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华润雪花高层变动打响第一枪

华润雪花高层变动打响第一枪

作者:徐雅玲    转贴自:全球品牌网    点击数:2937



    一向稳定的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雪花”)高层,终因市场总监侯孝海辞职而打破。

   12月4日,记者向华润雪花得到证实,其市场部总监侯孝海已于12月3日正式递交辞呈,将于12月31日离开公司。侯孝海在发给记者的邮件中称:“辞职纯粹是个人原因”。对今后去向侯孝海并未透露。

   据知情人透露,2月前侯孝海早有去意,其一因为国内多个二线品牌给出高薪邀其担任CEO;其二,华润创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创”)——华润雪花的母公司近期可能会对华润雪花高层进行调整,侯孝海请辞是否与此有关?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华润雪花的管理制度和扩展模式均已确定,其发展战略暂不会因个别高层变动而改变,然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侯孝海的离职,华润雪花无疑失去一个开疆僻壤的大将。
 
   接班人之争
 
   据了解,侯孝海此翻辞职相当低调,当记者致电华润雪花总部求证时,内部人员均表示毫不知情。

   2002年1月侯孝海从四川百事来加盟到华润雪花被委以重任,负责华润雪花营销和销售。在之后的几年中,华润雪花进行渠道变革,主推雪花成为全国品牌,发力中高档市场,品牌和销售都快速上升,华润雪花全国产销量率先突破500万千升,雪花单品销量率先突破300万千升,双双取得全国销量第一。

   2006年3月,华润雪花就有内部消息传出,其CEO王群可能会因华润雪花近年来取得的卓越成绩而向进入华创总部担任要职,那么未来CEO的位置将由谁来担任,成为华润雪花高层内部关注的焦点。

  据悉,根据对华润雪花所做贡献大小,有4个人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财务总监张书中;市场总监侯孝海以及另外两个大区公司的负责人。然在最近华创内部讨论的候选人名单里,却没有侯孝海,而换为了另一分公司负责人。

  据华润雪花内部某知情人透露,目前华润雪花的高层变动尚未明朗化,但是侯孝海的请辞无疑是高层变动的一个信号。
 
   争抛“橄榄枝”
 
  对业界来说,侯孝海的请辞无疑给其他品酒品牌带来利好消息,自侯孝海去意尚未坚定之时,就被猎头公司所关注。

  记者从猎头界消息灵通人士处了解到,英博、珠啤、金星等国内二线啤酒品牌以及一些啤酒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纷纷向侯孝海抛出“橄榄枝”,并承诺高于华润雪花的待遇和职位,邀其加盟。其中,金星啤酒集团董事长张铁山最为求贤若渴,开出相当于3倍雪花的年薪,期待侯孝海到金星担任CEO一职,而且还亲自到成都——侯孝海的家人所在地进行拜访。

  然而,侯孝海最终没有对外透露去处,只是告诉记者,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要好好陪陪成都的家人,然后可能会花费1年时间重新找一份工作。
 
   华润雪花“脑震荡”?
 
  “侯孝海的辞职仅仅是华润雪花高层变动的第一步,接下来,还会出现新的高层调整。”上述华润雪花内部知情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华润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从一个区域性的单一工厂,发展成为行业中的知名企业,仅用了十年的时间。从发展战略上讲,当前高层自然功不可没。目前华润雪花啤酒在中国经营超过40家啤酒厂,占有中国啤酒市场的13%份额。旗下拥有30多个区域品牌,在中国众多的市场中处于区域优势。

   酒类营销专家袁野指出,由于其股东是华创和全球第二大啤酒集团SABMiller,虽然华创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但对华润雪花却有着绝对的人事任免权,因(全球品牌网) 此华润雪花的高层变动并不仅受华润雪花内部所左右。

   业内专家预测,华润雪花在过去十年布局策略是两条主线,即东部沿海和中部长江流域;以及现有的市场模式——“蘑菇战略”均已经发展成熟,因此高层变动,并不会对整个企业的整体战略和发展造成太大影响。
   

[NextPage]

   侯孝海资料:

   简历
 
   1968年出生,男,39岁,山东潍坊人,1987年—1991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学习,毕业后进入首钢总公司从事计划统计工作,1995年加入外资企业美国盖洛普咨询有限公司任市场调研经理,1997年加盟百事可乐公司,先后任百事可乐四川销售经理、市场销售总监,2002年1月任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销售发展总监,次年担任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市场总监,全面负责华润雪花市场、销售管理工作,先后创造分销模式八爪鱼图、侯八条、品牌体验圈等营销理论并付诸实践,2006年创造“非奥运营销”理论,并在世界杯其间推出实践,取得很大成功,被誉为“中国非奥运营销第一人”。2007年获得“中国卓越营销人物大奖”。
 
   主要业绩
 
   2002年创造“销售能力”的营销概念,并将其归纳为八个能力,成为华润雪花的的“侯八条”;以此提高公司的销售竞争能力。
 
   2002年创造“分销模式”的概念和“分销模式(渠道建设)八部分业务模块”,并被业界称为“分销八爪鱼图”。并自2002年开始推动华润雪花啤酒全国区域开展渠道改造工作,成为啤酒行业率先进行渠道改造的公司,极大提高了雪花的分销竞争能力。
 
   2003年主持并亲自参与制定“华润雪花啤酒销售管理手册”,全书分八章,并印刷成书,成为华润啤酒各级销售管理工作的指导基础。次年主持完成“华润雪花啤酒品牌管理手册”。
 
   2003年,创造红区和白区概念,将华润雪花的管理区域进行划分,组建并领导华润雪花销售部,开始在广大的华南、华东建立销售组织和渠道,拓展雪花的销售。为公司在未来的白区购并、新建工厂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2004年,跟科特勒营销集团合作成立管理项目小组,领导部门重新定位雪花啤酒工作,推出“雪花啤酒畅享成长”的口号。
 
   2004年,建议并主持华润啤酒改名为华润雪花啤酒,将企业名称与全国品牌名称实现一统。
 
   2004年提出并完善全国品牌+区域强势品牌+区域战术品牌的品牌组合策略。
 
   2004年组织总结“二三线城市销售管理模式”并推动实施。
 
   2004年建立现代渠道部,开始向全国卖场和超市的进军拓展。
 
   2004年组织建立华润雪花啤酒“年度业务计划”模版,并全面启用。
 
   2004年雪花啤酒销售完成104万吨。
 
   2005年,提出雪花全面更新标识和更换包装计划,并组织领导全国100万吨雪花啤酒换标。
 
   2005年,提出将“勇闯天涯”作为雪花的全国性推广活动。并领导实施勇闯天涯探索雅鲁臧布江,成为啤酒行业第一个原创性、主题清晰、全国性参与的啤酒推广活动。
 
   2005年,组织总结夜场销售模式,并推动全国夜场的开拓工作。
 
   2005年,组织总结农村市场销售模式,并试点农村渠道的开发和销售。
 
   2005年提出雪花“全国品种”概念,并组织开发雪花纯生,雪花听装成为全国销售的品种。
 
   2005年提出啤酒“全国品牌”的标准,引起业界的关注
 
   2005年底,创造雪花啤酒 “消费者品牌体验圈”的理论,并组织全国进行体验圈的构建,以一致性和简单性为准则,形成雪花啤酒的广告与销售一体化氛围。
 
   2005年底,在成都会议上提出华润雪花啤酒业务全面转型,提出从以主流酒为主的业务全面转向主流酒和中高档酒共同发展的业务,以非现饮为主的业务全面转向以现饮和非现饮共同发展的业务,从以传统渠道为主的业务全面转向以现代渠道、夜场、餐厅、传统渠道全面发展的业务。
 
   2005年雪花啤酒完成147万吨,成为全国销量第一。
 
   2006年强化现代渠道部、组建夜场管理小组、和中高档产品推动小组,并创造“N+N”的全国重点业务管理推动方法,推动完成业务的转型和战略重点的实现。
 
   2006年,创造“非奥运营销理论”,在多家报纸和杂志发表署名非奥运营销的理论文章,并组织实施世界杯营销战役。当年雪花啤酒广告获艾美奖,非奥运营销案例获全国众多大奖,广受业界赞誉,雪花啤酒成为非奥运营销的代表品牌,侯孝海被业界成为“中国非奥运营销第一人”。
 
   2006年雪花啤酒完成303万吨,全国销量第一并率先突破300万吨。
 
   2007年,提出并组织开发雪花啤酒“勇闯天涯”啤酒,成为啤酒行业第一个将品牌推广活动与产品连结的创举。
 
   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广告策划100人。
 
   2007年获得首席营销官的“年度卓越营销人物大奖”。
 
   2007年公司销量完成700万吨,雪花实现510万吨,继续领先第一。
 
 

http://www.ppzw.com/Article_Class2.asp?ClassID=78

中国品牌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