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比亚迪汽车的高调华丽转身

比亚迪汽车的高调华丽转身

作者:     转贴自: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数:969


  今年年8月,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在深圳宣布了比亚迪汽车产业的战略和惊人的目标:到2015年,成为“中国第一”的乘用车产销企业;到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的乘用车产销企业

  本届广州车展,自主新军比亚迪汽车将一口气亮相多款新车,其中即将量产的新车F6和首次亮相的F1毫无疑问成为此次车展的亮点。

  自从一向低调的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在8月初的F6下线仪式上宣布:“比亚迪要在2015年夺得中国第一、2025年夺得世界第一大汽车公司位置!”放出一颗硕大无比的卫星之后,比亚迪这家一向低调而务实的汽车品牌瞬间暴露在所有人的目光中,何去何从?

  F3的低调奇迹

  2003年1月踏入汽车业的比亚迪是中国汽车新军,迄今为止,共有F3和F3R两款新车上市打拼,2005年9月上市的比亚迪F3,在两年时间内销售超过10万辆,成为自主品牌最快突破10万辆销售的车型。

  刚刚出炉的乘用车销售数据来看,风头正劲的自主品牌代表比亚迪继续高奏凯歌。10月份比亚迪F3销量继续保持强劲势头,销量达到12000辆,并入围了10月车型月销万辆前10强。10月份作为汽车销售的传统旺季,市场竞争已趋于白热化,F3在众多同级别对手贴身竞争中,月销高达12000辆,比亚迪已经在市场站稳脚跟。

  面对竞品频繁降价以及不断推出优惠措施的冲击,10月份F3在没有采取任何优惠措施的情况下,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显得难能可贵。而据了解,目前F3销量非常稳定,各地的销量排名都在前移,尤其是在深圳,这个更看重中高端汽车的市场,10月份排名首次杀入前2名,仅次于车市王者凯美瑞,显示了F3极强的竞争力。

  作为上市两年多的精品家轿,F3在中级轿车市场的地位目前已经牢不可破。F3持续热销的背后,正显示出比亚迪汽车强大持久的产品实力。业界人士认为,F3的热销,关键之处在于比亚迪一直依靠其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优势,从而获得市场与消费者的一致认可。

  事实上,比亚迪在进入汽车行业后,其汽车产业群就已在进行声势浩大的“造物先造人”全员培训活动,品质制胜已经成为比亚迪这个自主品牌的最大法宝,这种产业氛围的形成无疑将给比亚迪汽车的产品注入极强的市场生存能力。在F3迅速成长壮大的过程中,比亚迪汽车品质为先、打造缺陷最少的造车理念,已经成为比亚迪汽车成功的基石。

  近期燃油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得广大消费者更加关注汽车的使用成本并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经济型车的使用者,国内消费者首先考虑的就是车的维护保养、耗油等方面的使用成本如何。

  虽然F3现在的销量已经达到了自主品牌同类车型的新高度,但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冰却公开表示,F3目前只发挥了50%的潜能,与比亚迪品牌知名度有一定的关系。随着比亚迪高端车型F6、F8的即将上市,对F3的品牌支撑将大大增强,原先设定的F3月销2万辆的目标也将指日可待。

  王传福的野心

  F3的热销开始使得比亚迪的野心开始膨胀。2007年8月9日,当“技术资本家”、比亚迪的掌门人王传福在深圳对着与会的深圳当地领导和全国媒体宣布了比亚迪汽车产业的战略和惊人的目标:到2015年,成为“中国第一”的乘用车产销企业;到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的乘用车产销企业。4年多前,当王传福进军汽车业的时候,外界对其广泛质疑;如今当他提出类似放卫星般的远大目标时,这种质疑再也正常不过。

  王传福要用电动汽车而不是再次拷贝外方的汽车来实现自己的光荣与梦想。比亚迪的机会在哪里?

  我们再回头看看世界汽车的进程吧!从100多年之前到现在,汽车行业一直在与时俱进,但是纵观世界汽车工业领导者的更替,每一位新强人都必须具有跨越时代的最新武器。福特最早称霸汽车世界是因为亨利·福特发明了能够上工业流水线的廉价T型车;而通用领导汽车工业得感谢最伟大的大型跨国公司管理先驱阿尔弗雷德·斯隆,在他的管理下,通用汽车成为最先进入现代公司管理的汽车公司;而丰田能够后来居上超越通用,最为关键的是它有了风靡世界的丰田生产方式。

  但是,在现有的成熟汽车技术动力来源都毫无例外来自石油驱动发动机时代,100多年之前开始的以石油作为 动力源 (行情 股吧)的技术革命使得蒸气动力成为历史,但是直到今日,全球汽车巨头生产的汽车98%都是在石油产品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多样性驱动技术,柴油和汽油是这些汽车的驱动源。丰田和福特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研究并投入商用的混合动力技术只是汽油和电力的混合,仍然无法摆脱石油资源的桎梏。丰田和福特自己都承认,混合动力技术只是新技术的一次过渡,无法脱离石油资源驱动的汽车仍然无法称为是全新的汽车技术革命的到来。

  所以,大家只是注意到了王传福的豪言,并没有深究王传福话语之后的电动汽车作为背景,王传福和夏治冰在接受采访时一再表示:现有的汽车技术时代,欧美日已经占据完全的垄断优势,中国汽车目前只能在追随者的位置。

  而且,在销售、产品以及新技术上都全面领先的丰田成为当前汽车巨头中毫无争议的第一,丰田的TPS(丰田生产方式)成为各大汽车巨头乃至其他制造领域企业顶礼膜拜的“圣经”;丰田的销售更是让北美三巨头闻言色变;丰田的混合动力技术更是在石油资源过渡替代技术中遥遥领先,要想打败已经在汽车各个领域日臻完善的丰田,看来只能寄托于一次汽车新技术革命。

  要想打败丰田们,绝不能在丰田已经擅长的混合动力技术基础上改良,同样不要寄希望在制造和销售模式上对丰田汽车的全面超越,精明的日本人不仅把规模制造和精益生产的能力发挥到极致。所以,要打败丰田汽车,要寄希望于一次彻底的动力技术革命,通用的氢动力是目前可以预见的尝试方向之一,但是谁能断言王传福不能再一次复制他在电池上的成功奇迹呢?

中国品牌总网