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人民币升值,出口企业危机

人民币升值,出口企业危机

作者:     转贴自:央视国际    点击数:1976


品牌总网-欣赏图片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从3月下旬开始人民币就一路蹿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终于在今天突破了7:1的整数关口,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美元不断贬值,不仅对普通美国人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影响,更影响着中国的进出口企业。

  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国内一部分行业也因此而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纺织、电子加工、玩具加工等等一系列靠低价打入国际市场的出口加工企业都面临着大规模减产、倒闭的困境;而石油、天然气开采业、航空业、钢铁、交通、电力设备、造纸等行业,原材料的进口依存度较高,人民币升值也将大幅度降低其进口的成本,这些行业均会不同程度受益。

  对我国通货膨胀颇有研究的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松奇认为,只要人民币升值,对通货膨胀积极的抑制作用就会继续体现;随着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近期国际热钱涌入势头加剧,只要管理层监控好这些资金流向,避免负面效应,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热钱效应就会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在改善中美贸易关系方面,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人民币“破七”:升值进入快车道

  从3月下旬开始,就一路蹿升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终于在今天突破了7:1的整数关口,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相对而言,美元就在不断贬值,那么,美国方面又是怎么看待双方汇率的这种变化?我们在第一时间联系了我台驻美国记者,一起来看看她发回的报道。

  中央电视台驻华盛顿记者站记者牛海峰:“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正对美国经济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也引起美国民众的广泛关注,他们认为,由于美元贬值,原本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价格也在上扬,因而对日常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另外住房市场降温,金融市场动荡,已经对美国整体经济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美国经济将在今年陷入轻度衰退,近来,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汇率走低趋势加重,对欧元汇率更是频频创下历史新低,从目前看来,美元贬值的趋势在短期内仍旧难以逆转。”

  华盛顿市民:“影响了我出国旅游的念头,我现在不想出国旅游,因为太贵了,作为美国人,现在国外的价格对我们来说太高了。”

  华盛顿市民:“最近我打算去夏威夷旅游,和去欧洲相比,在国内我可以使用美元。”

  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对普通美国人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影响,如果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算起,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达到了13.8%,是什么样的力量推动着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节节走高?来看一下记者康敬峰发回的报道。

  记者:“今天人民币兑换美元的中间价首次突破7元关口,自从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幅度已经接近16%。”

  记者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网站上看到,1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中间价为6.992元,这是人民币汇率自汇改以来创出的新高,通过对近期外汇交易市场的查询,记者发现人民币对美元的交易价格早就突破了7元关口,那么人民币对美元破7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认为,这意味着人民币升值的主动性在增强。自从2005年7月21日汇改之后,人民币对美元就在不断升值,但是在7.5之前,人民币的升值更多的来自于被动性升值,也就是来自于美元的贬值,但是从去年10月份开始,人民币的升值速度明显加快。

  200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大约为6.4%,但是今年第一季度,仅仅三个月,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就达到了4.2%,平均一个月上涨1.4个百分点,刘煜辉认为,从去年底开始,随着中国通胀压力的日趋明显,央行更多的考虑,采用汇率手段来调控经济,这也加快了人民币主动升值的趋势。
     刘煜辉告诉记者,未来人民币的升值空间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取决于美国次贷危机未来的一个演变状况,以及美国的经济走势;另外最重要的是取决于,我国改善经济贸易结构的改革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也就是巨大的贸易顺差能否回落。

  刘煜辉:“国际收支的失衡状况得到改善的话,这个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大为的减轻。”

  刘煜辉认为,由于中国的大部分产业处于世界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对进口产品价格的影响非常微弱,尽管人民币在升值,但是进口产品的价格也在上涨,所以对贸易顺差的改善也就很小。但是,由于我国产品的对外出口大多是以美元进行结算,人民币升值之后,会造成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这将直接影响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影响到整个出口行业。

  刘煜辉:“这些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速度很可能赶不上,已经没办法消化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剩下唯一的渠道,一个是产业的转型,或者产业的外迁,再一个就是选择倒闭。”

  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一方面意味着人民币将成为国际市场上的强势货币,然而,国内一部分行业也因为人民币汇率走高,而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像长期位居我国出口商品第一把交椅的纺织服装行业,就感觉到人民币汇率破七对他们是雪山加霜,来看看纺织企业的反应。

  记者来到位于北京通州区的北京铜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杰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人民币升值太快了,让他们感到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是一片繁忙的景象,然而刘杰告诉记者,人民币每升值1%,企业的利润就下降了0.6%,现在企业利润是越来越薄了。

  作为北京的名牌产品企业,铜牛集团下属的北京铜牛股份有限公司,是专门生产出口针织服装的企业,产品出口率达到80%以上,年出口销量达三千多万美金。然而,在人民币一路小跑升值的过程中,企业出口产品的销售利润,却在一路下滑,刘杰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帐,在人民币升值之前,企业的毛利率能保持在10%到15%,当人民币升值5%的时候,实际利润,只减少了2%到3%,但是现在企业的利润,仅剩下2%到4%了,这个2—4之间,是纺织行业应该说是一个很艰难的数,这个数应该是维系纺织的发展的数字。

[NextPage]

 

  作为当家掌门,让刘杰感到更难以应对的是,在人民币一路小跑升值的过程中,与他们长期合作的一些国外客户可能会放弃继续与他们合作,从而去选择成本更低的周边国家的企业,这个压力,比销售利润降低的压力还要大。

  刘杰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只能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一方面积极地跟客户调整一些产品结构,通过生产利润相对较大的高端产品,来弥补汇率所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扩大国内市场的销售。

  在汇率的此消彼涨中,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纺织业,很多靠低价打入国际市场的出口加工企业,此时也已经无法再挣到原本就很微薄的利润,再来看看记者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调查。

  记者在广东的一家鞋厂看到,上午十点,正是上班的时间,不过这家工厂的大铁门却紧紧地锁着,零乱的场景告诉记者,这里似乎已经人去楼空。记者走访了多家工厂,见到的几乎是同样的情境,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关闭或搬走的工厂越来越多,而亚洲鞋业协会秘书长李鹏告诉记者,如今在加工制造业聚集的珠三角地区,像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

  据广州海关统计,今年1月-2月,珠三角地区参与出口鞋的企业只有1512家,比去年同期减少1855家,与此同时,制衣、玩具加工、电子加工等等出口行业,都出现了同样的状况,不少企业开始外迁,有的已经倒闭,近几年,“劳工荒”、“电荒”、“油荒”,使得珠三角的这些企业承受了巨大压力,同时,人民币的升值更使这些企业的出口利润大幅缩水,令许多企业无所适从。

  而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仅仅是珠三角地区的企业遭遇困境,长三角地区的外向型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打火机是温州最有特色的产业之一,目前全球有百分之八九十的金属外壳打火机都产自温州,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令人引以为豪的出口产业,却正在经历一场重创。企业数量从一年多以前的六百家左右锐减到现在的三五十家,温州的打火机行业遭遇到重挫,雪上加霜的是在美元持续走低的同时,美国乃至欧洲的消费力也日益疲软,更使温州的出口企业走上了下坡路。

  记者了解到,正在经历危机的不仅仅是打火机行业,纺织、电子加工、玩具加工等等一系列的出口行业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这其中除了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提高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之外,人民币升值也是造成工厂、尤其是外贸出口企业大规模减产、倒闭的重要因素。

  人民币升值抵消了低附加值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国内一些出口加工企业遭遇到了难题,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对那些需要大量进口的企业,人民币升值又意味着什么?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化工原料和制造企业,去年该公司进出口额高达18.7亿美元,人民币汇率每一次的波动,都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进出口业务,而对于该公司的掌门人任建新来说,人民币的升值是有喜有忧。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任建新告诉记者,人民币升值了对进口是有利的,但是对出口就面临挑战了。

  记者注意到,由于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中国化工集团的进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今年一季度该公司的进口总额比出口总额多出了46.7%,而在去年同期,进口总额则比出口总额少26%。

   由于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所以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中国化工集团的管理层及时对公司的进出口结构做出了战略性的调整:加大技术引进,加大装置引进,以及加大国外化工类资产收购的力度。

  事实上,受益于人民币升值的行业还有不少,比如航空业是人民币升值受益最明显的行业之一,由于国内航空公司主要以美元融资租赁或银团贷款的方式购买飞机,因此人民币升值可以节省相关的财务成本与费用,同时人民币升值也会带来进口航油、航材等成本的下降,这也使航空公司普遍受益。

  此外,石油、天然气开采业、钢铁、交通、电力设备、造纸等行业,其原材料的进口依存度较高,人民币升值也将大幅度降低其进口的成本,这些行业均会不同程度受益,同时,银行、房地产也会受益于人民币升值。

  就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时候,国内的消费价格指数CPI也在节节升高,推动CPI走高,一定程度上也源于石油、铁矿石、农产品等需要进口的大宗商品不断涨价,那么,人民币升值有没有可能降低进口产品的价格,缓解国内的物价压力?升值带来的这些变化,究竟如何权衡?来听听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松奇的看法。

  在全球商品高度国际化的今天,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使同一单位的人民币,购买的商品比过去增多,这种现象是否意味着人民币的升值对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会产生抑制作用?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松奇:“现在由于人民币升值了,贸易条件改善了,实际它本身就说明,由于你本币升值对于通货膨胀有积极的抑制作用。”

  记者:“它是一种短期的行为,还是一种长期的作用呢?”

  王松奇:“这个作用应该是长期的,长短期都有的,无论短期,长期,只要你人民币升值,外来的商品就变得相对便宜,这样我们每一个劳动者挣的工资就比原来实际购买力就更强了。”

  对我国通货膨胀颇有研究的王松奇认为,只要人民币升值,对通货膨胀积极的抑制作用就会继续体现。同时,随着人民币升值速度的加快,也导致了最近一段时间国际热钱涌入势头的加剧,中金公司日前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月—2月份,中国外汇储备创纪录地激增了1189亿美元,外贸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仅471亿美元,有717亿美元无法解释,这717亿美元基本可以认定是冲着人民币升值涌进来的热钱,那么这些热钱涌入中国以后,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有利还是不利呢?

  王松奇:“外资大量涌入中国,我个人认为,一个基本判断就是它增加了中国的外元储蓄,外部流入的钱进来,使我们经济建设资金有一个新的增量,它是好事,但是这些钱,关键取决于它的具体流向,它进入那些投机领域,它吹大了资产价格泡沫,它会有负面作用,所以我们怎么来看这件事,关键还是人民币币值在不断调升,然后人民币升值这个预期在长期的起作用,让我们人民币的汇率和它本身应该具有的价值,大体能够匹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个热钱不正常流入问题。”

  王松奇认为,只要管理层监控好这些资金的流向,避免它的负面效应,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热钱效应,就会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在改善中美贸易关系方面,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王松奇:“我们马上要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的贸易体,所以中国的影响力非常大,我们的升值有示范效应,它会带动我们周边的经济体,东亚的市场,新兴市场经济体,整个的币值,整个世界的货币结构,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动,所以这个升值,顺应客观规律的升值,根据供求状况所调节,产生新的这个货币币值水平情况,它对整个世界货币体系的影响是积极的,对中美贸易的影响应该也是积极的。”

  那么,如果人民币升值不断的话,对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会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影响?

  王松奇:“我个人认为,总得来说是好事,就你的钱越来越值钱了,你的货币越来越坚挺了,它背后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社会的政治、经济方方面面的稳定情况决定的,实际上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然后政治、社会不断稳定,然后经济发展长期向好,有这个基本面决定的,人民币在不断升值,大家都看好你的货币。

  我们如果尊重这个客观规律,就有很多很多的政策选择,可不可以找到一种办法,我们把它调升到一种幅度以后,然后不产生那种非常强烈的,不再升值的单边上涨预期。”

  半小时观察:“破七”只是开始

  就像节目中专家所说的那样,由于中国的大部分产业处于世界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对进口产品价格的影响非常微弱,尽管人民币在升值,但是进口产品的价格也在上涨,所以对贸易顺差的改善也就很小;但是由于人民币升值,在出口时以美元作为结算单位的企业竞争力就会降低,利润就会下降。这对我国的外向型企业成长和劳动力就业都会造成不小的压力。

  但是人民币升值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压力,也有收益和机遇。人民币的强势对像航空、金融、钢铁、房地产、石化、电力、有色金属和零售业产生的影响都是中性甚至偏好,但是对于纺织业等过分依赖出口的行业却是负面影响居多。对于那些受到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行业和企业来说,如果能主动进行技术创新、品牌创新,加强研发、更新产品,告别价值链下游的竞争,那么压力就会变成成长的动力。

  总之,人民币的强势代表着我国国力的成长,也代表着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正在加大。人民币升值作为一种趋势,只有速度快慢的差别,短期内很难逆转。“破七”只是打破了一个关口,在汇改的道路上,“破七”注定只是一个小插曲而已。

http://www.ppzw.com/Article_Class2.asp?ClassID=107

中国品牌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