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顶级品牌国际研究中心成立

顶级品牌国际研究中心成立

作者:     转贴自:中国新闻网    点击数:1952


品牌总网-欣赏图片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2008年4月7日,迅速膨胀的中国奢侈品市场成为了全球奢侈品品牌的必争之地。据国际奢侈品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世界公认的顶级奢侈品牌中已有超过八成进驻中国。2007年,落户中国的国际奢侈品品牌在华销售额几乎均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
  8日,上海大学-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与上海纺织教育培训中心在此间举行了“时尚专业教学与实训中心”的签约与揭牌仪式,中国首个奢侈品国际研究中心宣告在上海成立工作小组。此间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真正意义上奢侈品市场的形成亦不远矣。

  据记者了解,时尚教育,在中国教育领域还处在萌芽阶段。自五年前,上海大学-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与“时尚之都”法国巴黎MOD’ART和“时尚营销先锋”美国NYUS顶级品牌研究机构,着手对“国际时尚产业”和“本土时尚产业”进行研究和探索性教学,中国的时尚品牌教育尚开始起步。此间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市场的日益开放与国际化,中国时尚产业的教育和研究已经迫在眉睫,而出自中国本土的国际顶级品牌,中国的本土时尚文化也将呼之欲出。

 

[NextPage]

  奢侈品文化中国存误区

  上海大学-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时尚文化研究工作室”常务副主任房林博士在此表示:中国的“品牌战略”,首先要填平“奢侈品”与“国际顶级品牌”之间的沟壑。中国一贯倡导“勤俭节约”的美德,“奢侈”一直以来就带有贬义概念,但是这就造了国人的认知误区。在国际上,把具有悠久文化、享誉盛名的品牌商品,称作为“luxury”,而中国对英文“luxury”的翻译是“奢侈品”,实际就是“国际顶级品牌”的概念,这就导致中国在当今的品牌战略上障碍重重。

  其次,要区分“奢侈行为”和“奢侈品消费”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奢侈品消费”,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是人们享受优质商品给自己带来精神愉悦的行为,这个和“奢侈行为”一定要区分开来。

  最后,“奢侈品”与“国际顶级品牌”的概念互通,还在于人们的习惯称谓。我们反对“奢侈行为”,但是我们要研究“奢侈品消费”,要研究“时尚产业”,因为中国人民已经逐步迈入小康生活,我们有权利享受人类文明带来的成果,但要在“理性消费”的大前提下。

  内场奢侈品市场日渐成规模

  根据上海大学-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时尚文化研究工作室”与法国ESCP-EAP大学奢侈品营销中心一项研究数据表明,中国目前城镇人口中93.7%知道“奢侈品品牌”,68.9%能够举出2个以上的国际奢侈品品牌,32.6%实用或购买至少一件国际奢侈品,这些数据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房林在采访中说,中国时尚消费市场的飞速发展,从连续3年的中国“国际奢侈品”展的人满为患可见一斑;在上海徐汇、松江的“FOXTOWN”,青浦徐泾、筹建中宝山区的“OUTLETS”,这些大型的“奢侈品牌折扣店”的,以及这些来自全国源源不断的消费者,既预示着中国时尚产业的前景无量,同时也带来需要思考的“畸形消费”。

  这种“畸形”态势愈演愈烈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对“奢侈品”消费的非理性。这种“非理性”消费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国际品牌的盲目崇拜,不分是否适合自己的气质和经济承受能力;二是从众心理严重,很多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人,对时尚品牌挑选,不从自身的审美和理性认知出发,而是一味从众,这个对中国市场消费市场消极影响是很大的,我觉得这个“战略协议”的签署,为未来中国人进一步了解时尚市场、时尚产业,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本土奢侈品牌呼之欲出

  专家表示,中国“奢侈品牌”缺乏的根源问题尚未解决,如何抢滩“时尚产业”面临困难。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量以突破2000亿人民币,并且预计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而相比发达国家时尚产业近2个世纪的发展,中国对时尚产业的研究和教学还是很落后,目前,中国巨大的时尚消费市场中最大的得益者却是发达国家的奢侈品牌的拥有者,中国消费者在为他们巨额的品牌费用买单。

  据专家研究表明,抢滩“时尚产业”巨大障碍,在于中国未具备“三驾马车”,缺“国际顶级本土时尚品牌”、缺“国际顶级品牌的营销人才”、缺“打造中国国际顶级品牌的团队”,而这“三架车”是打造“中国奢侈品牌”唯一工具和路径。筹建“上海奢侈品国际研究中心”,正是为了解决这“三驾马车”,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时尚领域贴上“CHINA”的标签。

 

http://www.ppzw.com/ppzw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