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鞋都:专业市场“试验田”

鞋都:专业市场“试验田”

作者:     转贴自:晋江经济报    点击数:3330


 

[NextPage]

品牌总网-欣赏图片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中国鞋都是晋江产业的标志之一


  清明节前一天,已经下午5点多了,还有两拨人先后走进位于陈埭镇的中国鞋都融市工作小组,他们都是经营鞋材生意的老板。“听说进驻鞋都的商家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我们就过来看看。”其中的一位丁先生告诉记者。

  谁知,这一“看”便是一个多小时,中国鞋都融市工作小组的小蔡直到临近7点才下班,但心里却很高兴。在详细了解了优惠政策、店面位置等信息后,几位老板都签下了《租赁店面意向申请表》,要求鞋都为其预留店面。

  鞋材老板所说的优惠政策是指《晋江市政府关于扶持中国晋江鞋业城融市繁荣的若干意见》,这份文件自4月1日起实施,短短数日已引起广大鞋业贸易商的极度关注。

  事实上,鞋都只是晋江大力发展专业市场的一块“试验田”,对于其进展,其他专业市场都在时刻关注。按照晋江市委、市政府“先行先试”的战略决策,今后,晋江将制定政策大力扶持专业市场繁荣,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NextPage]

 


    大局: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于全省

  第三产业相对滞后是晋江目前面临的尴尬之一。

  据悉,2007年,晋江市的三种产业结构比例为1.9∶65.8∶32.3,而在全省,这一比例为11.3:49.2:39.5,可以看出,晋江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比全省平均水平低。实际上,即使是在泉州市,晋江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也略低。

  为此,在晋江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晋江市政府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列为发展方向之一。今年初,由晋江市财政局牵头协调国税、地税、工商等部门组成调研小组,先后深入陈埭、罗山、安海等镇街道,了解鞋材、汽车、钢材等商贸市场的经营现状。

  “我们与镇政府、税务、商会、经营户等各方代表进行座谈,仅座谈会就开了不下10场。”亲历这一过程的晋江市财政局局长庄铭理告诉记者,相比汽车、钢材等市场,陈埭的鞋材市场最具规模,对本地产业的支撑作用也最明显,因此,调研小组决定以陈埭市场为试点,制定扶持政策。

  节点:

  陈埭到了转型关键期

  坐不住的不仅是晋江市政府。在历经鞋业发展面临诸多不利、规模企业外迁等考验后,陈埭镇也开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分管经济的陈埭镇党委副书记李德铭表示,陈埭镇目前已经迈入了又一个关键节点,毫无疑问,以鞋材市场为代表的商贸流通业是目前最具潜力、最具基础的亮点之一。

  近年来,陈埭镇经济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但受土地有限等影响,不少企业开始外迁。据不完全统计,自2003年以来,陈埭镇的外迁企业已达100家以上,其中,又以规模企业居多。因此,经济发展指标对政府及企业所形成的压力不言而喻。

  陈埭鞋材市场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最早仅有一条街、数十家商店在经营。其后,随着鞋业的发展壮大,在呈“井”字形排列的4条大街上,遍布着1000多家店铺,集鞋材批发零售、储运、鞋机展销为一体的鞋市绵延数公里。在这里,大至制鞋的机械设备,小到鞋钉鞋扣,只要是制鞋业需要的,都应有尽有。据保守估算,陈埭镇鞋业市场每年的交易额至少在100亿元以上,但税务部门的统计数据却与之相差甚远。

  “主要是一些在晋江经营的企业因利益驱动而选择到异地开具发票,导致税源流失。”做过调研的晋江市地税局纪检组长童欲晓说。

  困境:

  市场缺乏规范化、规模化

  虽然陈埭鞋材市场的商家不少,但分布散乱、不成规模。一位外地来的鞋材生产商告诉记者,为了采购一种EVA造粒,他在陈埭转了一星期才找到。“没有按产品划区,只能四处找,看到有卖相关产品的商店,就进去问。”

  “石狮的服装市场在全国是最早形成的,但现在一说起服装市场,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去广东虎门,为什么呢?”陈埭商会会长、晋江大森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丁荣华认为,专业市场的规模化、规范化是市场迅速壮大并进一步扩大影响力的关键所在。为此,他曾多次向有关部门发出呼吁并提交报告。

  对此,陈埭镇政府也是心急如焚。几年前,由澳门金龙集团在陈埭镇投资兴建了占地近200亩的中国鞋都,但因为主要以房地产模式开发经营、缺乏专业的市场管理服务功能、入驻商家杂乱等种种原因,鞋都没有预期的火热。

[NextPage]

 

    据悉,鞋都现有店面2162间,自2006年正式运营以来,仅有近500家店面开业,开业率仅占23%,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破局:

  政府回租店面

  轻税费宽税基

  为了让鞋都尽快融市并形成规模化效应,晋江市政府成立了中国鞋都融市工作小组,大胆采取回租的办法,将鞋都闲置的店面租回,由陈埭镇经济开发公司进行经营,在店租、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

  “先从业主手中以较高的价格收回来,再以较低的价格租出去,这中间的差价只能由政府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晋江市财政局局长庄铭理表示,回租经营期为三年,绝对是个“赔本生意”,其目的就在于能让鞋都尽快兴旺。

  而在税收方面,晋江市市长李建辉在协调会上明确表示,相关部门要按照能免则免、能减则减的原则,最大幅度地降低企业的税负。

  以经营户在鞋都租赁一间月租金3000元的店铺为例,假设年销售额500万元,那么,按照原有政策,商贸企业应缴税费基本在8万元以上,个体工商户基本在20万元以上,但实施优惠政策后,商贸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需缴税费则至少分别下降了4万元及18万元,其税负与经济特区厦门相当。

  与此同时,财政部门还将对入驻鞋都的商贸企业实行一定的奖励。

  “如此一来,原来因为税负原因而到外地开票的企业将有多数回流。”作为政策的主要起草单位,晋江市财政局局长庄铭理认为,轻税费、宽税基是政府制定优惠政策的初衷。

  展望:

  专业市场期待风生水起

  南安官桥是“缺粮区”,粮食年销售交易量却在全国名列前茅,成为全省最大的“米袋子”;水头不产石头,却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材批发专业市场和最大的石材生产基地……近年来,南安以建设各类专业市场为切入点,培育出建材、水暖、粮食、花卉等一条条体系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与南安为邻的晋江,拥有鞋业、汽车、钢材、食品、陶瓷等较具规模与影响力的市场,其中,有些市场在全国还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借助鞋业市场的‘先行先试’,目前,我们已经着手对汽车、钢材等市场进行前期调研,如果鞋业市场成功融市,其他几个市场也可以采用这种模式发展壮大。”晋江市财政局副局长李章凯透露。

 

http://www.ppzw.com/show_company_news.asp

 中国品牌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