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从安全套现状解析中外品牌差距根源

从安全套现状解析中外品牌差距根源

作者:刘达霖    转贴自:全球品牌网    点击数:3444


  据报道,由于诸多原因,我国本土安全套生产企业基本上处于微利状态,同时,由于对营销的不重视和自身能力的欠缺,使得品牌运作上乏力,产品利润得不到,代工是出力不讨好,生存更是寄人篱下,反之,杜蕾斯、杰士邦等洋品牌却是“数钱数到手软”,如此差距,究竟是为什么?

  企业的惰性是品牌死亡的根源

 

中国品牌总网-图片欣赏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大多数中国安全套企业所期待的都是能够傍上政府这个大款,然,政府每年最多采购17亿只,9家企业争夺每家平均下来不够2亿只,别说获利,生存都是问题。更何况政府是免费发放,0、162元/只的价格在和政府交易上更是不占任何优势。而仅仅是200万的利润却让很多国内企业为此疲于奔命,少有的个别品牌运作的,却依然是在长期政府服务过程中,没有品牌经营情况下的无效推广,找不到产品和消费者的对接点不说,更因为没专业的经营推广品牌经验而夭折。生产型企业的惰性是造成其死亡的根源所在。

  品牌自由发展遭遇多方挑战

  一方面,市场目前30余家企业在生产产品,总量60亿只不能说少,但也需要绝对的市场培养和开发,赚钱最多的国产企业不超过千万,赔钱最多的企业却超过千万,之间的差距可想而知。另一方面,象很多产业一样,安全套有着有工厂无品牌的现状,这样的存在个体,所做的也只是技术工人的角色。第三,企业本身不懂得营销,不善于经营品牌,使得企业的市场话语权更是受到扼制,更受到方制裁和影响,仅终端就至少要占去30%的利润,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那些成功的大品牌是不会受到同等如此待遇的。纵观种种,企业的品牌经营自主性不够,使得市场制约力不够,最终使得多方困扰而逐渐趋于销毁。

 

[NextPage]

  自主发展是扩张还是品牌延续走入误区

  说道底,企业最终也没搞清楚的是,究竟是企业自身生产能力的扩张重要,还是品牌的力量重要。看看原本可以被国人所骄傲得国内唯一一家国家安全套定点生产企业的人福科技,斥资建立了天津中生的安全套生产平台,却为此卖掉了其globrand.com下佼佼者的“杰士邦”品牌,更为让人心疼的是只贱卖了8643万元,而其品牌04、05年的分红就达4007万元。这样的交换是否有意义,显而易见!而起所谓的长远意义结实ANSELL全球第二大合作伙伴,是否又将重演第二次达娃事件?而卖了一个行业前景无限美好的成熟品牌转而去做生产,是否有点战略发展”过了头“?!

  国际品牌依靠品牌力量轻松获利

  反观杜蕾斯和如今的杰士邦,没进政府采购的范围,但却比任何一家国内企业都要生存的美好。高端产品价格达68元/12只,而当初把他卖掉的老东家搭建的所谓天津中生其下的康乐品牌,却不过10元。而在看利润上,05年,杰士邦净利润3100万,杜蕾斯年销量更是1、4亿只左右,每年30%左右的速度递增,1亿只能能5000万,恐怕是国产企业几十年都无法超越的目标。为什么?

  生产VS营销,高端VS低端的委实对比

  从国内国外的品牌的对比上可以看到,国内企业好比辛勤的技术工人,累死累活还勉强糊口,一不小心还有破产的危险,而国际企业却把大量的金钱投入到产品的质量、营销推广上,国内企业政府采购才0、162元,而杜蕾斯等一只就可以获利0、5元,效果可想而知。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状,企业本身的经营态度是根本。国内企业把生产看成天,但却常常只顾数量没质量,更别说在技术创新和突破上有所建树,事实上,企业产品创新需要并不是懂得生产和技术的专业人才,国内也没有那么专业的人才,而是营销思维的嫁入,看看国际品牌新品推出突破的方向,是纵向的,而国内基本上是在原地做文章,用营销来创新产品线,用营销思维来改变企业经营思维是包括安全套行业和国内诸多行业所迫不及待需要进行的首要工作!

  其次,品牌经营上,国内企业几乎无一例外的把目光瞄准了低端市场,因此,没有更大营销推广费用投入,除了生产无其他可关注。而国际品牌,产品线拉的开,随着社会对安全套大话题的推广而更加大了高端投入和开发力度。高端产品线建立,人群研究,以及市场推广费用的预算,渠道利润的预支,等等都融入到产品的研发和开拓中来,而国内企业往往是反方向经营,先研发后找市场,后知后觉悔了企业,也更没了所谓的品牌。在加上对营销的忽视,使得无法与国际产品抗衡。

  很多时候,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来说,创造和发展高端产品并不是一定要靠高端来赚取利润,而却能够改变企业的市场形象,并从而实现转型,最终获得巨额利润,譬如华龙,譬如海尔。

  高端产品不仅能够打开企业的市场,更可以提升企业的战略进程,而对发展中的企业来说,高端产品的发展却能够给企业注入强心剂,柳暗花明!要知道,高端之路并不是大企业的专利。

 

http://blog.pp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