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宁城老窖:老酒也要换新瓶

宁城老窖:老酒也要换新瓶

作者:     转贴自:新智囊    点击数:2064


 
   像宁城老窖这样的一个老品牌若想复兴,必须找到曾经成功的基因,然后想办法激活它。

  中国40岁以上的男人基本都记得那句广告语:宁城老窖,塞外茅台!曾经第一个登上中央春节晚会的名酒品牌,突然在20世纪末折戟沉沙。2005年,沉寂8年之久的宁城老窖,转投北京顺鑫农业(000860行情,股吧),能否拉开品牌复兴运动帷幕?戟沉沙,付出巨大代价。

  2005年,顺鑫农业旗下已拥有让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牛栏山二锅头、牵手果蔬汁、鹏程肉食等响当当的品牌,内蒙古名酒宁城老窖刚刚纳入麾下,如何让一个处于低谷的品牌焕发新生!

  第一步:清理旧账,轻装上阵

  宁城老窖虽然沉寂了8年之久,但并没有真正从市场上消失。当年企业原领导人制定的“万马奔腾”战略,给宁城老窖留下了诸多隐患。市场上残留着五花八门其他小酒厂生产的宁城老窖,很多内蒙古消费者认为,宁城老窖都是假的,企业关门根本不产酒了,这为新产品的推出和品牌宣传造成了很大障碍。

  杜康酒之所以没有在中国市场崛起,其根本原因在于品牌产权归属问题一直没有获得彻底解决,针对这一历史教训,宁城老窖绝对不能重蹈覆辙。

  “攘外必先安内”,宁城老窖总部成立打假小组,通过一段时间的收购假酒和集中治理,让宁城老窖得以“正本清源”,为品牌复兴扫除了障碍。

  第二步:摸底调研,找出病症

  一个老品牌若想复兴,必须找到曾经成功的基因,然后想办法激活之。为此,赞伯团队展开了对内蒙古、东北三省、河南、河北等宁城老窖过去重点市场的深入调研。

  首先,我们看到,市场环境完全变了。宁城老窖消失时间正是中国白酒市场的低谷期,但今天的中国白酒市场已经从知名度时代、非理性时代、准品牌时代过渡到品牌时代,市场较量的是品牌和产品的含金量,广告酒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其次,我们看到,市场机会完全变了。曾经靠一句乌兰夫题词“宁城老窖,塞外茅台”就能做成飘红全国的机会没有了,全国品牌阵营已经形成。“五粮液、茅台、国窖1573、水井坊(600779行情,股吧)”四大家族高居金字塔顶端,后者极难超越;河南的宋河、河北的衡水老白干、江苏的洋河蓝色经典、江西的四特、新疆的伊力特(600197行情,股吧)曲构成中国二线区域品牌阵营。全国形成了有序的品牌格局,市场竞争难度今非昔比,所以对于宁城老窖,理智的品牌战略构想必是从区域市场崛起。

  再者,我们看到,宁城老窖美誉度依然存在。无论从我们访谈过的宁城老窖曾经的代理商,还是曾经喝过宁城老窖的消费者,他们一直对宁城老窖记忆犹新,而且说宁城老窖的酒好喝,这证明品牌没有死,宁城老窖依然有着较高的品牌美誉度,这就是宁城老窖的最大品牌资产。

  针对全新的市场环境,如何激活宁城老窖在区域市场的崛起?品牌系统如何与时俱进改造?新产品如何延续原品牌的寿命?这些都是摆在桌面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步:定位中档,转接物质遗产

  2001年-2003年,行业经历了变革的阵痛,国家税收的调整直接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

  国窖1573、水井坊、酒鬼酒快速杀入高档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高档市场目前的竞争状况代表了中国白酒发展的主流,品牌竞争的本质是卖文化,是资本与实力的竞争,这块市场非宁城老窖当前实力所能染指。

  低端市场的典型特征是价格竞争,卖实惠,利润低,随着大环境的转暖,通过种种避税手段起死回生,活跃于市场。但该市场毕竟属于投机行为,非宁城老窖战略需要,所以低端市场一定要放弃。

  中档市场成为中国竞争情况最复杂的市场,呈现营销自由化竞争状态,各厂家各显其能,纷纷兜售自己的独到卖点,市场呈现以宋河、河套等各区域品牌为主导的态势,归根结底,是产品品质和品牌的双重竞争。

  另外,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消费者和经销商频频提起一件事,就是正在内蒙古旺销的某品牌都是从四川拉酒勾兑的,根本没有自己酿的酒,找不到好酒的感觉了。从而折射出一个讯息,消费者逐渐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白酒的消费向理性开始回归,少喝酒,喝好酒,已成为大众白酒消费趋势。以剑南春推出的固态酿酒标志着白酒生产技术的升级。同时,茅台、五粮液等名酒通过对年份酒的推出,标志着白酒开始向高品质发展。

[NextPage]


 
  看来,品质是品牌的绝对保证!

  而宁城老窖恰恰还有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最大物质遗产:3000吨原酒,年份从3-15年不等。地窖里保存的一批盖着红布的大酒缸,就像被埋在地下的金矿,放射着耀眼的光芒。

  宁城老窖的产地为内蒙古宁城县,那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度适中,极益酒曲发酵,同时,宁城老窖选用优质的塞北红高梁,光滑圆润、籽粒饱满,杂质低,并配以优质“玉米、小麦、大米、蚕豆、荞麦”等辅料,天然绝佳的气候与优质原料成就了宁城老窖麸曲浓香型的独特品质。

  宁城老窖最核心的资产就是“品质”。

  进军高档市场品牌支撑不够,进军低端可惜了宁城老窖的优秀品质,只有集中力量、快速突破中档市场,激发出品牌潜力,才是宁城老窖的上上之策。


  第四步:品牌复兴,转接精神遗产

  如何向消费者表达出宁城老窖的优秀品质呢?

  “塞外茅台”这句广告语是乌兰夫同志所提,在内蒙古流传近三十年,至今仍被内蒙古人民津津乐道,从传播费用角度分析,顺接“塞外茅台”认知是品牌运作成本最低、最快的方法,但“塞外茅台”因广告法限制,已经不能再说,换个方向诉求又恐丢掉这一最为宝贵的品牌资产。

  而且,“塞外”这个地域特征绝不能丢,是勾起记忆的激发点,但把“茅台”换成一个怎样的词汇,能同样表达出最好的品质呢?

  茅台是中国的国酒,是中国最好酒的代表,是一等品质的象征。反复分析和论证后,我们认为唯有“一品”这样的词汇才可与茅台相符。

  “塞外”+“一品”不就很震撼地把塞外地域特征与品质最佳联系到一起了吗。“宁城老窖,塞外一品”,再次巧妙地让消费者联想起正宗的“塞外茅台”。

  “宁城老窖,塞外一品”再次成为宁城老窖品牌的品质完美注解,而且暗示着塞外大地第一品牌的战略指向。

  第五步:文化提升,打造第一盛情酒

  酒的本质是情绪嗜好品,人们高兴时喝,悲伤时也喝,一个好品牌一定是与消费者内心的某种情绪相对接,唯有如此品牌的生命力才能旺盛!否则,喝完就忘了!

  宁城老窖起源于内蒙古市场,内蒙古是文化根基,也是未来宁城老窖的根据地市场,必须找到首先能够打动内蒙古人的文化诉求。

  通过对内蒙古文化的梳理,我们发现一共存在三大主流文化,草原文化、英雄文化、玉龙文化。

  其中,草原文化外延广,但缺乏具象内涵,且区域性强,不利于未来的全国品牌扩张;

  内蒙古人是长在马背上的民族,内蒙人崇拜英雄,但市场已有蒙古王、成吉思汗等品牌,在内蒙古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所以英雄文化不能再用;

  赤峰是宁城老窖的故乡,是红山龙文化的发源地,发掘出土的“中华第一龙”将中华民族文化再向前推进了1000年,龙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图腾,但龙文化太大太重,一个宁城老窖品牌极难托起,而且易给人牵强附会之嫌。

  草原文化太空,英雄文化泛滥,龙文化太大,宁城老窖究竟披上怎样的文化外衣呢?

  针对宁城老窖的市场定位,品牌文化应该是表达内蒙古人的性格特征,要把品牌做成内蒙古人性情的代言。热情好客,是内蒙古人典型的性格特征,凡是到过内蒙古大草原的人无不被内蒙古人的盛情所打动,而盛情更是存在于中国所有人的共有基因,尤其表现在喝酒上,酒是表达盛情的最好载体,所以,要把宁城老窖打造成为“中国第一盛情酒”。

  将内蒙古人的盛情和塞外茅台的价值彻底激发出来,让内蒙古人喝酒表达的盛情横贯东西三千里,喝最好的宁城老窖,才是最高盛情极致的表达,全新品牌诉求水到渠成——

  “盛情三千里,塞外一品香”!

  盛情文化是内蒙古人民内心最纯朴的表达,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宁城老窖成为内蒙古人人格的化身,品牌重焕生命力和市场感召力。

 

http://www.ppzw.com/Article_Class2.asp?ClassID=87

中国品牌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