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金蝶伙IBM入侵电子商务

金蝶伙IBM入侵电子商务

作者:丘慧慧    转贴自: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数:2768


  IBM入股金蝶国际(268.HK)的故事,开始演绎续集。

  11月28日,金蝶国际悄然推出其在线记账及商务管理平台——友商网。友商网前期基于金蝶在ERP及财务软件上优势,先推出在线记账服务,同时辅以会员企业内部管理、商机搜索、供求发布、品牌推广等服务,形成规模后再切入企业物流、商贸、人力资源等领域,从而全面进军全程电子商务。

  值得注意的是,此间,IBM在幕后扮演了重要的推手角色,全程参与了金蝶国际对香港会计网的收购、友商网的前期准备乃至平台搭建等。

  金蝶国际董事长徐少春在接受本报独家采访直言,友商网是IBM与金蝶国际之间最重要的合作。而IBM大中华区总经理孙锡铭亦毫不掩饰IBM对介入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兴趣,其称,在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领域,IBM将提供最新实验室技术,率先与金蝶分享;在组织协作方面,双方将成立联合小组,实现紧密的全程协作。

  今年6月4日,IBM联合雷曼兄弟以1.32亿港元购入金蝶国际约7.7%股份。从目前来看,IBM此举已是早有用心——其目标直指中国的SaaS产业。

  友商网三年上市计划

  据徐少春透露,友商网的远景如下:2008年达到10万级的客户注册数量,2009年的用户达到上百万级,2010年达到千万级,并且两年内有盈利,三年内能够实现独立上市。

  坦率讲,我们走了些弯路。徐少春对记者表示,金蝶国际在电子商务上其实早有想法。而这种尝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国内ERP行业的突破考虑:此前几年正是中国ERP厂商经历痛苦与炼狱的年头,线下推广的高成本,以及个性化与大复制矛盾所带来的规模突破难题,曾一度导致ERP全行业在2004年面临利润率整体下降的局面。

  早在2000年,金蝶国际赴香港上市前就曾经创建了一家看吧网。当时,这是一个ASP(应用信息服务)平台,里面提供会计、软件等信息服务。

  徐少春回忆道,看吧网当时有约30人的规模,7年前就知道肯定会有这个需求,但当时还不明确要做电子商务服务。

  2002年,混沌不清的网络应用前景,最终让看吧网下市。此后,金蝶国际继续探索过ERP与无线网、互联网的应用模式。

  2004年,金蝶国际与中国移动深圳公司合作试水移动商务;2005年,金蝶国际筹备成立了金蝶移动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并在随后开发了一系列基于移动和互联网应用的软件。

  一个什么样的应用能够迅速地打动中小企业?这是金蝶国际在尝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金蝶国际的这种困惑在2006年被一家香港会计网所打破。

  原香港会计网CEO、现金蝶移动互联公司研究组经理梁振宇对记者表示,2002年,从事会计师工作的他发现,往返于香港与内地间的中小企业主对在线记账有巨大的需求,于是他萌生了创建香港会计网的想法。

  2004年,梁的创意获得了香港创新科技局创新基金100多万元的资助,从而开始扩大与推广香港会计网的工作。此后的两年间,仅有5名员工的香港会计网积累了100多家固定用户,并开始实现稳定的现金收入。

  梁振宇向记者透露,2006年4月,在香港举办的一次行业见面会上,香港会计网的完整的商务模式迅速打动了徐少春,两个月之后,金蝶国际将香港会计网收入囊中。

  我们就是想要这样一个东西。徐少春表示,香港会计网构成了友商网的商务雏形。他认为,在线记账与金蝶国际的ERP结合可以迅速使财务和进销存软件在中小企业中形成巨大应用,同时该模式成功后可以依托更高品质和黏性的客户资源,拓展在线商务管理的空间,形成一个B2B的全程电子商务平台。

  IBM的企图

  据徐少春透露,IBM与金蝶国际在友商网项目上的合作很紧密,IBM除提供技术平台外,接下来还将为友商网建立数据中心,未来双方还将继续投资来做大这个市场。

  据了解,IBM与金蝶国际组成的联合小组分别由徐少春与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周伟焜亲自挂帅,两个人定期会晤,定期沟通。

  在徐少春看来,IBM颇费心思的参股金蝶国际,其前提正是看中了金蝶国际已经进入被IBM看好的SaaS领域。

[NextPage]

  易观国际发布的<2006中国B2B市场白皮书>显示,中国的B2B市场正在走向繁荣,其市场规模正在从2004年的44亿元上升到了预计今年的93亿元;此外,尽管中国电子商务领域已有阿里巴巴等众多网站,但2006年中国B2B市场的总收入中,线上收入只占总体收入25%,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能提供在线专业服务的公司还不多。即使是拥有千万级用户的阿里巴巴,为锁住更多高端企业用户,也不得不反向投资阿里软件。

  对于不断向软件和服务转型的IBM而言,中国SaaS领域日渐庞大的市场前景显然让其难以释怀。

  分管规划业务的金蝶移动互联公司副总经理陈武强认为,与阿里巴巴等B2B服务商相比,金蝶国际的优势在于,其在ERP软件业10余年的经历,使其拥有了40万家客户,把这些用户转变为网上用户几乎是零成本。此外,与阿里巴巴的上千万客户的区别在于,金蝶国际的中小企业用户一旦转为网络用户,便是实实在在的有效付费用户。

  陈武强表示,诸如在线记账等ERP软件的网络化,可以大幅降低产品价格,从而快速吸引巨量用户。其举例称:我们过去有个产品叫'商贸版',产品价格是4000多元,网络化后一年可能只需要付288元。

  他分析认为,软件在线上比在线下好卖的原因在于,它给客户更多的灵活性,很多小企业一旦扩张、转行、或者关闭了,原来的软件就没办法用了,但网络应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合适了再升级或者更新,就像买房子和租房子的差别。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的互联互通的特质,可以让客户随时随地上网操作,快速实现中小企业内部和企业供应链上下游间的协同。

  金蝶国际相关人士透露,IBM最近悄悄在中国建立了一个研究互联网应用的实验室,已经有100多人。在IBM看来,欧美国家企业大都独立开发网上电子商务应用,只有中国可以成长出独立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

  中国ERP拐点

  徐少春信奉的全程电子商务将会打破中国ERP厂商强而不大的宿命吗?或者说,SaaS会不会成为中国软件业的拐点?

  金蝶国际的2006年财报及2007年中报显示,其ERP业务已经全面走出前几年利润率下降的阶段性低谷,2007年中期营业额和净利润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6%及30%,净利润率也增长了1.2个百分点至11.8%。同期,中国本土的ERP厂商用友、东软等的利润率也正在摆脱前几年的阴影,等待下一个突破的拐点。

  但一个显著的事实是,中国ERP厂商经过十年打拼,其规模优势一直得不到合理的彰显,与后起的腾讯、百度等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相比,中国的ERP厂商一直难以突破10亿元销售规模。

  坚持就是胜利。徐少春认为,如果10年前业界对ERP还存在上ERP是找死,不上ERP就是等死的偏见,随着偏见的打破,金蝶国际长达10年的原始积累将会在全程电子商务时代获得爆发性增长。

  在徐少春看来,目前,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还缺少专业的服务,友商网仅仅是开局。

  长期以来,中国软件业一直存在模式之争,即欧美的软件开发模式,以及印度的外包模式。

  中国企业信息化程度低,尤其是中小企业,同时由制造业规模带动的商贸规模在全球最大。徐少春认为,这让IBM看到作为独立服务提供商的SaaS模式将会使传统软件业在中国的作为,而这种作为很有可能会孕育出在全球具有前瞻性的商业模式,并成为中国的特色。

  事实上,阿里巴巴已在一年前开始大举投入,成立阿里软件,进入SaaS领域,用友目前尚未完全进军互联网,但已开始投注移动商务。

 

http://www.ppzw.com/show_company_news.asp

 

中国品牌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