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东风哈飞合并,他们将成为第二个上南,同时东风集团的总规模也将达到140万辆超越一汽
双方联手东安动力组建合资公司,东风或将以现金出资控股,哈飞注入核心汽车资产
据世界品牌实验室http://brand.icxo.com/报道:已讨论数月的东风、哈飞合作事宜终于取得实质进展,不过由此前预测的东风并购哈飞,变成了东风、哈飞和东安动力三方合作,而中航科工则在其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2月25日,东安动力(600178)发布公告,披露东风、东安动力和哈飞汽车将成立三方合资公司。记者昨日获悉,三方合资协议即将于3月初签订,东风将成合资公司控股方,中航科工和哈飞汽车则分别以流通股股权和部分汽车资产作为出资。
据透露,在3月初签订的三方合资协议中,将对具体合资形式、股权比例、资产评估结果以及出资形式等细节问题进行公示,而三方合资公司在不久后也即将成立。
哈飞将注入核心业务资产
这是东安动力继1月17日停牌以来,首次对其控股方:中航科工对其的资产处置事宜作出正式公告。东安动力内部人士也表示,东安动力在3月初就将复牌,这意味着目前大多数合资细节事宜讨论已经接近尾声。
根据发布的公告,东安动力控股股东中航科工拟以其持有的公司有限售条件流通股股权作为出资,中航科工附属公司哈飞汽车拟以其部分汽车业务资产作为出资,共同与东风汽车公司商讨合资合作事宜。
根据东安动力公告披露,东安动力的控股股东:中航科工将以其持有的东安动力有限售条件流通股股权作为出资,该部分股权为27499.7万股,占东安动力总股本的58.77%。
中航科工的控股企业哈飞汽车也将成为合资公司的股东之一,将以其部分汽车业务资产作为出资:主要是哈飞在哈尔滨的资产,包括生产、销售、研发等。哈飞汽车一内部人士表示,此次哈飞的一些非核心资产将不会注入合资公司,其在深圳的生产基地也将不会注入。目前,哈飞、东风成立的联合尽职调查小组正在对这部分汽车资产进行价值评估。
从目前来看,东风、哈飞以及东安动力在产品及生产上的整合可能性暂时还不大,合资公司暂时还没有组建新工厂的打算。不过,由于此次哈飞注入的将主要是其微车资产,而东安动力的产品也以1.0L到1.3L的小排量轿车发动机为主,未来将补充东风在自主乘用车领域的实力。
昨日,除正在停牌的东安动力,其他两家股票均以红盘报收,哈飞股份收于24.67元,上涨5.97%元,东风汽车收于7.59元,上涨2.71%。
东风或现金出资实现控股
东风汽车集团一内部人士明确向记者表示,东风将成为今后合资公司的控股方,“不控股就没有意义了。这也是国家政策引导下的大势所趋。上汽通过并购南汽已经成为第一大汽车集团,长安、北汽也或将通过整合来壮大实力,东风不能落后”。
此前,业界普遍推测,东风将以旗下的自主品牌乘用车业务,或其东风渝安微车业务这些汽车资产作为出资。但东风集团一知情人士昨日向记者透露,东风的自主乘用车基地目前还处于建设阶段,整车研发刚刚完成,而投产要至少到2009年初,尚未得到市场检验和认可,因而目前其具体价值还难以预估。
而以现金出资,则是东风集团在去年底与哈飞汽车达成合作意向时就已预先设置的方案:东风将以20亿元现金实现控股哈飞。“事实上,拿出20亿元现金资本,对于东风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这也是目前情况下,东风最实际的选择,”这一知情人士表示。
此外,东风另一汽车资产东风渝安,也不太可能纳入即将成立的三方合资公司。中信证券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东风渝安是东风集团和重庆渝安合作成立的,东风虽然名义对东风渝安控股,但并无实际控制权。
汽车行业将加快整合
除了东风哈飞的整合之外,汽车行业在今年还将可能出现多行业兼并或者联合。这一观点得到多名业内分析人士的认可。
目前,北汽与福汽合并的意向曝光,一个未来可能出现的“大北汽”现出雏形。记者还了解到,已经正式签约的上南合作也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上汽方面派遣的管理团队近日已经到位。
“在这些大企业的带动下,一些处于中游的汽车企业也将谋变。”上述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在今后几年将着力改善中国汽车业分散发展的局面,和进一步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集中度。据了解,在去年12月26日上南合作签约之时,国家发改委曾让国内各汽车企业的直接负责人到现场观摩,为推动汽车业的兼并重组做思想基础。
另有专家认为,这透露出,中国汽车业重组大潮即将到来。因为按照我国制定的汽车产业“十一五”规划,国家将着力培养1到2家年产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集团,形成若干个年产100万辆的重点汽车企业。但目前,国内的汽车整车企业超过130家,数量之多名列世界前茅。而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前十大汽车企业2006年的销量占到总量的84%以上。其余的120多家整车企业,总销量不到120万辆,绝大多数汽车整车企业年销量不到万辆,最少的只有几十辆。
“如果东风哈飞合并,他们将有望成为第二个上南,同时东风集团的总规模也将达到140万辆超越一汽,而一汽集团面对压力必然更加积极筹划,寻觅新的并购伙伴。三大集团在上汽的带动下,将开展新一轮产业集聚竞赛。”上述分析人士预计。
http://www.ppzw.com/Article_Class2.asp?ClassID=76
中国品牌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