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由信产部组织,涵盖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系统和终端制造商、芯片提供商、软件企业和仪表企业的18家厂商共同发起成立了“互动媒体产业联盟”。
该联盟明确表示,将整合及协调国内互动媒体产业资源和社会资源,促进国内互动媒体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推动互动媒体产业链相关产品的应用。
这表明电信系巨头们准备齐心协力做大IPTV产业。
各自的目标成了电信系和广电系相互较量制衡的动力,对于IPTV这块诱人的蛋糕,双方谁都不愿轻易放手,博弈和较量无处不在。IPTV成为广电系和电信系继手机电视标准之争后的另一个角斗场。
有分析人士指出,信产部牵头组织成立“互动媒体产业联盟”,以此举作为进军IPTV产业的利器,意在绕过广电“曲线救国”。专家告诉《IT时代周刊》,“互动媒体产业联盟”可以加强合作互通,强化技术和产业链的衔接。但由于广电拥有内容提供、牌照发放、节目播出和监管方面的执行力,因此该联盟最终不可能绕开广电部门独自前行,此举对于推动IPTV的破冰发展实际意义不大。
IPTV推进缓慢
网络电视作为新媒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infonetics research上月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到2010年,全球网络电视用户将达到6500万户。此外,2006年至2010年间,服务提供商利润将增加10倍,2007年第三季度网络电视设备销售额已达到6.825亿美元,全球网络电视市场“将持续稳定增长并注定要迎来更大的增长”。相比之下,IPTV在国内发展一直不顺利,推进缓慢。截至2007年11月31日,我国IPTV用户只有114.2万户,低于中国运营商此前预计的130万,无论是IPTV市场用户增长率还是设备出货量均未达到运营商预期。
在中国,有线数字电视和网络电视几乎同时起步,发展状况却截然不同。广电总局旗下中广网媒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1月31日,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达到2364.7万户,同比增长81.3%(此前连续4年200%以上的高增长),而同期IPTV用户则只有114万户(增速从2005年的480%下降到110%)。
业内人士告诉《IT时代周刊》,有线数字电视和IPTV在发展中受到的政策扶持和行政力量推动不尽相同是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全国已有68个城市完成有线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其中包括7个省会城市、39个地级城市和22个县级城市,有线数字电视的渗透率已达24.33%。广电总局科技司有关人士告诉本刊记者,“在完成网络整合后,2008年有超过半数的省将大规模开启数字电视整体转换,预计2008年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将超过5000万户。”相比之下,IPTV的发展境遇却大相径庭,各地的IPTV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在推进,由于有线数字电视和IPTV的业务存在竞争关系,所以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来自各地广电部门的行政阻挠。
目前,IPTV用户数量只占有线数字电视的1/20,产值仅4亿元,在全国发展不平衡。上海、浙江、河南和黑龙江四省市,由于电信和广电积极合作, IPTV用户发展速度增长较快,占全国用户数量的80.7%,其他电信和广电对立严重的省份,IPTV业务发展缓慢,正在被数字电视边缘化。据悉,江苏、湖北、广东等17个省份正在积极筹备IPTV业务,但是由于前期投入较大、市场、经营合作等诸多条件限制,不确定因素尚存。
业内人士告诉《IT时代周刊》,IPTV的发展已经不单纯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利益博弈问题。广电和电信都想占据市场,主导IPTV的话语权,不完全合作的态势是造成推广不利,发展受限的重要原因。
江苏模式和AVS-IPTV发展
广电系和电信系博弈中,广电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国家明确提出,IPTV业务的开展需要广电总局颁发牌照。广电总局在诸多文件中都强调:IPTV的主导权归属于广电部门,IPTV的经营权属于国内各级电视台,任何其他机构都不得涉足IPTV电视节目的制作和传播。这样的政策大背景下,电信系没有一家拿到内容运营牌照,只能和拥有牌照的广电机构合作。
江苏电信与设备提供商中兴通讯联手,2007年2月起推出跨平台、多元化的多媒体平台——网络视讯平台。中兴通讯为江苏电信订制了网络视讯整体解决方案——EyeWill,通过统一的多媒体业务承载网和流媒体文件分发技术(VDN),实现了从传统IPTV(点播、直播、时移)向网络视讯(可视通信、电视会议、视频监控)的过渡,客户群从家庭用户扩展到个人、各级政府和企业,终端形式增加至电视、PC、手机等多种层面,实现了多业务统一管理、维护。
江苏电信总经理孙久铭指出,“随着多媒体业务的发展,新视通、全球眼、VOD、IPTV、软交换视频、3G视频……一个统一的视频网络成为必要,IPTV的技术架构和实现方式正好提供了这个可能。”中兴通讯IPTV产品部总经理俞义方则表示:“网络视讯是一个平台概念,针对的是下一代网络,IPTV只是这一平台上的一个业务,即使没有这个业务,网络视讯平台照样可以运营。”“该系统未来还将承载3G视讯等移动视频,成为真正的统一视频网络。” 据统计,目前5%的江苏电信用户开通了网络视讯业务,而这5%的用户又是江苏电信的大型集团和行业用户,是ARPU值的主要来源。虽然江苏电信在家庭IPTV业务领域不尽如人意,却促成了其以行业用户带动增长的新模式。
[NextPage]
业内专家告诉《IT时代周刊》,江苏电信通过和设备商联手合作,采用了网络视讯平台作为综合视频服务的解决方案,将IPTV的定义推向以视频为基础的广阔领域。走出牌照之困,对于电信系发展IPTV提供了借鉴,让他们看见了曙光。
“互动媒体产业联盟”的成立主要是为了推进以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音视频标准AVS为编解码标准的IPTV产业发展。AVS在今年被国际电联(ITU) 列为IPTV国际标准,应用广阔,包括网络电视(IPTV)、数字电视、多媒体通信、视频监控诸多领域。目前,AVS-IPTV产业链已经初步成熟,2007年10月中国网通大连AVS-IPTV商用试验网验收全面合格,由中兴通讯“网络视讯”多媒体业务系统平台解决方案独家承建。在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多个省市进行IPTV商用试验的基础上,由信产部牵头,产业链相关各方成立了互动媒体产业联盟,为AVS-IPTV的产业发展助力。这将有效整合产业资源,增强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互动性,推动互动媒体产业链相关产品在中国及全球的应用,加快AVS-IPTV商用进程。
网通总经理张春江(张春江新闻,张春江说吧)表示,公司将以AVS-IPTV为切入点,努力实现向“宽带通信和多媒体服务提供商”的转变。中国网通早在2003年就把宽带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加快宽带网络建设,推进宽带内容应用,开始向宽带多媒体通信服务提供商转型。因此,发展IPTV成为中国网通转型的重点业务之一。
电信专家陈金桥认为,固网运营商在发展IPTV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放权,不能带着镣铐跳舞”。IPTV有利于促进不同网络的业务融合,进而推动电信产业的整体发展。电信系拥有完善的渠道体系和宽带网络,但缺乏内容提供,“互动媒体产业联盟”最终无法绕开广电部门监管政策制约,只有联手,才能实现双赢。
何时牵手?
IPTV业务将广电和电信这对昔日的“冤家”搭在了一条船上。即使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等工作广电系统依靠自身推动能够完成,但从产业链中相关运营商的参与、传输途径和受众接收终端来看,IPTV产业对于广电系来说也是一块啃不下的硬骨头。比如,IPTV的传输网络除数字电视网外,还可以是宽带通信网、互联网,其接收终端除传统电视(需加配机顶盒)外,还可以是个人电脑或手机等其他移动接收设备。广电系虽然可以掌控数字电视网,但宽带通信网、互联网和个人电脑或手机等其他移动接受设备则都是电信、互联网行业的业务范围,归属信产部管辖。因此,横跨广电、电信、互联网三大业务领域的IPTV自诞生之日起,就烙上了广电和电信两大阵营博弈的印记。
另外,由于IPTV的光明前景和蕴涵着的巨大商业价值,广电系和电信系都想占据主导权,分得更大的利益。对于固网运营商而言,随着移动通信对固话业务的蚕食和语音业务IP化趋势的影响,他们期望引入新的业务来提高收入和竞争力。IPTV能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字多媒体业务,是固网运营商从传统网络提供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战略转型的重要棋子,因此,电信系积极予以推动。对于广电而言,IPTV的发展对传统的模拟电视和数字电视带来冲击,能否掌握IPTV的话语权并从中获益还是个未知数。当前,IPTV和数字电视尚未实现差异化竞争, IPTV具有点播、时移等互动优势,并能和宽带捆绑销售和提供语音服务。在价格差不大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数字电视和模拟电视用户的流失,因此广电系大力推广数字电视而对于IPTV的发展并不热衷。
业内专家罗小布认为:“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一体化,多元经济以及产业链条融合成为主流,通过融合与聚合形成规模优势,而不再独自控制某个领域。IPTV的发展也应该更加开放,产业链各环节都要以平等合作的心态进行合作。”
专业人士告诉《IT时代周刊》, 替代竞争、政策管制、成本与价格、获利点、内容、商业模式六大因素影响IPTV的发展,而广电、电信行业利益博弈下的政策壁垒是阻碍我国IPTV顺利发展的主要原因。其实,广电运营商具有内容优势,电信运营商拥有交互技术和网络。广电网络的条块分割决定了广电运营商丰富的内容资源一旦脱离了电信的IP网络,就很难有抓住IPTV的机会;而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资源没有内容,也会遭遇发展瓶颈,只有积极合作才能实现双赢。
毕竟“互动媒体产业联盟”的成立对于IPTV的发展是一件好事。它为AVS-IPTV持续健康发展创建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促进IPTV互动新媒体产业链的加速成熟,表达了电信系加快推动IPTV的决心,而广电和电信积极牵手,联袂合作才能真正实现IPTV的破冰疾行。
http://www.ppzw.com/Article_Class2.asp?ClassID=87
中国品牌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