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福布斯科技高增长三大法门

福布斯科技高增长三大法门

作者:刘誉泽    转贴自:中国证券报    点击数:1585


  福布斯“2008年度25家高增长科技公司”排行榜日前出炉。与去年相比,12家上榜公司蝉联,搜索引擎巨擘Google强势回归榜首;此外,软件业、生物科技业和部分通信、国防材料、技术提供商也成为上榜赢家。

  福布斯25家高增长公司榜6年来一直被认为是电子科技公司的最权威榜单。过去12个月,纳斯达克100科技指数下跌了8.7%,而《福布斯》2007上榜公司同期股价却上涨16%,上榜者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可见一斑。

  分析人士称,与往年行业多点开花、盈利模式各异不同,从此次的上榜赢家背后,可以看到信息科技产业高增长的三大法门,可以为国内的一些高科技公司提供参考。

  Google模式:多点出击

  行业:搜索引擎 特点:强者恒强 参照企业:百度

  去年Google滑下冠军宝座时,福布斯在榜单开头曾耐人寻味地说“谁是下一个Google?目前来看,似乎还是Google”。福布斯目光如炬,Google凭借多年来坚持的多元化战略,在施密特的带领下今年重返榜首,也是唯一上榜的搜索引擎巨擘。

  据Thomson IBES咨询公司证券分析师预计,Google2007年第四季度每股收益4.43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业绩预增39.4%,多点出击成为它最被看好的盈利点。

  今年,无所不能的Google进军移动通讯平台、手机搜索市场、网络电视、无线网络等各个领域,习惯于免费的它甚至计划推出结合Google各项服务与广告的免费手机。有分析人士认为,当3G时代来临,如果Google手机能在设计上达到一流水准,将是对手机终端厂商和移动运营商的致命打击。

  相较之下,国内Google最大的竞争对手百度尽管在国内搜索市场保持着绝对的领先优势,但目前股价仅为Google的一半,独立投资公司Zacks的高级中国市场分析师保罗·姜(Paul Cheung)虽然重申了对百度的“买入”评级,但也强调:由于搜索行业高度竞争,仅依靠搜索引擎拉动广告的单一盈利模式,势必让风险都集中于一点上来。

  salesforce模式:独辟蹊径

  行业:软件服务 盈利法门:软件即服务 参照企业:阿里软件

  去年摘走探花、今年荣登榜眼的Salesforce.com公司是在线租赁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软件的先驱,市场占有率超过50%。2000年,微软提出用7500万美元收购Salesforce.com,被其拒绝。时间证明了微软的精明:截至发稿日,Salesforce.com的市值为62.52亿美元,比上一个财务年度业绩增长达1820.90%。

  Salesforce.com创造了“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模式,即用户不再购买软件或服务器,而是按照需求“租”用相应的功能模块,将一切数据和软件托管在Salesforce.com的网站上。

[NextPage]

  2007年国际软件会议中,全球企业管理软件的鼻祖SAP、甲骨文、微软等传统巨头都表示将成为SAAS模式的追随者。SAAS模式开创了软件业新的盈利方向。今年的福布斯25强榜单上,创纪录地有九家软件商上榜,三家进入前五强,其中一半以上均开展了在线软件服务业务。

  SaaS的新模式进入中国数年后,国内相关服务商发展一直举步维艰。神州在线总经理马光认为,传统中小企业对软件缺乏认知和需求,让神州在线、金蝶等SAAS试水者面对重重困难。

  但正如Salesforce独辟蹊径创造了SAAS,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软件却在中国SAAS市场中寻找到了新路。阿里软件没有照搬Salesforce模式,而是利用自身优势将SAAS同电子商务结合起来,创建了新型产业链。在供给方面,由阿里软件挑选各个领域的优秀厂商进行排他合作,供应给阿里软件的在线平台;需求方面,阿里软件已有的6000多万电子商务用户通过支付宝支付年费就可以购买或租赁软件服务。

  2008年1月16日,阿里巴巴召开中国首届“在线软件峰会”,几乎全部的中外IT公司都与阿里巴巴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从去年1月8日阿里软件以SaaS模式出台以来,阿里巴巴已经在中国SaaS市场占有63.7%的绝对市场份额。

  Celgene模式:借力打力

  行业:生物科技 盈利模式:重制药品 参照企业:天坛生物

  该榜单中,三家生物科技公司位次稳定上升,Celgene和Lifecell均为连续三年上榜,Genentech连续两年上榜。排名最靠前的Celgene今年业绩预增达98.1%,市值为200亿美元左右。

  研发是生物科技的根本,研发投入则是生物科技高增长的根本动力。据2007年5月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年会(BIO)披露,自1998年以来,美国生物技术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增加了60%,几乎每一家成功的生物科技企业都建立在高研发投入的基础上。

  但小规模的Celgene公司则巧妙选择研发投入方向,将目标投向重制药品上,一方面利用失去保护的专利药的成熟配方来重组开发新的专利药,另一方面同原专利公司合作解析老专利药,重制药品,以相对小的投入获得了巨大成功。

  而我国生物科技发展二十余年来,大多数企业往往遭遇两种困境。一种是研究成果由于缺乏资金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另一部分由于研发投入和周期远大于预期,需要大量的追加投入而停滞不前。即使目前融资渠道多元化,40余家生物科技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仍然不高。我国最大的生物科技研究和生产企业天坛生物(600161)每年研发投入都在销售收入的5%之上,但2007年上半年净利润下降仍超过30%,有三家机构调低了相关评级。

 

http://www.ppzw.com/spzs/

中国品牌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