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企业,独立的生命体天天侃牌(69)

企业,独立的生命体天天侃牌(69)

作者:韦桂华    转贴自:全球品牌网    点击数:2192



    企业到底是独立的生命体,还是企业家的衍生物?
 
    从客观的企业行为结果统计数据来看,答案无疑倾向后者。
 
    大多数的中国企业仍只是创立者的衍生物,是个人或少数人利益的承载体和梦想的实践地。 然而对于中国公司而言,下一个20年的商业命题应该是如何从中国公司走向国际公司!
 
    这一质变的关键前提则是:公司,作为独立的生命体,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具备各种资源的人,都可以投资于这些“设施”来分享剩余价值,尤其是那些拥有“人力资本”的人。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陈春花表示,从组织理论上讲,创业阶段(直线型组织架构,创业者既是经营者,又是所有者,企业很集权)已经过去了,职能阶段(由专业人士负责企业的不同职能部门,企业所有者不再进行直接管理)基本上完成了,开始进入到事业部制这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分权,也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要分开。这是因为当企业发展到这个阶段,创业者已经没有能力去承担那么大的一个责任。企业要更高速的发展,企业就必须走到两权分离的状态,这时候必须要引进职业经理人。因此这几年,引进职业经理人就变成一个相对突出的企业问题。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彭剑锋认为,企业家所面临的问题按照组织理论来讲,有四个危机。第一个危机是在个人组织创始阶段,他面临的是管不过来——领导危机。管不过来怎么办,要建职能部门,要请专业人士,这叫职能化。组织职能化形成阶段解决领导危机问题,按照哈佛大学的理论专业人士分四类:业务经理、区域经理、职能经理、组织人事经理。职能化到一定程度后,组织就开始出现僵化了,要面临着集、分权的危机。分权以后,解决活力问题,这就要有准企业家了,高端的职业经理人就出来了。分权以后,出现诸侯,组织就要面临决策危机,就要重新整合。组织整合的过程就涉及到组织再造的问题,合并、重整、并购、重组,相互制约。在整合过程中再往上走,企业又变成一个大集团,这时候又出现深层次的官僚危机,又要开始整合。新一轮的轮回。
 
    陈春花还表示,中国商界面临三个困惑:一是企业家的角色困惑。企业家常常把企业变成自己的家了,但实际上这个企业不是他的家,企业就是企业,他只是企业中的一个成员,成员承担其中一个角色;二是企业的定位困惑。企业是企业家的衍生物还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三是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在中国,从媒体,到专家,到研究,没有谁清晰地描述什么叫职业经理人。如今有三说:一曰保姆、一曰管家、一曰企业的内部老板。还有一种是对职业负责。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首席咨询师施炜表示,很多创业者认为企业本身是企业家生命的外化、衍生物,不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
 
    中国企业发展到今天,不论是企业家、职业经理人还是企业,要回答一个本源问题:我是谁?从过去来讲,创业经过高速成长时期以后,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以后,其实他要回归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确确实实中国企业发展到今天,很多企业、企业家、职业经理人不知道我是谁,我在企业中扮演的是什么,我的使命是什么,我的责任是什么,这些最基本的概念都搞不清楚,出现混乱就是难免的。施炜说道:我认为有三种冲突。第一种是心理契约冲突,这是最根本的冲突。什么意思呢?就是对公司的目标、方向、愿景、对组织命运的态度、观点上不一致。这个时候产生了矛盾和冲突,达不成一种比较稳定的、持久的、规范的心理契约,互不信任。创业型企业家往往认为职业经理人对公司的责任感是不够的,没有切肤之痛,没有深层次的责任感,“仔卖爷田不心疼”。职业经理人则常常觉得企业家缺乏学习能力,封顶了,要靠像自己这样代表未来的新鲜血液来解救它。心理契约冲突是最深层次的,事实上是根源于人的利益本位。
 
    第二种冲突就是策略框架的冲突。我所见过的企业,策略层面的冲突很大的。创业型企业家用最朴素的生命体验和有限经验来推理,创业型企业家习惯于以小博大,以时间换空间。能够迅速地抓住成长的机会,浓缩成长的过程,短时间扩张会让他们心里特别愉悦。职业经理人受过训练,有习惯的思维方式。强调规划、投入产出比例;强调有战略体系、管理流程、要素组织。因此前者总认为后者是纸上谈兵,后者则认为前者是草莽一世。
 
    第三个冲突就是从内在的管理理念到外在的管理行为的冲突。这里有很多问题。职业经理人希望制定一种清晰的、理性的、规范的规则来管理这个组织。创业型企业家更喜欢人治、习惯情感控制。
 
    2008年3月9日
 
    新华社: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9日在北京参加两会时说,他无法接受法国达能集团在新一轮和谈中提出的新的合作方案,“谈判很难进行下去”。
 
    宗庆后接受采访时说,根据新的合作方案,达能提出将双方所有合资公司和非合资公司重新整合,组成一家新的公司并实现A股上市,由双方各持有其中40%的股份,余下20%作为公众股;若达能对该公司的持股比例低于40%,则须保证该部分股权在上市后市值在500亿元以上。
 
    “并不是达能说要合作,我们就一定要跟他合作。”宗庆后告诉记者,达能想收购新合资公司多少股份、以什么价钱收购都应该经过双方协商,且新合资公司上市后也不可能保证它的股价。“这些条件都没什么道理,我们不可能接受。”
 
    他说,娃哈哈与达能之争最终如何解决,要看和谈进行得如何。“只要平等互利地谈,有诚意地谈,(要达成协议)说快也快。”据他介绍,和谈期原定两个月,后延长一个月,3月份即将到期。“不知道会不会继续谈。”
 

[NextPage]

    宗庆后表示,娃哈哈曾在和谈中提出,将合资公司中持有股份全部售予达能,或收购达能所持股份,再将合资公司所有股份售予第三方,皆未得到达能同意。达能此前曾表示,娃哈哈的创始人宗庆后设立了众多同达能与娃哈哈组建的合资公司存在竞争关系的平行公司(即非合资公司),损害了达能集团的利益,并出价40亿元人民币欲取得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而娃哈哈方面则宣称了非合资公司存在的合法性,并表示坚决抵制达能的并购行为。
 
    “根据最初合作的协议,娃哈哈不生产、经营与合资公司有竞争的产品,但我们的合资公司是投资公司,并没有经营业务。”宗庆后说,他此后设立非合资公司的产品全部交合资公司销售,这些情况每年都完全披露在审计报告中,并经由达能认可。就达能对娃哈哈滥用商标的指责,宗庆后称商标使用是双方合同许可的。
 
    宗庆后说,达能与娃哈哈之间的纠纷没有影响娃哈哈公司业绩的总体增长。目前,娃哈哈的销售网络和员工队伍稳定,由于公司没有向银行贷款,也不存在信用问题。达能与娃哈哈经济纠纷自今年4月公开化以来,不断升温。达能先后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和美国提起了仲裁和诉讼,而娃哈哈方面则先后在国内各地提起了多起针对达能的仲裁和诉讼。在中国商务部的斡旋下,去年12月21日,达能和娃哈哈宣布暂停一切诉讼仲裁,回归和谈。
 
    2008年3月9日
 
    第一财经日报:来自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的数据显示,作为国内首批Cross量产车型的代表,上海大众CROSS POLO自去年12月底上市以来,目前月销量接近900辆;不过,若与月销量在4600辆以上的POLO劲情和3100辆以上的POLO劲取相比,差距不小。而在刚刚历经了“上南合作”的重大变革之后,南汽名爵也即将于2008年3月下旬正式推出一款Cross风格的新车型。
 
    “现在Cross概念比较热,有些两厢轿车或MPV/SUV稍加改动,就往这个词上贴,其实质就是在试水‘新概念营销’的手法。”9日,正筹划推出一款Cross车型的某汽车公司公关总监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而当这种营销手段被广泛采用之后,来自这一新辟的细分市场中的竞争也必然随之加大。”
 
    “在上个月的情人节前后,CROSS POLO从众多车型中脱颖而出,成为我们整个展厅的主推车型。”“CROSS POLO在传统POLO之前加上了“Cross”一词,风格就不一样了:它可以作为一件时尚又有新意的礼物,用它载着伴侣去海边,或者去看一场汽车电影,颇显浪漫。”
 
    据介绍,CROSS POLO首次出现在中国,是在2006年的北京车展上。当时,德国大众特意将这款在巴黎车展上颇得好评的新车型送达北京展出,结果赚足了市场预期。这款跨界车型在POLO基础上,秉承德国大众最新的“Cross”设计理念,巧妙地融入了越野车、跑车、旅行车等车型风格,具有耳目一新的创意跨越。随后在2007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上海大众正式宣布将引进生产这款跨界车型,由此又引发了市场的广泛期待。之后又在去年底的广州车展上宣布正式启动网络预订,正式吹响了其进军中国市场的号角。
 
    在一番以“Cross新概念”为营销噱头的预热之后,上海大众于去年圣诞期间正式宣布CROSS POLO上市发售。首批上市的1.6L主力排量,共有手动挡和自动挡两款配置;其中,1.6L手动挡价格为113300元,1.6L自动挡价格为129300元。与这款巧妙地将轿车的乘坐舒适性、有越野车的操控灵活性,以及SUV一般的空间拓展性融为一体的CROSS POLO相比,三厢POLO劲取1.6L手动挡价格为10.90万元,比同样为1.6L手动挡的CROSS POLO价格便宜4300元;而两厢POLO劲情1.6L自动挡风尚版,比同样为1.6L自动挡的CROSS POLO价格便宜9500元。
 
    “作为一款两厢掀背型Cross汽车,南汽名爵的新年首款全新车型MG 3SW即将于2008年3月下旬正式推出,预计售价在8万~12万元。”对于Cross概念,英系轿车MG 3SW可谓做足了功课。据南汽MG名爵内部人士介绍,MG 3SW在操控性、动力性、适应力和风格力四大特点上达到均衡,满足国际公认的“Cross四象限理论”标准。而所谓的“Cross四象限理论”,指的是汽车须在由操控性、动力性、适应力和风格力组成的四个象限中,都具备较高的点值,并达到四项均衡。
 
    作为上南深入合作后MG名爵推出的第一款新车,MG 3SW是引领Cross风格的新一代多功能城市轿车,将包括1.4L和1.8L两个排量。据市场人士分析,随着CROSS POLO与天语SX4的先行以及MG 3SW和逍客的即将面世,Cross车型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将快速加剧。
 
 
 
 

http://www.ppzw.com/show_company_news.asp

 中国品牌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