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一位对本地品牌现象作过多年研究的咨询界专家称,“名人实业”从幕后走到前台显示,先前所谓的“建立集团控股的股份制物流平台”的经营决策,准确的表述方式应该是“建立名人实业控股的股份制物流平台”。这一耐人寻味的措词上的区别,足以让人们对双星集团与“名人实业”的关系发生极大的兴趣。而搞清双方的关系,将有助于解释为什么那项“得到了市场代理拥护和支持”、“正在顺利向前推进”的工作,会在“西南双星”面前遇到如此之大的阻力。
“名人实业”今天的股权结构,是在2005年大型国企MBO被叫停、“超龄服役”的汪海主动放弃股权激励方式之后,青岛市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对众多方案反复权衡的结果。 资料显示,“名人实业”成立于2002年9月,注册资本3153万元,法定代表人为生锡顺,其另两个身份是双星集团副总裁和纪委书记。“名人实业”由自然人占大股,汪海是第一大股东,占股21.88%,并任董事长;包括汪海在内的青岛双星5名高层人士合计持有“名人实业”46.78%的股份,其他10名自然人持股为20.22%,剩下的33%由双星集团工会和国有企业双星集团均分。有消息称,2008年底双星集团将把持有的“名人实业”16.5%的股份出让,彻底退出“名人实业”。届时,“名人实业”将成为汪海和青岛双星高管完全控制的公司,上市公司青岛双星(000599)和“名人实业”将没有任何产权关系。 此前有消息说,“双星鞋业”私有化之后,汪海将以退休的方式离开青岛双星,专注于“名人实业”的发展,继续其“鞋王”生涯。所以说,对于已经67岁的汪海而言,“名人实业”将是他退休之后的“养老”产业。 然而不幸的是,“名人实业”5年来的经营状况一直令人不敢恭维。去年底“名人实业”受让青岛双星鞋业资产时公布的资产状况,更是让人们对“名人实业”的实力打上了问号,进而对汪海退休后的“生计”产生了疑问。 但可以肯定的是,汪海比谁都迫切地想把他的“名人实业”做大做强。于是,双星品牌由“名人实业”有偿使用5年的协议,对于“名人实业”和汪海而言,更像一桌饯行的酒席;而如果经营仍无起色,则有可能成为“最后的晚餐”。 相信汪海比别人更清楚他与双星这一品牌之间的关系,尤其了解双星品牌中有他的心血却最终可能不再属于他的“冷酷事实”,所以近年来才有了在他名下的“名人”、“汪海”等诸多品牌的出现。近年来,双鸟型“名人(W)”商标频频傍着“双星”标志在众多媒体亮相的情景,以及各地双星专卖店被要求将门头上“双星”标志弱化处理,而重点突出双鸟型“名人(W)”标志的事实,都比较真实地袒露了汪海希望自己的“名人(W)”品牌迅速长大,以备其退休后再续辉煌的迫切心态。而所有这些,在目前正在进行的关于“谁成就了双星”、“谁在真心实意做双星”的口水战中,已被“西南双星”顺手牵羊拿来,用以诟病“名人实业”及汪海“无意做大做强双星品牌”。
http://www.ppzw.com/Article_Class2.asp?ClassID=78
中国品牌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