访了市中医院主任中药师。
市民:天热喝凉茶降火
在市区几家大型超市,饮料促销热火朝天,记者在一家大超市看到,门口设置了一个大型的凉茶促销台,某品牌凉茶堆积如山,很多市民正在购买。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一次就购买了两箱凉茶的市民赵女士,她告诉记者:“现在天气太热,小孩又调皮,我担心孩子会上火,凉茶不就是降火气的嘛,索性就一次性多买点了。”正在选购凉茶的李先生也说:“碳酸饮料不健康,怕孩子喝了不好,天热孩子又一直嚷嚷要饮料喝,就买点凉茶回去,纯天然的饮料应该不会有坏处吧。”
在一旁的促销员也一个劲劝记者多买些,“我们厂是百年老字号,凉茶做了几十年了,夏天喝这个对身体有好处。”据她说,天气越来越热,凉茶也变得非常好卖,一天要补好几次货,光是一个超市每天就能卖出几十箱。
凉茶:大多是中药冲泡
“王老吉”、“潘高寿”、“宝庆堂”……超市货架上各种中药凉茶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据了解,饮用凉茶的习俗源于广东,由于当地湿热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凉茶成为当地人清热解暑的主要饮品。随着近年凉茶风靡全国,各地消费者也渐渐将凉茶作为夏日饮品的首选。
记者对比大超市出售的7种凉茶发现,大多数凉茶都是用菊花、金银花、甘草等中药冲泡而成,都称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如“潘高寿”凉茶的配料标着:水、白砂糖、菊花、槐花、蒲公英、蜂蜜、金银花、桑叶、甘草和荷叶;而“宝庆堂”四季凉茶的配料为:水、白砂糖、凉粉草、夏枯草、茅根、金银花、菊花、鸡蛋花、甘草和甜菊糖。这些凉茶配料中的菊花和金银花有清热解毒消炎的功效;荷叶则能解暑、降脂降压;夏枯草性味苦寒,也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将凉茶打开,闻起来有股淡淡的中药味,喝起来口感清凉,略带甜味。总之,这种浅褐色的透明液体并不像中药那样难喝。
医生:并非人人能喝
那么,纯天然凉茶真的是人人能喝的夏季消暑饮品?市中医院主任中药师刘产明并不这么认为。刘主任表示,喝凉茶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因时”是指由于凉茶普遍性寒,所以最好是在夏季高温时节饮用;“因地”是指各地气候不同,在环境湿热的地区可以适当饮用凉茶;“因人”是指未成年人和老人应少喝凉茶,寒性、阴虚体质和脾胃功能较弱的人应少喝或不喝。他提醒说,胃酸过多、长期腹泻、结肠炎患者也要慎用中药凉茶。
他随后告诉记者,即使是健康的正常人,喝凉茶也要讲究一个度,高温天气每天以一杯凉茶为宜。从中医养生角度来说,因为凉茶中普遍含有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等败火清热的中药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去火,保健身体,但过度饮用必然会影响到人的脾胃功能,容易产生不思饮食、腹痛腹泻等症状。
很多市民认为凉茶去火,所以夏天当饮料喝最好,刘主任则认为,去火也要看对象。从中医角度讲,针对由于外感六淫所致的实火,治疗上宜采用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实败火的原则和方法,所以饮用凉茶的确能起到一些去火功效;但对于内伤劳损所致的虚火,如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治疗时应以补中益气、强肾兴阳、甘温除热为原则。而市面上出售的凉茶以性寒为多,虚火人群过量饮用凉茶会对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刘产明认为,市民完全可以自制一些性味甘平的凉茶在夏日饮用,如用白菊花、薄荷、乌梅等中药泡茶,一样能起到去火解毒、清肝明目的作用。(实习生 张嘉钰 韩中寅 记者 童华岗)
http://www.ppzw.com/ppzt.a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