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擦亮世遗品牌推动旅游旺市

擦亮世遗品牌推动旅游旺市

作者:伍安平    转贴自:江门日报    点击数:1957


  今年“十一”黄金周首日,开平市旅游单位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万多人次,比增1倍左右,其中仅立园、马降龙、自立村等碉楼景点就超过3万人次,各星级酒店也全部爆满。本报记者 娄丹 摄

  今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村落顺利通过申报,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目前世遗效应初步体现,据旅游部门统计,今年1—10月,开平市累计接待游客193.7万人次,同比增长25.4%,旅游总收入9.06亿元,星级酒店住房率83.14%。申遗成功带来的人流,撼动着商家的神经,各大商家则各出奇招,把握时机捞一桶金。旅游业界人士则表示,开平旅游业有能力乘世遗冲天飞上云霄,但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效应】

  7—10月碉楼景区门票收入比增300.6%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黄金周。在这个黄金周里,开平旅游经济掘到了真正的“黄金”。据该市旅游部门统计,来开平的团体游客和自驾车游客猛增,短短七天共接待游客多达15.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100万元。这个黄金周开平旅游经济的大丰收,是开平碉楼与村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给该市旅游经济注入了活力的一个缩影。

  开平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碉楼申遗成功之后,给开平旅游业带来的效应十分明显:今年1—10月,开平共接待游客达193.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06亿元,同比增长41.2%,景区门票收入超过1000万元,比增57%,其中在申遗成功之后的7—10月期间,开平景区门票收入比增130%,而自力村、马降龙等碉楼景区的门票收入比增高达300.6%。

  同时,申遗成功带来的效应还体现在带动开平旅游招商引资工作上。目前,有多家投资商看中开平旅游业发展前景,有意前来开平投资旅游开发的等等项目,投资总额近10亿元,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步落实和上马,开平旅游产业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春天。

  【现状】

  开平旅游业还有待“强筋壮骨”  

  开平旅游业发展,除了开平碉楼与村落这个世界品牌之外,景区不断增多是一个巨大的优势,立园、自力村、赤坎影视城、马降龙、南楼、开元塔、香江温泉等景区先后建成并营业,司徒美堂故居、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风采堂等人文景观也得到修葺和整理。各景点档次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开平碉楼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立园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自力村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马降龙被联合国世界遗产专家誉为世界最美的乡村。

  开平旅游配套设施也逐步完善,住、行、食、游等相关行业也有较大发展。住宿方面,开平现有酒店宾馆招待所多达122家;交通方面,全面开通了开平市区到各景点的专线车,该市有出租车公司3家,出租车200多台;旅行社方面,目前已有6家旅行社,包括广之旅、广东国旅等知名品牌纷纷落户开平。

  在这些优势的促使下,开平旅游经济逐渐升温。去年,该市旅游接待人数17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2亿元,旅游业占开平全市GDP比重逐年提高,成为了开平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旅游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开平旅游产业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特别是现在申遗成功之后,开平旅游产业发展迎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开平旅游业发展的薄弱环节还很多,一是景点单薄,游客逗留时间短。目前开平正式开放的景点只有立园、自力村、影视城、马降龙、香江温泉,配套还有待完善,开平的景点在旅行社的线路安排上大都是中途站,很少有过夜的。据旅游统计数据,过夜游客的消费比不过夜游客的消费至少超过5倍,留不住旅客过夜的开平旅游,成为当前开平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另外,开平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未能配套完善,旅游队伍的人才,特别是宏观规划、项目策划等管理型人才还缺乏,都是开平旅游业发展将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保护】

  成立全省首个县级市文物局

  保留申遗办原班人马  

  开平对碉楼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不因为申遗期间出色的工作和世遗组织的高度评价而稍有松懈,而是根据国家文物局和世遗专家的指导意见,吸取目前我国一些世遗点在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教训作参照,在申遗成功后,继续加强了保护和管理力度。

  申遗成功后,开平文物管理机构正式运行,经上级批准,该市成立了广东省第一个县级市文物局,同时,为防止遗产和文物管理方面出现空档,该市仍保留了申遗办原班人马,以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顺利交接。

  在保护和管理措施上,一方面开平加强了理论研讨,比如7月初开平参加了在中山大学举行的“遗产和旅游国际研讨会”,主动推介开平遗产点的研究课题,并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达成了科研意向。7月中旬,开平有关部门和江门日报社联合举办了“擦亮世界品牌”——世界遗产与旅游工作座谈会,邀请了省内一些专家、学者就开平的实际情况进行理论探讨。此外,申遗成功后,该市再一次与香港大学合作,将原来的《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管理规划》进行了完善和细化。

  另一方面,开平还增加人手,广纳群言,迅速着手解决了在遗产点上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比如针对有个别游客行为不文明,有村民不按规定地点摆卖农产品等情况,该市与香港大学合作,有针对性的编出了四套《行为指南》,分别对游客、管理人员、遗产地村民和导游行为进行规范。

  另外,该市还积极学习国内其他遗产点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工作经验,先后组织人员到九寨沟、武夷山、敦煌等地考察学习;同时还积极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充实该市旅游局班子、聘请高级顾问来强炼内功、强化管理,通过导游评级、导游才艺大赛等形式提高导游素质。

  碉楼的保护工作虽然下了不少功夫,但与世遗组织提出的要求相比,薄弱环节还是不少,最大的困难就是碉楼保护维修资金的欠缺,开平碉楼与村落这个世遗点,与国内外大多数世遗点不同,就是它数量多,且分散,管理和保护难度很大。开平碉楼目前现存数量达到1833座,分布在开平15个镇(街)的200多个村(居)委会、900多条自然村里,就四个申报点的碉楼就有231座,其中核心区43座,缓冲区188座。申遗期间,开平共投入了1.2亿元,只是对核心区43座碉楼进行接管和基本维护,下一步要对缓冲区的188座碉楼进行检测和维护,最保守估计也要经费1亿元。

 

[NextPage]

  【未来】

  在“招贤、招商、招客”三方面下功夫

  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了,开平旅游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保护好碉楼的前提下,利用好这个世遗品牌做大做强做优开平旅游业呢?该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强调,要在“招贤、招商、招客”三个方面下功夫。

  所谓“招贤”,首先就是要吸引一些专家人才来为开平旅游业发展充当顾问和科学决策,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的经验,就是有一批专家全程参与了整个申遗过程,同样,申遗后的旅游开发,也需要有这样的“智囊团”进行指导,才会在前进的道路上少走弯路。目前,开平已经聘请了12位国内外知名旅游方面专家,这些专家将长期为开平旅游发展研究思路和“把脉”;同时,开平还将引进各种旅游专业人才和导游,该市还将继续办好旅游大专班及旅游学校,为开平培养更多的旅游人才,并将抓好旅游行业人才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如果“招贤”是解决旅游发展思路问题,那么“招商”就是解决旅游发展资金问题。旅游“招商”工作,首先是景区开发的招商,开平将重点建设一批旅游项目,包括赤坎古镇、马降龙古堡酒店、潭江游艇项目、加拿大村、潜龙湾森林公园、大沙榄坑旅游度假区、梁金山旅游区等,并重点打造三条旅游黄金线路——A线:自力村—立园—赤坎古镇—马降龙—香江温泉;B线(潭江游):潭江半岛酒店—风采堂—南楼—赤坎古镇—马降龙;C线:自力村—立园—潜龙湾森林公园—金水台温泉—大沙榄坑度假区,当前,A线已经成为开平一日游的主打线路。除了景点开发之外,“招商”工作还将在大型夜间演出和旅游购物场所等方面加大招商,进一步完善开平旅游产业链。

  “招客”就是要搞好营销,开拓旅游市场,大力吸引客源。据开平前段时间在国内外旅游市场进行的细致调查,开平市确立了旅游业客源定位思路——国内客源方面要“立足珠三角,面向全国”,国际客源方面要“锁定港澳,面向世界”。确定这个思路之后,就是要大力开展各种宣传营销活动,比如今年江门侨乡旅游节,开平作为主会场,将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加大对开平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前段时间,开平还举办了开平碉楼纪念品设计大赛,还将举办开平美食评比等活动,将开平特别是开平碉楼的知名度广泛拓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开平旅游。另外,通过对来开平旅游的游客的调查,绝大多数游客都是通过报纸和电视知道开平和开平碉楼的,所以开平将继续在国内外报纸和电视台加大宣传广告力度,还有近1成的游客是通过网络知道开平和开平碉楼的,为此开平将加强该市旅游网站建设,目前该市全面更新了开平旅游网,及时提供信息,并增加了英文版。

  历届旅游节回顾

  【核心提示】

  2000年,国务院侨办和国家旅游局批准江门取得“中国侨乡(江门)旅游节”的品牌,从2001年开始,我市已成功举办了六届。作为江门影响最大的旅游推介活动,六届旅游节精彩纷呈,各有特色,对宣扬江门“第一侨乡”的形象,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将对历届旅游节的亮点进行盘点。  

  2001年:突出“侨味”  

  “2001中国(江门)侨乡旅游节”于9月22日—10月7日举行。此次旅游节有三个特点:一是活动多,共有“世纪庆”、“侨乡旺”、“侨乡美”、“侨乡游”、“侨乡乐”、五大板块六十多项活动。二是节中有节。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旅游节又在不同的地方举办不同的活动,如新会的葵乡风情节、台山的海岛风情节、开平的碉楼文化节、思平的温泉节、鹤山的登山欢乐节等。三是名人荟萃。旅游节将邀请多位著名演员和艺术家加盟演出,如著名歌星张也、解小东、著名钢琴家刘诗昆等。专业团体有广东歌舞剧院、广东省相声曲艺团、南宁市歌舞团等。  

  2002年:展现“侨情”  

  “2002年中国(江门)侨乡旅游节”于9月22日—10月2日在风景秀丽的新会圭峰山风景区举行。本次旅游节围绕“侨”字和“生态”做文章,倡导健康积极向上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旅游环境和人居环境。为此,在旅游节期间,共安排了十多项大型活动。其中有: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承办的大型文艺晚会——相聚侨乡,龙腾狮跃贺侨乡——龙狮表演,“月是故乡明”——寻根行,华侨风情摄影书画展,海外华人博士论坛,江门新会工业、旅游产品展示会,龙舟竞渡汇圭峰,新会风筝节,葵城美食文化节,五邑精品游等等。  

  2003年:彰显侨乡山水风光和文化魅力  

  “2003年中国(江门)侨乡旅游节”于11月25日—12月2日举行,主题为“彰显侨乡山水风光和文化魅力”。开幕式在全国第一个“中国温泉之乡”举办,浓笔重彩描绘侨乡美丽的山水风光,五邑各地的活动都围绕休闲度假主题,着力谱写以温泉、沙滩、森林为主的山水文章,以侨乡人文历史、文化、建筑为主的人文文章,以特色风味为主的美食文章。旅游节期间,江门五邑各地均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庆祝活动,如鹤山色色桃园展缤纷、小鸟天堂水上婚礼等。旅游节前后,我市还举行了2003江门侨乡美食节和侨乡艺术节。  

  2004年:首次采用“侨乡华人嘉年华”称谓  

  “2004年中国(江门)侨乡旅游节”于10月17—19日举行,本届旅游节的主题是“魅力侨乡、热力江门”,据统计,10月17日观看开幕式和华人嘉年华大巡游的市民观众超过25万人,观看文艺晚会的现场观众达1.5万多人。作为2004年旅游节的重头戏,首届“华人论坛”上嘉宾云集,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罗豪才,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郭东坡,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顾问唐闻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广东省侨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陈毓铮出席了论坛。五邑大学教授张国雄担任主持,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作主题演讲。  

  2005年:大力弘扬侨乡武术文化

  “2005年中国(江门)侨乡旅游节”于11月26—28日举行。本届旅游节以“弘扬侨乡武术精粹,展示五邑旅游精品”为主题,重点宣传推介侨乡四大文化——武术、民间戏曲、美食和旅游文化。围绕这个主题,我市在侨乡旅游节开幕式上准备了一台武术大餐献给市民。表演内容以蔡李佛武术为主线,汇聚各路武术精英。来自江门五邑、海内外的蔡李佛武术精英及弟子,咏春拳、南拳、洪拳等武林各门派健儿,还有武警战士、群众学生同台献技。表演项目既有醒狮舞龙、民间传统武术表演,也有武林各门派的武艺切磋,充分体现岭南文化与江门侨乡的地方特色。  

  2006年:高度突出侨乡文化  

  “2006年中国(江门)侨乡旅游节”于11月25—27日举行,本次旅游节高度突出侨乡文化,把打造侨乡文化品牌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全过程,体现“四个突出”:突出弘扬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代表的侨乡文化底蕴;突出以乡风民俗为重点的侨乡风情;突出天下华人的同根情结;突出创意与特色。活动由“华人嘉年华大巡游”、“广场欢腾夜”、“侨乡风情旅游”三大板块组成。  

 
 

中国品牌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